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红杉大田扦插育苗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er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扦插育苗技术是林木育苗的主要育苗手段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育苗效率、降低育苗成本,且扦插苗能够继承和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本文介绍了北美红杉大田扦插育苗与容器扦插育苗相结合的育苗技术,为北美红杉实际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北美红杉;大田扦插;容器育苗
  中图分类号 S791.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134-01
  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为北美红杉属,是世界珍贵的速生孑遗树种,也称作“活化石”。分布范围很窄,原产地仅存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我国南京、杭州等地引种成功。北美红杉为常绿特大乔木,枝繁叶茂,可以作为优良的观赏树种和庭院孤植。其材质优良,分泌的化学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虫抗菌性及防火性,常常被用作航空、轮船等特种用材。
  北美红杉是1981年中美种质资源交换,从而引种育苗栽培,恩施州为引种栽培的区域之一。经过30多年的观察研究,北美红杉能够适应恩施州的生态环境,且生长良好,平均胸径74 cm,树高30 m,较恩施州高山速生树种日本落叶松和日本柳杉的生长速度都要快。通过种子发芽率试验,原产地引入的种子发芽率仅为12.0%~25.6%,发芽率很低,且种子昂贵。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快速繁殖出树形好、生长快、保持优良遗传特性的好苗木,恩施州林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北美红杉大田扦插育苗技术获得成功,与容器育苗相结合,大田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也相应提高了北美红杉扦插苗出圃造林的成活率及北美红杉育苗的时间。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扦插时间
  应该选择2月底至3月初进行扦插,当年扦插苗高可达30~50 cm,地径可达3.2~5.3 mm。第2年春季即可出圃造林。
  2 穗条采集与处理
  穗条做到即采即用。采集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北美红杉枝条,采集长度为25~30 cm。枝条扦插前,于阴凉处将采集的枝条截顶并一分为二,保留穗长10 cm左右,每段留芽1~2个,后剪去下部约1/2长度的叶和侧枝,用嫁接刀将下切口斜切平整。插前,将穗条下端浸蘸2 000 mg/L IAA溶液20 s左右,浸蘸深度为2 cm左右[1]。
  3 扦插前准备
  3.1 扦插基质
  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及比例为50%大田土、20%有机肥、20%复合肥、10%磷肥,并且将各个组分混合均匀、湿润。
  3.2 苗床准备
  选择微酸性土壤且交通便利、光照条件较好、土层深厚、肥沃、不易积水的地块。平整土地,同时将土捣碎并清除杂草、石块等。圃底挖排水沟,主沟深25 cm,次沟深15 cm。起苗床宽1.0~1.2 m、高10 cm,长依地形而定,后将混好的扦插基质匀摊在苗床上,厚度为2 cm。然后将辛硫磷、代森锰锌按2∶3的比例拌匀,按5 g/m2的用量撒施于土壤中,对苗床进行消毒[2]。
  3.3 扦插容器
  容器材料为无纺布,圆柱状,容器底径6 cm左右、高10 cm左右。采用人工灌装,用扦插基质将无纺布容器灌满灌实。后将容器依次摆放在已消毒的苗床上,并使容器上口大致平整。
  4 扦插
  扦插时,插条微倾,扦插深度为枝条长度的2/3,应一手拿根竹扦,先在扦插容器内打入一孔,后插入一根北美红杉穗条,即引插法。插后,用拇指和食指及中指竖直捏住插穗基部,将插条压实[3]。
  5 插后管理
  插后即用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喷淋至扦插痕迹消失。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成大棚状,将大棚四周用泥土盖实,并搭一层透光度为75%的遮阳网,以保持温度和湿度。同时,应每天观测覆盖塑料薄膜上的水珠数量,过少,应适当喷水。于当年5月底撤去覆盖的塑料薄膜,进行常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待到9月底可撤去遮阳网,使北美红杉扦插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为出圃造林做准备[4-5]。
  6 病虫害防治
  北美红杉抗逆性强,病虫害很少,苗期会有少量根腐病,可及时拔除病苗并立即燒毁,同时对发病区域苗床用多菌灵500倍液消毒,防止病害扩大[6-9]。
  7 参考文献
  [1] 常晓勇,徐钡昌,张夸云,等.我国北美红杉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180-181.
  [2] 黄先华.厚朴引种栽培技术及造林效果研究[J].低碳世界,2015(10):321-322.
  [3] 韩梅,李双龙.北美红杉的育苗技术[J].湖北林业科技,2015(5):83-84.
  [4] 尹丽莎,辛雅萱,李斌,等.我国北美红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现代园艺,2016(7):13-15.
  [5] 王有乐,王亚变,杨勤.甘肃干旱区樟子松引种栽培及造林技术研究综述[J].林业实用技术,2011(5):24-26.
  [6] 王斐,梅丽,琚淑明.我国北美红杉繁殖技术研究现状[J].中国园艺文摘,2010(11):47-48.
  [7] 郑科,郎南军,曹福亮,等.扦插技术研究解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12):195-199.
  [8] 张绪成,李伟.浅谈科隆植物技术[J].现代农业科学,2008(9):24-25.
  [9] 朴楚炳,刘菊荣.无性系林业的实用化[J].国外林业,1992(3):16-21.
其他文献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延庆区种植、兼具景观价值的油葵品种,以当地播种过的品种矮大头567DW为对照,对9个引进品种的适应性、观赏性和产量指標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01224、赤CY102、赤CY101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兼具观赏性,同时在产量上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可以作为延庆地区油葵新品种推广的备选品种。  关键词 观赏油葵;新品种;综合评价;北京延庆  中图分类号 S565.5.037 文献标识码
摘要 经过汉中市农干校2年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总结了“五主五辅一目标”的教育培训模式,即办班地点,以村镇为主,学校为辅;专业设置,以当地主导产业为主,其他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为辅;教学管理,以学校为主,村镇为辅;教学方式,以系统教学为主,自学及专题研讨为辅;教学时间,以农闲为主,农忙为辅。最终使职业农民达到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先进的发展理念、现代农业的组织经营与管理能力、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的服务思
摘要 本文对2016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和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翻斗式降水传感器测得降水量偏高;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滞后性小、维护率高,但使用时间短;称重式雨量传感器维护率低,一年四季均可用,但滞后性强。  关键词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双翻斗雨量传感器;观测对比;灯塔站;2015—2016年  中图分类号 P41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 为提高业务中对营口辽河港大风的预报能力,本文以T639模式输出资料和西炮台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风资料为依托,运用双重检验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建立西炮台站不同季节、起报时次、预报时次的风速预报方程,并对各方程的模拟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季节、起报时次、预报时次的预报方程,其模拟效果均明显优于原T639模式;6级及以上大风情况下,预报方程的模拟效果要明显优于原T639模式。  关键词 大风;
摘要 精制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探索精制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在水城县野钟乡进行精制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精制有机肥烤烟大田生育期较施自制有机肥对照提前3 d,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与施用自制有机肥对照烟株无明显差异,经济效益略高于施用自制有机肥的烟叶,为下一步在继续施用精制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精制有机肥;烤烟;农艺性状;产值  中图分类号 S572;S14
摘要 根据宜昌市夷陵区2016年林地变更调查成果,列出主要数据,概述该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10年的二类调查数据相比较,从各类林地面积、公益林与商品林结构、乔木林龄组结构、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可采伐森林资源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夷陵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评价;湖北宜昌;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 S5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要 大学生的学习基础、目的、方法与习惯是影响其专业课学习心理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心理直接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专业课教师应关注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心理现状,悉心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专业课学习心理,使之成为提高专业课教学及学习效果的有效助力。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学习基础、学习目的等基本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学习方法、习惯的成因及专业课学习心理的形成,探究了大学生专业课学习
摘要 设置25、32、40、50、60目5种白色防虫网分别四周覆盖大棚,研究不同目数防虫网对设施甜瓜产量、品质及病虫害的影响,旨在筛选最适的防虫网目数指导生产。结果表明,不同目数防虫网主要影响粉虱的虫口密度,对甜瓜的长势、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也基本不影响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发生。随着目数的增加,粉虱的虫口密度不断减少,但60目处理与50目处理差异不大。因此,生产上建议使用50目防虫网四周覆盖,可有效防
摘要 通过不同养殖模式研究草鸡在沿江林间“草鸡—林—草—昆虫”动态平衡、“低耗料—高品质禽蛋”等关键养殖技术。结果表明,植被面积与昆虫密度成正相关;散养模式产蛋率显著低于笼养模式;散养模式鸡蛋的蛋白、蛋黄重及蛋壳重显著低于笼养模式,鸡蛋的哈氏单位、蛋白高度等物理性质优于笼养模式。本研究为沿江地区散养草鸡产业提供技术保障和可行生产模式。  关键词 林间养鸡;养殖模式;草鸡;蛋品质;长江江滩  中图分
摘要 本文针对2014年5月11日吉林省飞机增雨作业过程,分别从天气背景条件、人影作业需求、作业条件预报、飞机作业与观测、作业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利用基于聚类分析的作业效果统计评估方法对此次作业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作业有正效果。  关键词 飞机增雨;作业条件;效果分析;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P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99-03  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