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读书姿态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s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间至美,不过儿时捧卷咿呀语,老来闲坐漫翻书,任四季的风吹过光阴数寸,只让最初的心看遍花开水远,让变化的自己,坚守住不变的——读书姿态。


  或许,孩子的天性,都是爱书的,无论顽劣还是听话。
  弟弟还未上学,每天猴子似的上蹿下跳,所有人都以为他和安静沾不上边。可那天,我分明看到,他站在一张板凳上,伸长手臂努力去够我书桌上的书,见还差一点,他就踮起脚尖,身子往前倾,急急抓了一本。
  我好奇地望着他心满意足地抱着比他脸还大的书,在茶几旁坐定,把书摊开,咬着手指看得津津有味。他两眼盯着书,过一段时间,还自己翻页,小小的手指在书上边指边划,不时因发现了什么而咧嘴,满脸自豪,有时又一脸凝重,学着大人的样子托腮皱眉。
  我望着弟弟丰富的表情,难以想象到底是什么书有如此魔力。走近一看,不禁拍掌大笑,竟是我的物理课本。他抬头哀怨地看了我一眼,仿佛在责怪我的大惊小怪,我强忍住笑意问:“你看得懂?”他煞有其事地跟我解释,我听着他胡编乱造的话,想嘲笑,却被他灼灼的目光打败。最后,弟弟郑重地说:“我长大后一定比你知道的还多。”我望着他稚嫩的小脸此刻显示出的一本正经,默然点头。
  是的,我相信那一天会到来,只要他一直如今日般。曾以为,一个连字都不识的孩子读书,不过是一种玩的方式,而那一天,弟弟让我明白了书之于孩子的意义。那是懵懂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后所付出的第一份努力,是他们尝试证明自己的途径,是他们对一无所知的天地表现出的友好善意。他们或许不会看懂书中的内容,但那捧着书的姿态却永远是神圣而值得尊重的,不因孩童而异。


  我曾对老人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句读书的举动表示无法理解,既然如此不便,为何不干些别的?直到那天在图书馆,看到了满头白发的他们。我想,他们读书的姿态,我会记住一辈子。
  进图书馆的第一眼,就看见了一对老夫妇。老头拄着拐杖,搀扶着老太,老太拿着一个包。他们慢慢地挪到一张桌旁,老太坐下,老头颤颤巍巍地去拿书。一会儿,老头抱着两本书回到老太身边。此时,老太已从包中拿出了两副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擦好放在了桌上,老头把其中一本轻轻放在老太面前后,郑重其事地戴上了眼镜。他的头离书有些近,枯瘦的手指拂在书上,一行行指着往下读。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们头上,白花花的晃眼。两个人就这样,安静地看着书。
  老太突然发现了什么,用手肘轻轻碰了一下老头,指着自己书上的一段给他看,老头慢慢从自己书中的世界脱离,去看她指的文字。一点点读完,侧目微笑,老太亦是。没有言语,只有无限默契与理解。而后,各自低头,各自沉醉。
  我不禁很是感动,为这一种氛围。其实人至暮年,读书或许早就不是为了多获得一些知识而与时间搏斗。年轻时忙于学习,忙于工作,当一切尽数尘埃落定,当有了大把的光阴,或许,与爱的人一起去读些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看见有趣的内容,相视一笑,看见有所感悟的地方,回想一生,相对无言,让美好的时光慢慢流逝,用淡淡的书香为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如此读书,很暖,很美。

熹光正好


  于孩童,书是最纯真的向往;于老人,书是最温馨的回望;于我,我相信那是最潇洒的现状。
  假使一个人活到80岁,按12个月算,16岁的我正值人生四季中的二月中旬,在这样的季节里,熹光正好,我可以等树长出新芽,可以等风筝飞上碧空,也可以在书中,随着自己的心,进行一场有所归依的流浪。在清晨,放声朗读,那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读书姿态;在午后,在微醺的阳光中默品文字,那是一段温情似水的读书旅途;在深夜,睡前读些他人的心路历程,带着一份深思与希冀,等待明日的太阳初升,那是一次自我的提升。
  成长,是一场关于梦的豪赌,年少的我们幻想着明天的美好,哪怕明知有些梦不会实现。于是,深夜的痛哭与无助的挣扎,便成了青春必须付出的代价。我庆幸,有书为伴,它们是触手可及的梦,不在云端兀自高寒,不在泥潭胡搅蛮缠,它们更多的,是陪伴与激励,实在,而有光亮。古典诗词,是对美的启发与引导,是深厚的文化积淀;西方小说,是对社会的鞭挞与反思,是沉重的历史剖析。各式各样的书,于现在的我,便是成长的基石,使我有足够的心力,去面对未知的以后。
  或许,眼光丈量的距离,是我一辈子也走不完的路程,但我仍会在阳光不锈的今天,以最美的姿态,带着最初的梦与希望,去读书,去充实自我,去给他人留下在书中徜徉的潇洒背影。
  平生祈愿,着一袭素衣,迎风而行,不论年龄,不论际遇,永远在书中,连微笑都像蒲公英一样,四处飘散。永远保持着最初对书籍的虔诚,保持着最美的读书姿态,让那些铅字,陪我走过充满温情的一生。如此,足矣。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指导教师:顾亚琴
  人生姿态种种,在作者眼里,最美的姿态,莫过于读书的姿态,而不同人生阶段的人,读书姿态又各有其不同的美——年幼的弟弟读书,虽然出于好奇,且懵懂无知,但那捧着书的姿态却是神圣而值得尊重的;图书馆里的那对老夫妇读书,相依而坐,看见有趣的内容,相视一笑,充满无限的默契与暖意;对于熹光正好的作者而言,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让人充满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冀……
  于孩童,书是纯真的向往;于老人,书是温馨的回望;于作者,书是甘之若饴的心旅现在时,她希望自己可以永远保持对书籍的这份虔诚和热爱,与之相携,慰藉平生——这,不就是生命所能呈现的最美的姿态么!
  【适用文题】最美的姿态;生命的陪伴;书——心靈的旅程……(平子)
其他文献
“海棠春睡梅妆惹落花,悠悠一抹斜阳吹尺八。”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歌词,这首歌的第一句歌词便深深打动了我,于是上网阅览这首歌的背景,温庭筠和鱼玄机凄凉婉美的故事打动了我,而且,那看着便“芳香浓郁”的海棠花也深深吸引了我。  “网络”的搜索真是万能呀,图片下边的古诗让我感到韵味十足,海棠是“雪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在画面中,海棠娇媚而不俗气,世人这样描述过它:“既妖娆娇媚却又风骨铮铮,既艳绝天
一年一度的演出季又到了,资质平平的我暗暗地握紧了拳。成为最优秀的学员,带上象征主角的星星发饰站在璀璨的舞台中央,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可是面对那么多舞姿曼妙的同学,我能胜出吗?  时维七月,序属三伏,正是酷热的季节。窗外的蝉一声声急促地催逼着,我心中既懊恼又焦急,一不留神,就比别的同学慢了半拍。我无措地站在原地,看着舞蹈老师一步步默默地走过来,把我扯到队形的后边,我的瞳孔上泛起一层晶莹。  那蝉叫得
陌上花开,行山水流年;路遇清风,尝红尘人间。  ——题记  人们常说,背上行囊即是过客,卸下包袱即是故乡。其实人们都明白,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过着不系之舟般的生活,一生都在追求着能与另一座孤岛相遇。红尘陌上,若梦浮生。只要你还在路上,便可阅尽人间繁华。  赏荷戏鲤,洒桂扬香,堆雪嗅梅,赌书泼茶,是我曾神往的生活,随风而来,随风而去,何其恬淡悠然!然而,人生不可能总是这般安稳闲适。自以为已经远离俗世
每逢换季的时候我都会有些许的哮喘,像今天这样阴沉沉灰蒙蒙的天气会觉得格外喘不过气来。我于是撑起伞去楼下小区广场溜达溜达,透透气。  初秋的雨,没有“随风潜入夜”的柔慢,仿佛所有的雨点都厚重急速地向下坠落。秋风吹尽了盛夏遗留的几丝气息,把硕大的雨点斜斜地往脸上吹。凉气稍稍解开了胸口的闷气。我轻轻抬了头,顿时愣住了,只见一人正捧着一大盒快递向“菜鸟柜”跑去。湖蓝色的制服被雨水浸了大半,成了孔雀蓝。雨幕
画框就是窗户。  透过它,你看到,午后乡间,阳光灿烂,绿树浓阴,安静恬然。那些站立在田野深处的玉米,籽粒成熟,被人放倒在地。宽大的玉米叶、叫不出名字的青草,零零散散,铺陈在地。一头歇晌的牛,正低下头,用嘴拉扯着属于它的這些绿色食物。显然,它并不急于大口大口地吞咽,它只是有意无意地通过咀嚼来打发这段时光,借此缓解上午劳作的疲惫。透过它清纯的眼睛,我重温了曾经熟悉的乡村生活。  在这个季节,牛和车,是
快递单“变脸”了,网友晒出了来自多个不同企业的快递面单,新快递单让人耳目一新。以圆通快递的新面单为例,收件人姓名、手机号、地址等个人信息,一部分被模糊处理,直接以星号“*”代替,肉眼无法看清;而在京东快递的面单上,收货人手机号的中间4位数,则被笑脸“(^_^)”替代。类似顺丰推出的“丰密面单”、京东的“微笑面单”和圆通的“隐形面单”,共同组成一项新生事物:快递“隐私面单”。  此前,注有收寄件人详
他是一个败家的浪子、糟糕的情人、失败的画家、错乱的疯子、四海为家的流亡者、被世间抛弃的陌生人……貌似我也找不到什么暖色调的词来形容他的一生,而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在这样一个薄情的世界里活得异样深情。  他太孤单了。为了换取陪伴,他甘愿被欺负。村民们讨厌他,认为他是一个举止怪异的疯子。孩子們也欺负他,他们向田野写生的他扔石头,大喊大叫“切耳朵的疯子”。他仓皇躲避着孩子们的攻击,夹起画板逃往麦田深处
5月10日,网上曝出有游客在微博中发出自己在慕田峪长城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图片,慕田峪公司第一时间到现场核查并向公安机关反映。经公司核实,当事人李某(女,未成年)微博所发图片实为涂字行为,在慕田峪长城7號敌楼处,初步判断为用石灰块涂写在墙体上的。  5月12日,当事人李某到公安机关接受处理。鉴于其是未成年人,行为未对长城造成实质损坏,且主动认错悔过,公安机关决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李某于当天下午再次来到
小时候,我常与爷爷奶奶呆在一起。  那时,爷爷天天用一辆旧式的自行车接送我。他在后轮的脚蹬处放了一个用报纸、旧布、塑料做成的“台子”,每次我都从“台子”跨上去,一下子坐在座位上,然后嚷上一声“坐好了!”爷爷就一蹬地,大大的车轮咕噜咕噜地滚起来。  爷爷常穿着件黑色外套,在我的记忆里,它永远是柔软的,带着繁密而浅细的褶皱,洗得微微发白。每当他开始蹬车轮,那宽大的衣摆便随着他笔直的背脊左右摇摆。他离我
【中考真题】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选自塞林格《麦田守望者》)  根据你的生活体验,选择上面四个分句中的一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文题解读】  浙江湖州今年的作文题依然是材料 命题作文,这样省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