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走进学生心里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课本剧可以帮助学生将掌握的语文技能与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编排形象鲜明、引人入勝的课本剧,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剧的编排技巧,使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关键词:语文;学生;课本剧
  一、引言
  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活动,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识和能力的统一。而编演课本剧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课本剧是把课文中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加入精彩纷呈的想象,进行适当艺术加工的一种特殊表演形式。那么,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应注意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编排课本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体现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负责引导。
  二、编演课本剧的策略
  1.当好编导,高屋建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虽然对编演课本剧充满热情,但编排课本剧的过程琐细、繁杂,难度较大且要求较高,这可能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指导学生回忆自己看过的优秀影视作品、小品类节目,或即兴编排的其他节目,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在哪里,是怎样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以此激发学生对编排课本剧的兴趣,使他们编排出更好的课本剧。
  2.认真甄选,确定题材。在选择课本剧题材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向他们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后决定选材,使全体学生充分参与,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里应注意所选的课文应有较强的情节性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但篇幅不宜太长。例如,我们在编排《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就明确了这篇课文的人物形象鲜明,篇幅不长,情节性也较强。笔者引导学生朗读文中事例研究公仪休的性格,让学生知道公仪休虽然爱吃鱼,但是别人送的鱼却坚决不收,表现了他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高贵品质。
  3.发挥创意,适当改编。改编需要深入理解课文,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表演知识。教师要带领学生读熟所要编排的课文,做到熟悉内容,了解人物,明确性格。在对课文进行适当改编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两点:一是改编时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增减。增减既要满足剧情发挥和形象的需要,又要适合在课堂上表演。二是要紧紧抓住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理活动,凸显其重要作用。例如,学生在编排《九色鹿》时,笔者鼓励他们深入挖掘人物的语言和内心。于是,学生对部分环节进行了改编,增加了皇后爱好购物、生活奢靡的情景,塑造了一个爱慕虚荣的皇后形象,使她因为做梦要一件毛皮大衣就迫害九色鹿的行为更加令人不齿。
  4.倾情出演,表现本我。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应弱化舞台布置和道具准备,以免喧宾夺主,所以舞台布置和道具的准备应一切从简。在演出时,学生要紧扣课文的对话内容,使学生掌握好语言的抑扬顿挫,全力为凸显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内容发展服务。为了给所有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可在全班范围内采用小组表演的形式,做到人人参与。接下来教师再安排全班表演,从每个小组中选出优秀的学生表演,以达到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5.及时点评,拓展延伸。课本剧的演出结束,并不是课本剧的终点。表演结束后,师生还要为表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评议表演的优劣、得失,要做到以肯定、表扬为主,以增强全体学生的信心,同时还要指出今后需要努力的目标。表演过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会上升到新的层次。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提出几个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编排、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顺利完成了实践任务,还增强了整体观念。学生在处理表演事务的过程中,学会了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同时,在“读—思—编—演”的过程中,能够入情、入境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对课文内容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正如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所说:“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才能,使其对语文学习真正产生兴趣。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  “建模”是在落实教学理念最初采取的一条途径,是理念和经验的结合体,可以帮助教学人员缩短“摸着石头过河”的路程。于是在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学生自主学习权、平等参与权、展示交流权还给学生,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的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和自己的团队以突出学科本义,探究美的构成元素为载体,指导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目的,构建了前置自学、交流互学、点拨助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机械装配与维修技师专业实训课程“C620普车的修理”为例,探究了机修技师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机床维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我院积极开展技师培养和教育。对于机械装配与修理技师专业,教师坚持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培训理念,以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作为构建学制式预备技师培养课程的依据,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机械装配与维修技师专业实训课程“C620普车的修理”为例,以往机修
期刊
摘 要:教育现代化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好的物理教学器材,但自制物理教学用具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师生要充分利用自制教学器具,實现“小器材、大用途”,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自制;教学器具  教学器具在物理教学与实验中必不可少。农村中学的物理实验器材较为短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备实验器材”。“备实验器材”事实上是教师自己动手
期刊
摘 要: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本文提出以项目为驱动,强化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目标;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思维;在教学中学会“留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巧妙运用比较法,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等方法,以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信息化素养已经成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学生信息化素养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
期刊
摘 要:对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水平反映出医疗工作者的医学技术水平和医学系统管理水平。因此,危重病急救医学的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为了适应医学发展的要求,危重病急救医学应运而生,并成了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本文阐述了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的教学现状,并探究了危重病急救医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危重病;急救医学;教学  作为一门在我国仅有30余年发展史的新型边缘学科,危重病急救医学是由具备专业培训技能的医护人员,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以问激趣属于新型教学方法,教师合理地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进教学。  关键词:以问激趣;初中数学;提问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通过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数学教学体系,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期刊
一、实践背景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避免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而应给知识披上一层“隐形”外衣,淡化英语语法之“形”,并加以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轻松习得语法规则。  以下的案例是笔者以校本教材中的一课为例对小学语法教学进行的探讨,以此来与同仁探讨、共勉。  二、学习内容  校本Let’s enjoy English“Open Day”.  三、语法教学  1.Learn the story  (1)Re
期刊
摘 要:如何使课堂教学具有强大生命力?如何使课堂成为“生命课堂”?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就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将会比生硬地导入或者没有导入直接进入课程的教学好很多,那么“生命课堂”也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中学地理;导入;“生命课堂”;源于生活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并且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很多学生的知识面宽广,接受的新事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巧妙的方法,掀起课堂教学高潮,使学生善于思考、乐于表达。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运用比较辨析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借助合理想象拓展学生思维,灵活采用多种媒体触动学生心灵,如此可以调动学生意动、情动、心动。有思维碰撞的火花,才有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课堂高潮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有时花了很多时间夯实基础,训练应试,课堂内容比较单调乏味;有时设计了
期刊
摘 要: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迪和知识的传授,主要应用在生物、物理等学科中,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成绩具有很大作用。本文对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运用  新课程改革必然会对传统的教育模式造成冲击,从而引发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转变。实验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生物、物理等需要实验说明的学科中。该教学法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