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不再吸引人了吗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ob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桂林这座小城依然保持着她不紧不慢的格调。
  当中国其他城市的楼房越盖越高的时候,桂林却从不慌张,因为若要以“高度”去评判一座城市,她自有决胜的法宝。
  在香港,百米以上的高楼有3000余座,而在桂林2万多平方公里的岩溶盆地中,高达百米的石峰林立在民居之间,难以计数——这是大自然打造的“巨型城市狂想曲”。
  有人说,桂林的岩层太脆弱,不能承重,所以桂林才盖不起高楼。但在临桂新城区,照样有一排排30多层高的楼盘稳当当地立着,这个说法不攻自破。
  实际上,早在1985年,国务院就下达过“特殊关照”:桂林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都要与“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属性相适应。
  所以,“桂林山水甲天下”没有成为传说,这其中包含了桂林的取舍——可以不建高楼,不做首府,只要青山常在,水长流。
  1
  在中国,埋藏着一片广袤的石灰岩,范围涵盖粤、桂、湘、黔、川、云、渝、鄂。这是地球上规模最大、观赏性最高的岩溶地貌景观带,总面积达55万平方公里。然而,绝大多数的美景都被险山恶水所淹没,唯有占比不足5%的桂林,一枝独秀,蜚声世界。
  有人说,广西处处是桂林,但其实桂林是独一无二的。
  别的地方要么只有山而没有水,要么水有余而山不足,唯有桂林,因为有漓江蜿蜒流过,奇山秀水交相辉映,才骤然有了灵气。
  1637年初夏,徐霞客乘船由漓江进入广西,与向往已久的桂林山水对视,这位阅尽河山的大旅行家也不免惊呼:“洵神仙之境,首于土界得之,转觉神州凡俗矣。”
  徐霞客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攀山涉水、探洞寻奇,并写下洋洋洒洒15万言的《粤西游日记》。


  虽然明朝时期的徐霞客还无从知晓什么是石灰岩、什么是碳酸钙,但他在日记中一语道破了桂林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比如,他这样解释峰林峰丛和钟乳石:“盖江流击山,山削成壁,流回沙转,云根迸出,或错立波心,或飞嵌水面……”
  岩溶地貌在国际上通用的称谓是喀斯特地貌,但实际上徐霞客在广西桂林的探索,比西方學者在南欧喀斯特高原的研究还要早200年。《粤西游日记》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阐述岩溶地貌的著作。如果中国在一个多世纪前的国际舞台上有更多的话语权,那么这种美丽的地貌景观也许就会被冠上“桂林”之名。
  桂林举世无双的岩溶景观,是地质造物无数机缘巧合的结果。
  亿万年沧海桑田的轮回中,这里沉积下厚达数千米的石灰岩岩层;板块运动,地裂山崩,巨大的岩层上产生众多裂隙,雨水浸入,垂直向下溶蚀岩体。随后,地壳抬升,桂林成为三面环山的盆地,雨水汇流成江;江水溶蚀了盆地中一个个山峦的坡脚,使其坡面不断平行崩塌、后退;时间累积,只有坚硬的岩心矗立不倒,从而形成了一个个彼此分离、参差错落的石峰。
  从桂林至阳朔的80多公里的漓江河段,是岩溶地貌发育最为集中的地带。全程都在桂林境内流淌的漓江,不仅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桂林人,更是以其恒久不息的侵蚀力,打磨出了一张耀眼的国家名片——百里漓江,百里画廊。
  而漓江的故事还远不止于此。
  2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为巩固政权,开疆拓土,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岭南。公元前219年,秦王朝举全国之力,发兵五十余万,剑指百越。然而,五岭横陈,河网密布,攻打广西的秦军即使“三年不解甲弛弩”也依然举步维艰。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岭南的土著部落拼死抵抗,而远征的秦军却时常粮草不济、疫病风行,这让大秦的虎狼之师损兵折将,叫苦不迭。
  自湖南进入广西有一条天然低海拔通道——湘桂走廊,湘江和漓江在此擦肩而过,最近处相隔不足30公里。
  善修水利的秦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这个通道的咽喉之处,开凿一条运河,沟通湘江和漓江,秦军的兵马粮草便可顺水南下,数日之内即达南海之滨。
  苦于久战的秦始皇批准了这个创想。秦军将士和当地民夫一起,劈山削石,筑堤开渠,把湘水引入漓江。
  公元前214年,一条总长37公里的人工运河建成通航,这就是灵渠。
  渠成当年,秦军如虎添翼,迅速收服岭南。
  漓江向南汇入珠江,湘江北去融入长江,灵渠把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轻巧地系在了一起,存在于中原和百越之间的天然阻碍亦被汩汩清流所化解。
  从秦始皇南征开渠到唐代张九龄凿通大庾岭路的近千年间,湘漓水路都是连接中国南北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最便捷的通道。
  灵渠上繁忙的航运,也一直到1938年湘桂铁路通车以后才逐渐减少。
  3
  秦始皇把岭南纳入版图,并设置桂林、象和南海三郡,虽然桂林郡的郡治并不在今天的桂林市,但“桂林”这个名字从此闯入人们的视野。
  当战火平息,为征战而开凿的水道又成为商旅要道。商人把耳闻目见的故事传至四海,文人则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漓江的江面上舟楫如云,桂林山水也在来来往往的目光和品评中渐渐成名。
  于是,张衡早在东汉就把对桂林的憧憬写在了著名的《四愁诗》: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而没去过桂林的杜甫也知道: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韩愈则在送别去桂林当官的朋友时,直接透露出自己的羡慕: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唐元和年间,被贬柳州的柳宗元在路过桂林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这是第一次有人将桂林置于天下的范畴而加以评判,也是文章大家对桂林山水发出的第一波传世赞誉。
  4
  岭南向来都是失意官员的热门流放地,中原的文脉也因此源源不断地流入岭南。
  去往广东方向的贬官多走大庾岭路南下,去往广西方向的则会经由灵渠进入漓江,而桂林是必经之地。
  除了柳宗元,与桂林有过交情的还有颜延之、张九龄、李渤、李商隐、黄庭坚、米芾、范成大……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哭丧着脸来的,因为桂林山水已名声在外,所以也有很多是坐着小船哼着小曲来的。
  闲暇时,他们以文人的雅兴,打理起周边的山头,铺路、架桥、建亭、取名字……這就是桂林最早的“旅游开发”。
  对旅游打卡,古人的热情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我们,但没有手机,没有朋友圈,如何让别人知道自己来过呢?
  古人看中了石灰岩山峰上一块块平整的石壁,便把想发的“状态”刻写在石壁上。蔚为大观的桂林摩崖石刻诞生了。
  因为要刻在崖壁上,无法轻易删除,发表“状态”自然不能草率,要选一块好石头,想好主题,编辑好文案,还要找技法好的师傅刻上去。
  由于难度跃升了好几个级别,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也会慎重很多。除了被山水激发出来的好诗好句,人们还会分享家中珍藏的名帖、名画、名作,甚至地图、菜谱和药方。
  1198年,“元祐党人”梁焘的曾孙梁律,把祖上偷偷藏起来的“元祐党籍碑”拓片拿出来,重刻在了龙隐岩。曾经的耻辱柱,转眼变成了光荣榜,这块石碑就是大宋百年风云史。
  1215年,广西转运判官方信孺从米芾后人那里求来米芾的自作小像,刻在了还珠洞米芾题刻旁。他或许不会料到,自己心血来潮刻下的画像,后来竟成了米芾唯一没有争议的传世画作。
  如诗如画的山水,看不够,拿不走,又不能用围墙圈起来据为己有,怎么办?方信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把“方信孺游”四个字排列成边长近3米的方形,刻在了山崖上,就像在一幅山水画的落款处,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在精神上宣告这片山水的归属。
  据不完全统计,在桂林市区的35座山峰上,留存有2000多件唐宋以来的摩崖石刻及摩崖造像,规模之大,题材之丰富,全国首屈一指。
  “看山如观花,游山如读史”,这璀璨的人文积淀与岩溶地貌景观的完美结合,也只有在桂林才得以一见。
  5
  陈毅说:“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无论是霞光映照,还是烟雨迷蒙,桂林展现给外人的面貌永远是美好而惊艳的。
  然而,视觉上的享受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山水虽好看,却不能填饱肚子。对于世代生长于此的人来说,耕地、水源和交通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而旅游业的兴起,让这一切变得不再一样。
  当无数人因为一幅画、一句名言、一张照片而涌入桂林时,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都变成了景致。
  只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桂林城区,那些值得一看的山峰大都被圈起来收起了门票,票价还不便宜。原本浑然一体的山水被分割成了众多独立的小景区。当满怀期待的游客发现走到哪儿都要买票的时候,对桂林的印象也大打折扣。
  于是,大家像吃快餐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根本触及不到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蕴。而仅凭“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古老的口号,也已经越来越难以激起人们出发的欲望。查看一下近些年一些机构推出的旅游目的地报告,会发现,桂林已经被挤出人气榜单很久了。
  若能换个角度思考,深挖一下山水背后的故事,取消一些景点之间的藩篱,游客必然要在桂林停留更长的时间。由此,不仅能衍生出更高的价值,也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一面。
  大自然馈赠给桂林的那80公里山水谣,不仅是桂林的财富,也是大自然的宝贵遗产;桂林山水所展现的东方神韵,更是中国儒雅文化的诠释与凝萃。除了“山常在,水长流”,可能还需要加上着眼长远的规划,才能让这片炼造了千万年的山水风物,始终以清新的形象,世世流传。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大概讲了这么一个事:  主人公K应聘某城堡的土地测量员,他在城堡外的村子四处打听、徘徊,想方设法联络城堡办事员,但终其一生都没能踏入城堡半步。  城堡就像是一个不可触碰的存在,它依附于村落,却又和村落完全隔绝。城堡外的人难以进入城堡,城堡内的人也对外面的世界毫不关心。卑微的民众在城堡的阴影下绝望又麻木地活着,既无足轻重,也无能为力。  虽然小说延续了卡夫卡一贯的荒诞基调,但
期刊
睡惯了软枕的现代人,很难理解博物馆里展出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如此难为自己?这么高的枕头睡起来舒不舒服?这个硬邦邦、冷冰冰的家伙真的好用吗?其实明清时期就有人对瓷枕的舒适度质疑,现在我们对此存有疑惑也是很正常的嘛。21世纪距离瓷枕流行的时代已经有将近一千年的距离,现在只能用零散的材料对瓷枕的“高”“冷”和“硬”作一点浅显的解释,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思考的角度。  《说文·木部》中写道:“枕,卧所荐首
期刊
1  收到了清姐寄来的香菇干。  十来朵暗褐色的香菇,整整齐齐地码在旧报纸里,外面用粗棉线捆好。拆开后,用水泡开,原本干瘪的香菇干便立刻圆润、膨大起来,仿佛一团绵软的云,散发着醇厚的香气。无论是炖炒还是凉拌,味道都极好。  我发消息向清姐道谢,清姐回复得极快,说不客气,随后问我家里种的辣椒结实与否,如果已经结实的话,日后可否分一些种子给她。  我回过头,看见阳台上的几株辣椒亭亭玉立,枝叶苍绿,隐隐
期刊
这是我写给你的  又一封信,不长,不像从前  我想象的那么长  我想象的,三千公里那么长  (我只居住在尽头的小县城)  我想象的,几百个日子那么长  (我只能生活在一个昼夜里)  窗外是柔软的风  你看,我生来所经历的  最漫长的冬季也已经过去  额尔齐斯河的冰在融化  戈壁褪下辽阔的雪色  此时我似乎能看清一切  虽然我还不愿相信  所以,我厌倦自己  想過一种陌生的生活  我的手能触摸另一只
期刊
裘山山是我一直特别喜爱的作家。喜欢她娓娓道来的叙事,喜欢她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更喜欢她笔下传达出的善良和温暖。  《谁在讲故事》写的是“我”童年的一段往事。跟随父亲从石家庄到四川大山里的一个家属安置点,转学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学校,老师学生都说当地土话,让“我”感觉自己是外人。看起来要孤单寂寞地适应一段没有朋友的时光。可是还没有两天,这种孤独的状态就被同桌一句“你说话好好听”给打破了。“我”在这个陌生
期刊
北疆的冬天寒冷又漫长,辽阔的雪色覆盖了一整个冬天。直到有一天,额尔齐斯河的冰开始融化,大地上的雾气逐渐消散,一切开始分明,清晰。  在这样的时刻,诗人开始感受到某种无法抵抗的真实。然而,这种真实又让人感觉陌生。“此时我似乎能看清一切/虽然我还不愿相信/所以,我厌倦自己/想过一种陌生的生活……”一种陌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的手能触摸另一只手/我的脚走在道路上/我的灵魂不再无依无靠”,一种真实可感
期刊
@大家天天刷牙,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姿势正确”。牙刷垂直于牙面,对牙齿冲击很大,正确的方式应当是牙刷与牙龈线呈45度角,手握牙刷上下刷(顺着牙齿生长的方向),这样能有效清洁牙齿、牙缝,避免伤害牙龈。传统的“拉锯”式刷牙,不但清洁效率低,还会造成楔形缺损,导致牙齿更快脱落。赶紧改吧,别再“拉锯”了。  @脾气不好,可能是睡眠少。来自国际睡眠权威杂志《睡眠》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睡眠良好的人更能忍受噪音,生
期刊
千年“旱魇”  那些关于林州的往事,无法不让人耿耿于怀。  晋冀豫三省相接的省界线在河南境内形成了一个接近90°的角,这个角的一条边是漳河的河道,另一条边是太行山的绝壁,两边框住的地方就是林州。  山岭环绕之下,林州以一块小小的盆地接纳了择居于此繁衍生息的人们。  但并非所有的盆地都是膏腴之壤,在这个地方,干旱的印记更为蚀骨铭心。翻开林州县志,这几个字眼总是反复出现:旱!大旱!连旱!凶旱!亢旱! 
期刊
女儿:“写作,让人可以借助文字抒发自己、抚慰自己,更重要的是,记录下生活并且与生活对话。每次和爸爸一起完成一篇同题文章,我心里都对自己不满意。落笔时,种种因素牵制着我继续往下写。我为了那些踌躇不前的文字们哭泣过,但是哭过之后我很高兴。这表明我对自己的文字抱有责任感,眼下落笔有顾忌,不会口出狂言。我仍然敬畏文字,并不曾放下对它们的热爱。它们向我提供了表达的出口,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我和爸爸妈妈的交流,
期刊
1941年,中国横断山深处向来平静的小城丽江突然与国家命运有了关联。当日本人完全封锁了中国的海上通道,并进军缅甸,切断滇缅公路时,丽江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物资往来的重要窗口。  从印度加尔各答和孟买出发的火车把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运抵卡里姆邦,那些紧俏的物品会被飞机拉走,沿惊险的驼峰航线送至丽江,再转运至重庆或昆明。剩下的则交由那些勇敢的马帮,他们会沿着崎岖的茶马古道,越过高山、峡谷、河流,同样来到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