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内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普及与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如何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减少住院时间提出更高的要求,ERAS的核心理念之一是选择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近年来,在肝胆外科领域,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一种常规术式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T管引流术,然而其存在发生胆漏、电解质紊乱等风险。基于微创理念的各种术式不断推陈出新,胆道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LCBDE+内置管引流术可有效降低术后胆漏的发生率,避免因胆汁流失而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本文就LCBDE+内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探究其是否符合ERAS理念,并为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心得,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80例行气管切开术后顺利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实施优质的护理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以腓动脉穿支为中心设计的特殊形式皮瓣日趋多样化。根据受区复杂的创面缺损,选择适宜形式的穿支皮瓣修复,能最大限度的修复各种组织创面、重建受区功能
期刊
p53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是迄今发现与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也是突变频率最高的重要肿瘤抑制基因。野生型p53基因具有DNA修复、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等作用,突变型p53基因则失去了肿瘤抑制功能,甚至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其产物p53蛋白参与多种肿瘤分子发生调控机制,肿瘤组织中p53蛋白、血清中p53蛋白与p53抗体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且p53基因在临床诊断、判断预后及肿瘤治疗等
目的 研究分析对神经内科病症伴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施予机械通气的价值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88例神经内科病症伴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
目的:分析益气养阴法联合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7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ulindac on colon cancer induction in mice.METHODS: The chemo-preventive action of 80 ppm sulindac fed during initiation and post-in
期刊
目前,颅外颈动脉硬化狭窄已成为脑卒中的重要原因[1].自1953年De Bakey成功实施首例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以来,经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外科试验(Nor
Rasmussen脑炎是Rasmussen于1958年首次报道,是一种罕见的后天获得性进展性疾病,主要在儿童期发病,可有难治性癫痫,并伴有认知障碍[1];目前对其病因及治疗方案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