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溯千里赣江的上游至源头,是江西赣州市。赣州,因章贡两江合流于此而得名,赣州市因此谓之“千里赣江第一城”。夏初,探寻赣江源头的贡江而上,我走进了渔民的世界,去感知他们的生活。千百年来,贡江之上打鱼人家,仅此三姓:肖、郭、李。为此,更引发了许多人探源其生活的好奇心。凭窗远眺,路随江转,田伴路遥。竹林独木,影斑鸟飞。林荫村舍,浅滩流声。正是赣南乡村绿意奔放,处处野趣藏美景。醉熏熏的季风,令人游走在古村老巷,深感客家风情扑面而来。
渔歌相聚 守候千年古村
踏上码头,恰好见一船家缓缓靠岸。男人掌篙,就在船快靠岸时,一个箭步跳了上岸。祖祖辈辈的打鱼生活,这个箭步或许只是伸脚抬腿般轻松。女人拨弄着晒在甲板上的鱼干。挂在船头的渔网,深沉地望着几件迎风飘舞的衣裳,一幅“涤虑洗心名利少,一觉安眠风浪俏,无荣无辱无烦恼”般安详。
“老板,这鱼怎么卖?”刚上岸,那位大哥的生意就来了。“四块钱一斤,这鱼好吃。”游人不假思索就买下了。纯朴的渔民大哥继续招呼着问价的行人。借着他停手的功夫,我凑上前去和他聊起来。他姓肖,整天的打鱼生活,黝黑的脸庞流露出憨厚,身上散发着特有的江水味和鱼腥味。水上的生活,吃喝拉撒在河中。船上有整套的发电系统,能看电视。一般不吃鱼,是因为腻了。每天都会在浮桥上岸,将卖鱼的钱去换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停泊地儿,船民们互相也串“船”,晚上打牌消遣……
“走哇。”拖着悠扬语调的客家话,从船中飞来,蕴藏了温情。见丈夫仍在与往来行人谈笑,渔家大嫂又喊了一声。渔民大哥回头笑笑,应了一声。得知他们要往赣江开去,我硬着头皮,请求渔民大哥让我跟着他们的渔船顺水到龟角尾码头上岸。渔民大哥爽快应允,加之渔家大嫂的盛情接待,我激动地跳下船,随着渔船“嘟嘟嘟”的马达声起,此情此景,有“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涌上心头。身后卷起的浪花,渐行渐远的古浮桥、还有那巍然耸立的建春门城楼,漫步古城墙上的那些人、诉说着悠久的那些事,都淌洋在滚滚贡水的历史长河。
渔家大嫂好客,问及当初怎么嫁给渔家大哥时,微笑的脸上竟然泛起一阵红晕。原来,大嫂家沿水而居,自小梦想着“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旷然远旬,携手爱人“同唱沧浪吟”的浪漫。渔家大哥在水边的一见钟情,编织了今天“数点沙鸥堪乐道,柳岸芦湾,妻子同欢笑”的幸福。岁月匆匆,昔日的稚嫩随着江风跌落在了甜蜜的河水。就在渔家大哥抛洒渔网的刹那读到了什么是岁月的沧桑。祖祖辈辈的打鱼生活,练就了“蓑衣当被卧秋江,鼾鼾睡,无忧虑,不恋人间荣与贵。”
当船行至水中央,陡然感到贡水的包容与博大。西面那泊在岸边的船上酒家,隐约人影游弋。半入江风半入云的嘈杂声,使得江中愈发宁静。东面却是青翠如云的绿树,岸边等待完工的轮船,却像呼之欲出,随时待命航行。江面逐渐开阔,远处的章江、赣江水天相接。若隐若现的小舟镶嵌在这幅多彩的油画之中。滚滚的三江之上,历史眷顾着肖、郭、李三姓渔民。相互结拜为兄弟的肖、郭、李的祖上,曾经是“一叶小舟随所寓,万迭烟波无恐惧”。烧香结盟,约定三姓子女互不通婚,世代墨守着各自的打鱼区域。自八境台溯章江以上,历来属于郭家的打鱼范围;肖家则是自浮桥溯贡江而上至赣县江口转往桃江;江口以上区域是李家的打鱼范围。八境台以下沿赣江至峡江县钓鱼台,便是“肖郭李”三姓人共同打鱼的区域。
世代守护着三江水的三姓打鱼人,打鱼方式各自为家。肖家渔人围网而作,当两条渔船共同牵着一张大网,拦江溯水而上,合围捕捞。郭家渔人以撒网为主,当船至江中,打鱼人立于船头,提着一张圆网向水面撒去,待完全落入深水中,再收网捞鱼。李家渔人则以装钩闻名,每逢傍晚,便将鱼钩沉入江底,将江面以鱼钩拦断,在天亮之前收回鱼钩。三姓渔民船来船往,年复一年,一辈又一辈,细数古诗里的渔火,岸上的歌声和那遥远的钟声。在这溢满了风流韵事的三江之水,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月出而作,月落而栖。当周敦颐、苏东坡,从这里泛舟东岸,登马祖岩;当辛弃疾“西北望长安”,也曾风雨同舟;当文天祥,从这里奔赴兴国、会昌勤王抗金;当常遇春,从这面江上攻城三月;当彭德怀率红军打开百胜门一个角,也曾风平浪静。舟与水的爱恋,划破江面,深深沉入永不止息的三江。水上客家的文化烙印,书写在三姓族谱的历代书简。
古码头登岸 是千年的重逢
随着河风吹拂,贡水轻轻拍岸,击打的涛声千年不改;历史就这样沉浸于岁月之河。当龟角尾公园上空的风筝,掠过贡江,婆娑的两棵古榕树下,疏影横斜。龟角尾码头上,一对情侣相拥着面江而坐,正是入画的极好素材。我连忙按下快门,定格这幸福的瞬间。谢过渔家大哥一家,我跨上了码头。历史的错觉又打开了回首的帘幕。伫立龟角尾,风月无边,三江尽揽。接送了南来北往的商客,溯水而来的文人雅士,第一步从这里上岸、卸货,泛游……码头的每一个角落,见证着这座古城市的沧海桑田,繁华辉煌;都能找出遗落在历史尘埃的悲欢故事……
我挥一挥衣袖,列入游人的行列,那颗心却仍寄存在历史的抽屉,生怕一打开,就回到了现实的游走。蓦地,那铭记住了繁华、永恒的客家南迁纪念鼎前,一个熟悉的身影锁住了我的双眸。“风汐!”我矢口而出,过后却是难耐的恼羞,心里抵触着,应该让他先跟自己道歉。风汐看见我,强忍着的兴奋却挂在脸上。“哦,你也在这里?” 我一怔,这不是张爱玲在诉说吗?“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梅江的千年眷恋,注入了涛涛贡江,在八境台下聚合而下,溶三江之水赣江交融,是爱,养育着水上人家;滋润着千年宋城繁衍生息的客家文化。
旅游 资讯
交通:按4D级规划的赣州新机场,目前已开通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厦门、南昌等地的航线。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赣韶铁路纵横境内,通达全国各大中城市。赣州站现已开行至大同、苏州、泉州、南昌、井冈山等地的始发列车。105、323、319、206国道为交通骨架网,通达四面八方,赣粤高速、蓉厦高速城西段、赣韶高速穿越而过。40条公交线路,站点遍布市区主要街道及周边县/镇.,坐上票价1元的公交车,一路旅途,饱览八境台、辛弃疾千古绝唱郁孤台及蒋经国旧居、古浮桥、古城墙等景点。市区打的士标准为起步价4元/2公里,每增加1公里加收1.50元。
饮食:在赣州,大酒店、大排档、客家餐馆、海鲜店满街都是。赣南风味传统名菜丰富多彩,“咸咸辣辣、麻麻答答、胡胡借借”,口味醇厚浓重、量大油足。如小炒鱼、酒糟鱼、三杯鸡、白切鸡、烩鱼饼、鱼丸、粉蒸鱼、米粉肉、炒大肠(炒东坡肉)、酿豆腐、荷包胙等。
住宿:在赣州住宿很方便,普通标间只要80-160元/天之间。四星级有赣电大厦,三星级有赣州饭店,赣州宾馆、赣南宾馆、明珠大酒店、赣龙大酒店、铁龙大酒店、海天大酒店等等,在浪漫中享受夏日风情。
从赣州到长征出发地于都,走的是323国道,[票价:18/里程:66/车型:空调中巴/发车时间:06:00—18:40 每隔40分钟一班/运行时间:50分钟]。四块五毛钱的火车票,客家风情一路飘香。在于都步行街,20元的住宿让你小憩长谈。去工贸城或是于都中学那边吃饭,一人十块就舒服地吃上一餐。
渔歌相聚 守候千年古村

踏上码头,恰好见一船家缓缓靠岸。男人掌篙,就在船快靠岸时,一个箭步跳了上岸。祖祖辈辈的打鱼生活,这个箭步或许只是伸脚抬腿般轻松。女人拨弄着晒在甲板上的鱼干。挂在船头的渔网,深沉地望着几件迎风飘舞的衣裳,一幅“涤虑洗心名利少,一觉安眠风浪俏,无荣无辱无烦恼”般安详。
“老板,这鱼怎么卖?”刚上岸,那位大哥的生意就来了。“四块钱一斤,这鱼好吃。”游人不假思索就买下了。纯朴的渔民大哥继续招呼着问价的行人。借着他停手的功夫,我凑上前去和他聊起来。他姓肖,整天的打鱼生活,黝黑的脸庞流露出憨厚,身上散发着特有的江水味和鱼腥味。水上的生活,吃喝拉撒在河中。船上有整套的发电系统,能看电视。一般不吃鱼,是因为腻了。每天都会在浮桥上岸,将卖鱼的钱去换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停泊地儿,船民们互相也串“船”,晚上打牌消遣……
“走哇。”拖着悠扬语调的客家话,从船中飞来,蕴藏了温情。见丈夫仍在与往来行人谈笑,渔家大嫂又喊了一声。渔民大哥回头笑笑,应了一声。得知他们要往赣江开去,我硬着头皮,请求渔民大哥让我跟着他们的渔船顺水到龟角尾码头上岸。渔民大哥爽快应允,加之渔家大嫂的盛情接待,我激动地跳下船,随着渔船“嘟嘟嘟”的马达声起,此情此景,有“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涌上心头。身后卷起的浪花,渐行渐远的古浮桥、还有那巍然耸立的建春门城楼,漫步古城墙上的那些人、诉说着悠久的那些事,都淌洋在滚滚贡水的历史长河。
渔家大嫂好客,问及当初怎么嫁给渔家大哥时,微笑的脸上竟然泛起一阵红晕。原来,大嫂家沿水而居,自小梦想着“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旷然远旬,携手爱人“同唱沧浪吟”的浪漫。渔家大哥在水边的一见钟情,编织了今天“数点沙鸥堪乐道,柳岸芦湾,妻子同欢笑”的幸福。岁月匆匆,昔日的稚嫩随着江风跌落在了甜蜜的河水。就在渔家大哥抛洒渔网的刹那读到了什么是岁月的沧桑。祖祖辈辈的打鱼生活,练就了“蓑衣当被卧秋江,鼾鼾睡,无忧虑,不恋人间荣与贵。”
当船行至水中央,陡然感到贡水的包容与博大。西面那泊在岸边的船上酒家,隐约人影游弋。半入江风半入云的嘈杂声,使得江中愈发宁静。东面却是青翠如云的绿树,岸边等待完工的轮船,却像呼之欲出,随时待命航行。江面逐渐开阔,远处的章江、赣江水天相接。若隐若现的小舟镶嵌在这幅多彩的油画之中。滚滚的三江之上,历史眷顾着肖、郭、李三姓渔民。相互结拜为兄弟的肖、郭、李的祖上,曾经是“一叶小舟随所寓,万迭烟波无恐惧”。烧香结盟,约定三姓子女互不通婚,世代墨守着各自的打鱼区域。自八境台溯章江以上,历来属于郭家的打鱼范围;肖家则是自浮桥溯贡江而上至赣县江口转往桃江;江口以上区域是李家的打鱼范围。八境台以下沿赣江至峡江县钓鱼台,便是“肖郭李”三姓人共同打鱼的区域。
世代守护着三江水的三姓打鱼人,打鱼方式各自为家。肖家渔人围网而作,当两条渔船共同牵着一张大网,拦江溯水而上,合围捕捞。郭家渔人以撒网为主,当船至江中,打鱼人立于船头,提着一张圆网向水面撒去,待完全落入深水中,再收网捞鱼。李家渔人则以装钩闻名,每逢傍晚,便将鱼钩沉入江底,将江面以鱼钩拦断,在天亮之前收回鱼钩。三姓渔民船来船往,年复一年,一辈又一辈,细数古诗里的渔火,岸上的歌声和那遥远的钟声。在这溢满了风流韵事的三江之水,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月出而作,月落而栖。当周敦颐、苏东坡,从这里泛舟东岸,登马祖岩;当辛弃疾“西北望长安”,也曾风雨同舟;当文天祥,从这里奔赴兴国、会昌勤王抗金;当常遇春,从这面江上攻城三月;当彭德怀率红军打开百胜门一个角,也曾风平浪静。舟与水的爱恋,划破江面,深深沉入永不止息的三江。水上客家的文化烙印,书写在三姓族谱的历代书简。
古码头登岸 是千年的重逢

随着河风吹拂,贡水轻轻拍岸,击打的涛声千年不改;历史就这样沉浸于岁月之河。当龟角尾公园上空的风筝,掠过贡江,婆娑的两棵古榕树下,疏影横斜。龟角尾码头上,一对情侣相拥着面江而坐,正是入画的极好素材。我连忙按下快门,定格这幸福的瞬间。谢过渔家大哥一家,我跨上了码头。历史的错觉又打开了回首的帘幕。伫立龟角尾,风月无边,三江尽揽。接送了南来北往的商客,溯水而来的文人雅士,第一步从这里上岸、卸货,泛游……码头的每一个角落,见证着这座古城市的沧海桑田,繁华辉煌;都能找出遗落在历史尘埃的悲欢故事……
我挥一挥衣袖,列入游人的行列,那颗心却仍寄存在历史的抽屉,生怕一打开,就回到了现实的游走。蓦地,那铭记住了繁华、永恒的客家南迁纪念鼎前,一个熟悉的身影锁住了我的双眸。“风汐!”我矢口而出,过后却是难耐的恼羞,心里抵触着,应该让他先跟自己道歉。风汐看见我,强忍着的兴奋却挂在脸上。“哦,你也在这里?” 我一怔,这不是张爱玲在诉说吗?“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梅江的千年眷恋,注入了涛涛贡江,在八境台下聚合而下,溶三江之水赣江交融,是爱,养育着水上人家;滋润着千年宋城繁衍生息的客家文化。
旅游 资讯
交通:按4D级规划的赣州新机场,目前已开通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厦门、南昌等地的航线。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赣韶铁路纵横境内,通达全国各大中城市。赣州站现已开行至大同、苏州、泉州、南昌、井冈山等地的始发列车。105、323、319、206国道为交通骨架网,通达四面八方,赣粤高速、蓉厦高速城西段、赣韶高速穿越而过。40条公交线路,站点遍布市区主要街道及周边县/镇.,坐上票价1元的公交车,一路旅途,饱览八境台、辛弃疾千古绝唱郁孤台及蒋经国旧居、古浮桥、古城墙等景点。市区打的士标准为起步价4元/2公里,每增加1公里加收1.50元。
饮食:在赣州,大酒店、大排档、客家餐馆、海鲜店满街都是。赣南风味传统名菜丰富多彩,“咸咸辣辣、麻麻答答、胡胡借借”,口味醇厚浓重、量大油足。如小炒鱼、酒糟鱼、三杯鸡、白切鸡、烩鱼饼、鱼丸、粉蒸鱼、米粉肉、炒大肠(炒东坡肉)、酿豆腐、荷包胙等。
住宿:在赣州住宿很方便,普通标间只要80-160元/天之间。四星级有赣电大厦,三星级有赣州饭店,赣州宾馆、赣南宾馆、明珠大酒店、赣龙大酒店、铁龙大酒店、海天大酒店等等,在浪漫中享受夏日风情。
从赣州到长征出发地于都,走的是323国道,[票价:18/里程:66/车型:空调中巴/发车时间:06:00—18:40 每隔40分钟一班/运行时间:50分钟]。四块五毛钱的火车票,客家风情一路飘香。在于都步行街,20元的住宿让你小憩长谈。去工贸城或是于都中学那边吃饭,一人十块就舒服地吃上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