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链置换的分子逻辑门计算模型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k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DNA计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分子逻辑门是DNA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运算实现的重要基础。将DNA自组装与链置换技术和荧光标记相结合,在现有的链置换逻辑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非门,与门,与非门,或门和或非门。可在室温下进行,减少了因复杂的生物操作步骤带来的误差。使用荧光检测来判断逻辑结果,操作简单,容易检测,且灵敏度高。
  关键词:DNA计算;自组装;链置换;荧光标记;逻辑门
  中图分类号:TP3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098(2015)01-0007-04
  自从1946年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计算机迅猛发展并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计算机已无法满足呈指数增长的大规模运算需求,加之“Moore定律”导致的芯片研究成本和半导体物理极限,集成电路的时代不可能永远下去。美国物理学家Feynman于1959年首次提出了分子计算机的思想[1]。20世纪9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的Leonard Adleman于1994年第一次在试管中通过利用寡核苷酸链进行实验,解决了经典的有向Hamilton路问题[2],首次从实验上证明了分子计算机的可行性。
  分子逻辑门是实现分子计算机的基础。文献[3]首次提出布尔逻辑分子计算机模型,这是使用DNA分子模拟布尔电路终将实现以DNA为核心的分子计算机。文献[4]构建了DNA核酸分子逻辑非门、与门和异或门,文献[5]利用DNA核酶构建了多种DNA逻辑运算模型,文献[6]构建了半加器的复杂逻辑门,文献[7]首次构建了逻辑与门、与非门和禁门,文献[8]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无酶逻辑电路,文献[9]构建了环状DNA逻辑门,文献[10]使用多种DNA酶构建逻辑运算模型。
  近年来,DNA计算发展迅速[11],融合了荧光标记、链置换、自组装和纳米颗粒[12]等多种分子操作技术。其中,结合荧光标记的DNA链置换技术更是因在Science和Nature等杂志[13-15]上发表的工作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文献[16]的基础上,结合荧光标记技术[17-18],改进并构造了基本的逻辑门单元,以寡核苷酸链作为输入信号,荧光检测作为输出信号,能在室温下自发进行,对结果有更好的可读性。
  1DNA自组装和链置换
  11DNA自组装
  DNA自组装是指一些带有输入信息的DNA分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一定的温度、浓度、酸碱度以及特定酶的作用下,自组装生成带有输出信息的新的DNA分子的过程。自组装计算模型是通过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构型来完成计算过程,是由Winfree等首次提出来的一种DNA计算模型[19-21]。文献[22]首先使用复杂DNA自组装结构实现了简单的逻辑运算。文献[23]将自组装DNA计算的基本思想用于求解布尔逻辑表达式并将其实现逻辑电路。该模型目前在生物计算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12链置换技术
  链置换技术是利用分子杂交系统趋向稳定能级的特点,通过加入不同长度和序列的输入链来诱导控制链置换反应,从而释放另一条DNA链的过程。DNA链置换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链A/B是由两条部分互补的DNA链结合成的部分双链,单链部分在反应中被称作立足点,发生链置换反应的可能性随立足点的增长而增大,链A*是序列与A完全互补的单链。单链A*先特异性识别结合立足点,为达到最稳态分支开始迁移,A*与A的碱基对逐渐取代B与A的碱基对,直至完全置换释放出B链。该反应过程具有自引发性,灵敏性和准确性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分子计算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1链置换反应的基本过程
  2链置换逻辑门的计算模型
  21非门
  在反应底物自组装结构的部分双链中长链A的5′端标记荧光基团FAM,与A链完全互补的单链DNA链A*的5′端标记荧光猝灭基团DABCYL, 当无DNA链输入(输入值为0)时, 有荧光产生(输出值为1);当加入互补链A*(输入值为1)时, 因A链与A*链完全互补结合, 荧光猝灭基团将荧光基团猝灭, 从而荧光消失, 无荧光产生(输出值为0)。
  图2非门的原理示意图
  22与门
  反应底物自组装结构由主链C和单侧信号识别链ab、cd杂交而成,主链C长20 bp,分为左右各长10 bp的碱基片断,信号识别链由长10 bp的结构区域b、c和长约6~7 bp的特异性识别位点a、b组成,输入链ab*和cd*为分别与ab和cd完全互补的信号链。对所需要的DNA序列进行编码后,在主链C的5′和3′端分别标记荧光基团FAM和ROX,在b的5′端和c的3′端分别标记荧光猝灭基团DABCYL。定义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荧光产生时为输出1,否则为输出0。
  当无信号输入(0,0)时,自组装结构无变化,无荧光产生(输出值为0);当输入信号1(1,0)时,ab*将ab完全置换,产生FAM荧光,但无ROX荧光(输出值为0);当输入信号2(0,1)时,cd*将cd完全置换,产生ROX荧光,但无FAM荧光(输出值为0);当同时输入信号1和2(1,1)时,ab*将ab完全置换,产生FAM荧光,cd*将cd完全置换,产生ROX荧光(输出值为1)。
  23与非门
  自组装结构同与门相同(见图3),对所需要的DNA序列进行编码后,在主链C的5′和3′端分别标记荧光基团FAM和ROX,在输入链ab*中b*的5′端和cd*中c*的3′端分别标记荧光猝灭基团DABCYL。有荧光产生时为输出1,无荧光则为0(见表1)。
  图3与门的原理示意图
  当无信号输入(0,0)时,自组装结构无变化,有荧光FAM和ROX产生(输出值为1);当输入信号1(1,0)时,ab*将ab完全置换,荧光猝灭基团将荧光FAM基团猝灭,FAM荧光消失,但有ROX荧光(输出值为1);当输入信号2(0,1)时,cd*将cd完全置换,荧光猝灭基团将荧光ROX基团猝灭,ROX荧光消失,但有FAM荧光(输出值为1);当同时输入信号1和2(1,1)时,ab*将ab完全置换, FAM荧光消失,cd*将cd完全置换,ROX荧光消失,无荧光(输出值为0)。   表1与非门的真值表
  输入X输入Y输出
  001
  101011110
  24或门
  反应底物自组装结构由主链D和多信号识别区域(e,f,g,h)组成。单种输入为混合输入信号,信号3为输入链(ef*,gh*),信号4为输入链(fh*,gh*)。对所需要的DNA序列进行编码后,在主链B的中间部位和3′端分别标记荧光基团FAM和ROX,在efh中f和gh中g的3′端分别标记荧光猝灭基团DABCYL。定义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荧光产生时为输出1,无荧光为输出0。
  当无信号输入(0,0)时,自组装结构无变化,无荧光产生(输出值为0);当输入信号3(1,0)时,ef*将efh置换成部分双链,产生FAM荧光,gh*将gh完全置换,产生ROX荧光(输出值为1);当输入信号4(0,1)时,fh*将efh置换成部分双链,产生FAM荧光,gh*将gh完全置换,产生ROX荧光(输出值为1);当同时输入信号3和4(1,1)时,ef*和fh*将efh置换成部分双链,产生FAM荧光,gh*将gh完全置换,产生ROX荧光(输出值为1)。
  25或非门
  自组装结构同或门相同(见图4),对所需要的DNA序列进行编码后,在主链D的中间部位和3′端分别标记荧光基团FAM和ROX,在ef*的5′端、fh*中f和gh*中g的3′端分别标记荧光猝灭基团DABCYL。定义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荧光产生时为输出1,否则为输出0(见表2)。
  图4或门的原理示意图
  当无信号输入(0,0)时,自组装结构无变化,有荧光FAM和ROX(输出值为1);当输入信号3(1,0)时,ef*将efh置换成部分双链,荧光猝灭基团将荧光FAM基团猝灭,FAM荧光消失,gh*将gh完全置换,荧光猝灭基团将荧光ROX基团猝灭,ROX荧光消失(输出值为0);当输入信号4(0,1)时,fh*将efh置换成部分双链,荧光猝灭基团将荧光FAM基团猝灭,FAM荧光消失,gh*将gh完全置换,荧光猝灭基团将荧光ROX基团猝灭,ROX荧光消失(输出值为0);当同时输入信号3和4(1,1)时,ef*和fh*将efh置换成部分双链,荧光猝灭基团将荧光FAM基团猝灭,FAM荧光消失,gh*将gh完全置换,荧光猝灭基团将荧光ROX基团猝灭,ROX荧光消失(输出值为0)(见表3)。
  表2或非门的真值表
  输入X输入Y输出
  001
  101011000
  表3DNA的编码序列
  名称序列(5′~3′)名称序列(5′~3′)
  Cabab*cdcd*ACTGACACTATGATCGTAGC
  AGCTAGCTGACTGTGATTCGATCGACTGACACTA
  ACTAGCATCGTAGATCGTGATCGTAGCATCTAGCDefhef*fh*ghgh*
  GCTACTGACTGACTCATGCACTGATCACGATGACTGA
  GACTAGTGCTACTGACTGCTACTGACTATGTCAG
  CTGAGTACGTTACGTCAGACTCATGCAATGCAGT
  3结论
  本文以现有的链置换逻辑计算模型为基础,结合荧光标记技术,用荧光检测作为输出信号,并对输入信号进行相应的标记,实现了非门,与门,与非门,或门和或非门的逻辑门操作。该逻辑门可在室温下自发反应,减小了实验误差。在读取逻辑结果时,通过荧光的出现情况来判断逻辑真值,操作简单,容易检测,且灵敏度高。但是对于不同的逻辑门,需要对自组装结构进行不同的设计,且在实验过程中,复杂体系的DNA序列设计难度增加,可能会出现碱基错配的现象,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和改进。
  参考文献:
  [1]FEYNMAN R P. Miniaturization[J]. Reinhold, 1961: 282-296.
  [2]ADLEMAN L M. Molecular computation of solutions to combinatorial problems[J].Science,1994,266(5 187):1 021-1 024.
  [3]OGIHARA M,RAY A.Simulating Boolean circuits on a DNA computer[J].Algorithmica 1999,25(2-3):239-250.
  [4]STOJANOVIC MN,MITCHELL TE,STEFANOVIC D.Deoxyribozyme based logic gates[J]. Am Chem Soc,2002, 124(14):3 555-3 561.
  [5]MILLIAN N S,DARKO S.A deoxyribozyme-based molecular automaton[J]. Nat Biotechnol, 2003,21:1 069-1 074.
  [6]STOJANOVIC MN,STEFANOVIC D. Deoxyribozyme based half-adder[J]. Am Chem Soc,2003,125(22):6 673-6 676.
  [7]SAGHATELIAN A,VOLCKER NH,GUCKIAN KM,et al. DNA-based photonic logic gates: AND,NAND,and INHIBIT[J].Am Chem Soc,2003,125(2):346-347.
  [8]SEELIG G,SOLOVEICHIK D,ZHANG DY,et al. Enzyme-free nucleic acid logic circuits[J].Science,2006,314:1 585-1 588.
  [9]ZHANG C,YANG J,XU J.Circular DNA logic gates with strand displacement[J].Langmuir,2010, 26(3):1 416-1 419.
  [10]ELBAZ J,LIOUBASHEVSKI O,WANG F,et al. DNA computing circuits using libraries of DNAzyme subunits[J]. Nat Biotechnol, 2010, 5: 417-422.
  [11]万菲,董晨,杨静,等. DNA 计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9(1):94-105.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语言的三大要素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
摘要:为了减少电动汽车充电时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必须对充电设备进行功率因数较正。针对3kW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前级PFC电路采用了交错并联Boost PFC拓扑和数字平均电流法的双闭环控制设计方案。着重分析了主电路拓扑结构、器件设计以及数字化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MATLAB仿真与3.2kW样机验证,数字控制的交错并联Boost PFC电路实现功率因数为1,输出电压纹波与输入电流纹波均低于5%,满
本文对两种并行处理机一阵列处理机和多处理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并行处理机未来发展的思路.
柴油机尾气排放的炭黑颗粒物大气污染治理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技术净化柴油机尾气中碳烟颗粒。研究结果表明:放电电压、放电频率、尾气流速对炭黑净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倡导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一定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焕发更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等,保障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为了
本文从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监控机制的内涵分析入手,详细地论述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监控的控制标准、类型与方法,并就如何完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机制,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