寄托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826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河南的丧葬文化中,有着一种寄托于已故亲人的民间信仰。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关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绪。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巨变,让我们不管是对神还是对人,都产生了极度的怀疑和不信任。从而让我们把信仰转移到了自己已故亲人的身上,以寻求祖先的保佑。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对已故亲人的信仰,以丧葬祭祖的形式长久的存在于民间。
  关键词:民间信仰;河南;已故亲人;丧葬文化
  信仰,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不相信‘神灵’的存在,不相信因果报应,以至于人类变的无所畏惧,无耻之尤。白岩松在《白岩松谈信仰》一书中也写到:“我们内心要建立一种信仰,就是要有敬畏。敬畏是两个词,尊敬什么,畏惧什么。因此,我一直把它比喻成一条大河两边的河堤,这边是敬,那边是畏,河的堤坝足够高,不管河流怎么波涛汹涌,都不会泛滥成灾。但问题是,这一百多年信仰的崩塌,敬畏的河堤不在了,或者变低了,因此欲望的河流奔腾泛滥,带来无数灾祸。”在缺乏信仰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被金钱观和名利观所误导。信仰的哲学层面这样解释,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关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绪。
  信仰的东西往往超脱于现实,所以人们将信仰寄托于人鬼神仙、已故的亲人,或者政党、宗教等。但是在中国,从孔子的无怪力乱神之说,到五四先辈们的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再到中国共产党的无神论,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中国人对神的敬畏已消磨殆尽。人类的文明起源于神话,西方有诸神,东方有众仙,由于对鬼神的敬畏,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对逝者有一种神秘的情愫。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巨变,让我们不管是对神还是对人,都产生了极度的怀疑和不信任,从而让我们把信仰转移到了自己已故亲人的身上。通过丧葬习俗、祭祖上坟的形式来表达对已故亲人和祖先的哀思与敬仰之情,从而寻求心灵的寄托和保佑。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关爱,这也许就是把信仰寄托在已故亲人身上的初衷吧。
  自古就有衣锦还乡的人回乡第一等大事就是上坟添香,祭祖坟,以慰亲人的在天之灵保佑。到了现代,虽然封建迷信已破除,但清明节上坟祭祖的人仍络绎不绝,尤其在农村。某种程度上,乡村的相对封闭性从另一方面看,更长久的保存了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相对于河南的一些农村来说,繁琐的葬礼同时更具有精神信仰的气息。农村的葬礼和祭祖文化是建立在对已故亲人的信仰的基础上的,是信仰与仪式的结合。虽然有些葬礼中的仪式被现在所诟病,但其中所蕴含的对祖先和已故亲人的信仰却是真诚动人的。比如说中原地区的农村,在亲人快要离世的时候,会把本家族人都叫到床前守着,站满一屋子的儿孙亲人。如果老人快到断气的时候,会让儿女在老人耳边大声呼唤,俗称“叫魂儿”。这样做是让将死之人不感到孤单和恐惧,弥留之际还能听到儿女的呼唤。一则是生者对生命的挽留与不舍,二则是让逝者走的不凄凉。再例如“引魂鸡”,就是大公鸡,当亲人逝后会被放在棺材里在大堂停留三天,接受子孙跪拜。“引魂鸡”就绑在棺材旁边,等到将棺木抬出家门,往坟里下葬的时候,就把那只引魂鸡杀了。杀鸡的方法也有讲究,不能见血,一见血魂就散了。“引魂鸡”的作用就是给已逝亲人的魂魄引路,好让他跟随肉身到坟里去。一是怕已故亲人的魂魄找不到自己的身体,在外游荡成孤魂野鬼。二是怕魂魄留在家里,扰乱生者。
  如果说佛教活动的驻地是寺院,道教是道观,基督教是教堂,那么寄托于已故亲人信仰的活动场所就是——坟。在农村,坟在人们眼中像是阴间和阳间的一个临界点,或是人们与已故亲人交流的一个通道一扇门。在河南的农村,清明祭祖上坟是一个神圣而庄严的仪式,一点也不亚于古时的设神坛以求风调雨顺的仪式。由于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现代教育的灌輸,现代人已清醒的意识到神明的虚无和荒诞。神化也成了人们娱乐和消遣的对象,对神的信仰已不复存在。所以人们把信仰寄托在已故亲人身上,以寻求祖先的保佑是情有可原的。例如,已逝亲人埋进坟里后,子孙会把手里的哀杖插在坟前,然后种上一棵柳树桩,行完跪拜礼离开的时候,就会有身体虚弱或多年顽疾缠身的人去抱那根木桩,以求把病魔挂在木桩上留在坟里。或者是抱那根木桩,以求已故亲人保佑,健康成长。
  对已故亲人的信仰不是以宗教、政党、这种常见的组织为表现形式的,它以家族和家庭为单位,以各自的祖先为对象,以求保佑。在农村这种信仰是隐蔽的不易察觉的,但它又是几千年来都存在的。在农村,信仰基督教的人都会被禁止清明上坟,祭拜已逝亲人,这可能就是宗教排他性的表现吧,从反面也正印证了这种信仰的存在。在农村,每到清明中元,都有好多人上坟添香烧纸钱,或修葺坟头。每逢过年过节,家里也会摆上香案,供奉祖先牌位。家里出了大学生或知名人士,还会举行祭祖以还愿。这种信仰督促着后代以敬孝道,勤俭持家,隐蔽后代努力上进。中国有句古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家庭自古以来对中国人的重要性。这也许是这种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对已故亲人的信仰长久存在民族原因。有的信仰会随着政党、宗教、团体组织的解散而消失,在这里,对已故亲人的信仰作为一种灵魂式的关爱而长久存在。
  参考文献
  [1]龚鹏程.中国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白岩松.白岩松谈信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4]李平山.信仰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程艳玲(1982.04—),女,汉族,教师,本科,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张庄办事处人民路01号,单位:郑州市航空港区张庄办事处张庄小学;研究方向:民风民俗。
其他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引起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为EMs合并不孕的患者带来了生育的新希望,而且也为研究生殖过程的特殊阶段提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列强入侵。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为救亡图存,国人开始了漫长的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回顾百年,这个学习,从最初的“师夷长技”,逐渐深入到政治、军事、经济、文
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同志高度重视档案工作,3月30日做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档案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牢牢把握梢案事业科学发展这个
提高档案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是大势所趋,势所必然,既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档案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奉献富民强省的客观需要。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张好好:本名张浩。1975年生于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县。祖籍山东烟台牟平,毕业于新疆大学。鲁迅文学院第九届高研班学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2001年以来,在《人民
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将中国社会推上了市场经济的高速公路,而市场经济带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市民阶层的发育,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必然要反映中国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的
人类自诗歌诞生以来,或者说在有记载的诗歌中,诗歌与地理即是涵容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词汇。由是,我想到了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为大力传承和弘扬南下精神,进一步营造用一心想事、潜心谋事、专心干事的工作氛同,3月23日,省档案局机关党委举办了一场由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弘扬南下精神,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
目的:观察连续3天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及运动的心脏保护效应与蛋白激酶C(PKC)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关系。 方法:通过筛选实验的Wi
目的:了解岳阳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家长有关儿童意外伤害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分析家长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管教方式、儿童年龄等与儿童意外伤害的关系,明确在健康教育中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