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洋房式多层住宅设计在沈阳三盛颐景园(376地块)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应用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n0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沈阳三盛颐景园(376地块)》项目住宅设计的综合分析,探究了花园洋房式建筑风格在多层住宅设计中的新理念、新举措以及新的运用手法。提出多层住宅在植入“花园洋房”这一概念后不仅取得与生态环境、都市文化等方面更为紧密的结合,而且每户上下层层退界所形成的无遮顶独立花园配以老式欧洲风格的立面叠加效果在使住宅得以依势造景、步移景异,空间布局更为灵活自然的同时,也带给户主一种私家绿色盛宴所赋予的高雅自然的生活品质。从而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适合人居的原生态、高品质、花园洋房式多层住宅建筑。
  【关键词】花园洋房;多层住宅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节奏和压力的不断加剧,人们对于居住品质的渴求也在逐年提高,加之住宅产品的大踏步发展,各种新型概念住宅不断涌现。其中衍生出了一种吸收老式“花园洋房”概念,配以私家花园、露台等诸多特色的多层住宅设计。其特点为建筑风格洋味十足,推崇风景大视野,追求户户独立的花园,室内外空间错落有致,同时又拥有不错的私密空间,并与生态环境相互渗透、和谐交融。至此,花园洋房式的多层住宅设计便应运而生了。笔者通过对住宅项目设计过程中的实例分析,与同行分享探讨,为花园洋房式多层住宅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1. 项目概况
  沈阳三盛颐景园(376地块)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开发区,该区地处沈阳中心城市的北部,坐拥大学城区,毗邻政府机关片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和部分城市规划建设权,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行政新区。置业人群主要针对于教育和政府及企事业管理层等相对高水准生活品质的置业升级人群。
  项目总占地约376亩,以“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商业”为主的住宅业态。本文讨论的是位于地块西南端,占地约204亩。建筑风格取意为花园洋房式的多层住宅设计。
  2. 设计思路
  基于周边丰富的环境资源,结合地块周边道路、景观、水系、商圈、建筑群等自然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从规划着手,整合内部及周边的空间布局和自然生态环境,明确提出“提高品位,打破传统,标新立异,建设整体布局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层层退台,开窗见景,充分展现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花园洋房式多层住宅设计。”的设计思路。
  3. 设计目标
  (1)通过全面的综合设计,整体布局与生态环境的相得益彰,科学合理且有附加值的户型设计,简约加之复古风味的立面设计,塑造出符合当地需求的新型住宅类产品。
  (2)通过层层退台等设计手法,将“私家花园”的主推概念融入到整个平面布局中去,同时以“老式洋房”作为立面造型的主基调。捏合出将“花园洋房”这一曾经的原生态住宅元素和符合现代居室背景的造型格局有机结合的都市绿洲型生活居住空间。
  (3)通过有效的提升环境品质及住宅风貌,使得宅地价值最大化。
  4. 花园洋房在项目设计中的应用
  4.1建筑朝向设计
  较好的向阳性是体现建筑适住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巨大的阳光照射,能够为建筑带来巨大的能量,同时也是确保“花园”常绿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对于寒冷地区,能够充分的利用好阳光这一自然能源,将显得尤为重要。故在本案设计之初,整体布局的朝向设计便摆在了首要位置。
  根据基地所处的方位及形状,我们首先设定了南偏东这一比较理想的可操作向阳方位作为整体朝向的大基调。其次,在满足防火间距这一强制性前提之下,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增住宅各户的日照时间,则必须加大单体间的距离。故为了确保容积率不会受到过大影响下增大间距,本案摈弃了多层住宅栋栋对齐布置的常规做法,以犬牙交错之态加之总体绿化布局上的不规则形式点缀,定位了各单体位置,以获得最大的南向采光距离;同时在单体上,设计南向开窗面积尽可能的大,而在得到充足光照的条件下,设计北向、东向开窗面积尽可能的小,以达到获取更多的太阳照射,减少了热损失,从而增强了建筑的适住度。
  4.2平面设计
  为了实现每层住户出入即有私家花园,花园洋房式住宅设计采用了底层入户花园+标准层层层退台和跃层所形成景观露台的设计手法,形成了丰富的平面设计。
  (1)底层设计:
  “花园洋房”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出“花园”这一概念。故在天然接地的底层设置花园式入户,将每户周边的沿楼用地设计成为底层每户专属的私家花园,局部户型设计甚至进行了下沉式庭院或外扩式景观露台的处理,形成了别致的进户效果,同时与户内交织形成良好的视觉与空间交融。同时为了能够极致展现“花园”的特性,底层户型均采用了扩大式的设计,在绿意盎然的同时可以兼作阳光室及活动室等功能场所;而扩展出的屋顶部分则自然形成了上户的观景露台,实用且美观。此外,底层每户均将花园与主入口结合,住户由花园直接进入户内,打破了传统的公共楼梯格局,加强了住户的专属感。这一系列设计手法的运用,提高了首层户型的品质,从最大程度上模拟了“花园”的使用效果。
  (2)标准层设计:
  众所周知,私家花园和景观露台一直都是花园洋房的标志性特征。在底层拥有了“私家花园“之后,为了使更多的楼层享有“花园”,我们在标准层的户型设计上采用了层层退台的手法,以下层住宅的楼顶,人为的创造出了景观露台,而在顶层更是采用了跃层式的设计,在跃上层摆放露台,从而达到每层住户都有“花园”的设计原则。
  4.3立面设计
  (1)建筑风格定性
  本案的建筑风格在贯彻“花园洋房”这一理念的同时,充分调研了当地客户的需求,考虑了整体城市形象與基地周边景观条件的相互呼应,同时也要秉承和延续“三盛”品牌一直以来固有的家族式风格特征,最终确立了总体建筑造型风格定性为中西混合式,整体以19世纪中期欧式风格为主,而在花园、露台、庭院等景观绿化方面融入中国江南园林的特色,从而使风格多样化。   (2)建筑造型设计
  多层住宅采用了复古的欧式造型,立面设计以古典手法为主,力求简洁洋气、复古又不失都市感的宗旨。造型整体风格上简洁有力,建筑与建筑之间及轮廓天际线错落有致,避免单调重复,力求典雅、时尚、独特。外饰上采用大面积的石材饰面配以绿化点缀,营造出了稳重又不失高贵的古典气息高档社区环境。在建筑细部设计上,建筑单体采用线脚结合建筑凹凸错落的手法形成鲜明的轮廓、竖向构图,使建筑整体庄严、屹立,品格高雅。建筑色调主要以深咖啡色系为主,使人以还原老式洋房的感觉,并且具有经久的耐看性。大部分的窗均采用了落地化的设计,从室内而言,为住户提供了一个更为明亮的休息场所,同时也是对外的景观角。建筑外立面整体强调高贵典雅的风格特征,避免简单堆砌,追求精雕细琢。
  4.4功能设计
  本案“花园洋房”的这一设计理念不仅仅体现在了造型和风格上,同时还针对户型的功能和舒适度上,也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
  (1)公共区域设计
  公共区域是衔接室内外的交通区域,是住户走进建筑后形成第一感观的场所,所以公共区域的布局设计在交通意义上显得十分重要,需力求做到人性化和美观化相结合。
  由于“花园洋房”的底层在拥有专属入户花园入口之后,对于单元入户的方式上,增加了更多的设计可利用余地。故我们将无入户门且扩大化的单元入口门厅所形成的通透性格局,设计成了景观厅堂的设计效果,同时在内部放置了信报箱和可供休息的沙发座,为创建邻里交往提供了场所,也提高了人性度。而在疏散楼梯方面,本案在满足消防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了单体户户有花园的这一资源,紧密的与之照相辉映,既起到了美观化的作用,又使得住户在行走楼梯的同时,感受到阵阵绿色盛宴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从而将“花园”的范畴进一步延伸到公共区域中去。
  (2)内部区域设计
  “花园洋房”对于功能设计的优化不仅仅体现在公共区域的设置上,同样也体现在了内部区域的布局上。其一,强化了宾客接待区域的设计,每户都配有足够的功能性门厅,设计划分了接待专享区域及换鞋、外套放置的区域,避免宾客在进入居室后,直视内室的尴尬感。其二,更加有指向性的设计了由公共转向私密的区域布局顺序,使之更加的合理和有序。力求做到入户后的导向区域布局形式更加明确化,户内外的空间转换处理更加合理化,公共区和私密区的划分更加有序化,整个视觉和环境交融的层次感更加清晰化的内部区域设计。
  (3)点睛之笔
  在使内、外部等常规区域设计了“花园洋房”的功能优化措施外,本案还增添了一些点睛之笔。主卧室内六边形的窗台处理;空中露台花架式的引入以及顶部跃层竖向玻璃统窗的设置,这些手法无不使得此项多层住宅设计朝向更为人性化,更为舒适化的方向前进着。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显著提升。更为舒适、美观、绿色的高品质住宅将会是接下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潮流所趋。做为本案项目的亲历者,笔者通过在多层住宅设计中应用“花园洋房”这一概念所经历的以人为本、层层筛选、不断优化、勇于创新的过程,感受到了多层住宅在设计上所擁有的绚烂多姿、和谐自然、适宜人居的广阔舞台!
  参考文献:
  张智慧.当代花园式多层住宅的设计研究,2009年
  朱妍丽 张 健 “中西合璧”在上海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中的体现《华中建筑》,2007年
其他文献
【摘 要】通過对我国已建的城市立交类型的分析并结合逐步完善的城市立交建设理念,总结出影响城市立交类型选择的因素。在城市立交建设中,该理论分析将结合各自城市的规划及发展特点,对城市立交类型选择及设计起到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城市立交;类型;因素分析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立交对于城市交通影响越来越大。但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规划模式和发展特点,对于城市立交类型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在选
期刊
【摘 要】本文作者阐述了景观环境设计的内涵,对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分析  鉴于住宅所占建设比重最大,我国人多地少,城市多高层住区由于用地控制和密度较高,视觉景观环境的设计客观上就存在难度。但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随时代的发展只会愈加提高,这就迫使我们去努力分析、探索提高视觉景观品质的措施,这将是近年来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在建设、开发、破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建筑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愈来愈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便不断提高,因此别墅的建筑量越来越大,别墅的发展越来越快,在如此形势下,如何设计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别墅,就成为别墅建筑商和别墅设计人员,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本文正是在此形势下,结合当今别墅的设计特点,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讨论别墅的观赏性与实用性设计,研究提升别墅的整体品味
期刊
【摘 要】住宅设计依据来自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习惯,应以人为核心。  【关键词】需求研究;功能分区;特征分析  住宅套型作为一户居民家庭的居住空间环境,其空间形式必须满足人的生理活动需求,其空间的环境质量也必须符合人体生理上的需求。其实,住宅设计像其它应用科学一样,也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住宅设计,住宅套型的每一个构思,每一个布局,每一个尺寸都应当体现出人文关怀。当然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生活需求不会是一成
期刊
【摘 要】预应力张拉是影响預应力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张拉顺序能使结构受力处于最优状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不对称张拉的情况。由于预应力张拉顺序改变会引起不桥梁结构内力(应力)的变化,造成结构内力紊乱。同时,还可能造成主梁产生侧向弯曲,导致桥梁线形的非对称性。为了清楚地分析不对称张拉对结构内力(应力)和变形的影响情况,本文以某铁路大桥的施工控制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桥9#梁段(
期刊
【摘 要】宅旁(宅间)绿化是居住小区绿地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最常使用和观赏的户外环境。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有利于邻里关系的和谐、提升住区品质、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本文运用美学观点、形式美法则和环境美学诠释和塑造居住小区宅旁(宅间)绿化的景观美,从美学的方向来研究阐释住区绿化环境。  【关键词】宅旁绿化;宅间绿化;住区幸福感;宅旁绿化美;宅间绿化美  1 引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述了桥梁结构检测的主要内容与评定方法,结合目前桥梁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对桥梁检测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介绍了桥梁检测技术和加固方法的发展前景,从而确保桥梁长期安全运营。  【关键词】桥梁检测技术;加固方法  桥梁管理者对桥梁的养护已日益重视。通过对桥梁的全面检测,系统地收集当前桥梁技术数据,积累技术资料,为充实桥梁数据库、加强桥梁科学管理和提高桥梁技术水平提供必要条件;通过合理设计
期刊
【摘 要】城市设计强调美学观察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美学中的“色彩”则起到了传达城市表情的作用。在城市中,所有可被感知的色彩都称之为城市色彩,它不仅为城市确定一个色调,重要的是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本文结合城市色彩选择的依据研究了西安的城市色彩体系,并进而探讨了西安选择的城市色彩所投射出来的城市表情。  【关键词】西安;城市设计;城市色彩;风格传统  一、西安城市色彩体系  一个城市所具备
期刊
【摘 要】保障性住宅工程的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提高保障性住宅工程性能,确保工程质量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質量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确保了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质量控制;控制措施  保障性住房是专门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建设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特殊住房,目前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
期刊
【摘 要】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公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切实做好工程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只有切实加强高速公路招投标管理。本文就高速公路建设领域招投标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旨在与同仁进行分析,并不断提高招投标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招标;投标;管理  高速公路建设是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做好招投标管理,是保证高速公路建设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是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