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人们对语文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引导者,还是审美的参照者,更是育人的培养者。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氛围中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让他们有思想、有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我语文课堂的原则是:①让课堂充满激情②让课堂充满互动,充满真诚③让课堂充满创新。
  现就第三条原则我举两个案例.
  案例一:例如对《项链》这篇文章的学习,学习从预习提示中得知主人公马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我从参考书中也发现许多观点都是小说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但是对于这个毫不含糊,近乎斩钉截铁的结论,学生们常在讨论时有着不同的理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难道穿漂亮的衣服就是虚荣吗?我受学生影响,联系以前学过的外国文学史跟学生讲:当时欧洲流行一种神秘主义,作者也受此影响,认为命运是无法捉摸的,参加舞会又何尝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机遇。这样学生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比如:21世纪安贫乐道还会是我们追求的人生目标吗?马蒂尔德含辛茹苦,不惜以十年代价偿还债务,这不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诚信”么?面对着意外命运,主人公义无反顾,顽强抗争,不很值得我们学习吗?甚而至于有的同学说:我认为这是个喜剧,如果项链没丢,倒会导致路瓦栽家庭的破裂,可以说主人公因祸得福了,脚踏实地地生活了。这些见解,如此创新,不论合理程度如何,却丰富了对文本的解读。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起初,我对脱离参考书的这种理解及学生存在的这一些有创意的见解还很踟蹰,直到后来,我发现中国教师文学中的一位语文教师的观念和我不谋而合,一种幸福的成功感油然而生。
  案例二:对元杂剧《长亭送别》的学习,教研组长郑老师给我们写了一份操作性很强的优秀教案。我受他教案设计的启发,大胆的讲[端正好]这支曲子设计成了一首元曲鉴赏题。
  内容如下:[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本曲中“染”和“醉”字下得极有分量,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2、本曲所涉及到的景物有哪些?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分析此元曲的艺术手法。
  学生讨论激烈,积极发言。观点非常新颖,分析很透彻。比如学生在分析“醉”
  字时,认为“醉”结合曲子应该从两方面去分析:一是景醉,二是人醉。景醉就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浓重,人醉就写出了主人公由于离别的悲痛无法控制自己。一个“醉”字让景与人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而且学生在分析艺术手法时,都能想到借景抒情,情由景生。本节课,我就抓住了这个角度,学生收获很大,而且提高了他们鉴赏诗歌的能力。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敢于创新,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表达习惯,这样我们的语文成绩就会事半功倍。
  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才华,飞扬个性,磨砺情志的绿色健康的“文学运动场”,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讲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应该相信学生,他们有很大的潜力。但他们懒得思考的习惯已经由来已久,所以这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并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在一次学生作业中,一个学生给我写了一张纸条:活跃的课堂,生动的言辞,丰富的内容一直是咱们语文课最大的亮点,也由此点燃了我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与冲动。在我们的课堂中,只要我们用心研究,真诚教学,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为人师的幸福和快乐。
  教育是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的崇高形式,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美,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是文学的“丘比特“,学生应该是文学的”痴情郎“,让我们锁定自己成长的足迹,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让我们饱蘸知识的琼浆,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灵;让我们洋溢文学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其他文献
摘 要 科技发明,本意只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简化,减少无谓耗费,提升效率。一切的科技发明都必须以关注人性为前提!汽车、电脑、手机等现代技术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简便、快乐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然而,人们回头看,却发现我们现在越来越离不开这些物品,汽车依赖症、网络依赖症、手机依赖症等等,因喜爱而快乐是美的,但如果人们一味沉迷和依赖自己所发明的这些科技产品
期刊
摘 要 本文讨论了NGB的概念、体系结构及功能;并对高校现行大学生教育模式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分析;针对未来NGB模式下大学生教育的模式构建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对我国未来大学生教育模式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NGB 环境大学 教育    我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hina Mobile Multimed
期刊
从我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学困生”就一直是我教学道路上的一个难题,但是,由于家庭、社会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学困生”,针对这些“学困生”,我做出了以下尝试:  一、分析原因,动之以情,激发学习兴趣  (一)兴趣的培养   一位教育家说过:“什么是负担,他不喜欢的事情,你叫他干一分钟,这就是负担;他喜欢干的事情,干到废寝忘食,也不是负担。”只有他们对英语这门学科感兴趣了,才会愿意主动
期刊
摘 要 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不少同学在课堂学习或进行大量解题训练的过程中,普遍欠缺一个提高课堂效益和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习后和解题后的“反思”,特别是解题后的“反思”。它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素质教学 反思    一、对上课的学习内容基本知识进行认真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
期刊
摘 要 “亲其师,才信其道”这是说明情感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在老家中有哪些做法会影响教学,哪些做法会促进教学呢?本文从消极学科情感的成因和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提出了本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情感因素 消极情感 积极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
期刊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可以利用一题多解去激发学生去发现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同时也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和数学方法的娴熟使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一、利用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而不思则殆”,要克服思维的惰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是一条很好
期刊
摘 要 课堂无疑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从家庭生活到社会活动,汉字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个空间。面对如此强烈的视听冲击,我们的识字教学,不仅要重视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还应重视引导学生走向课外。鼓励孩子在家庭中,在游玩中,在日常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开动小脑筋识字。将识字引向生活,走开放性识字之路。  关键词 开放识字 生活 活动 阅读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
期刊
近年来,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提高本国的体育运动水平,因为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水平往往标志着本国的经济水平的社会文明。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体育工作者,更应努力地将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更多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然而要上好农村中学体育课,提高其教学质量并不是很容易的,这里就谈几点
期刊
摘 要 教师资源是办学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前提。合理的教师流动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教师的无序流动也对正常教学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本文针对我国教师流动现状,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教师资源 教师流动 原因分析 对策措施    教师流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当今社会社会分工愈来愈复杂,社会流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尤其是近年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启动、教师资格制度正式实施
期刊
当今,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与电脑打交道的人都离不开输入法。我们都知道汉字字数有成千上万个,而键盘上是没有任何汉字符号的。那么能用什么方法把汉字输进电脑呢?专家们就找到了汉字编码方法:为汉字设计的一种便于输入计算机的代码。即为了能向电脑中输入汉字,必须将汉字拆成更小的部件,并将这些部件与键盘上的键产生某种联系,才能使我们通过键盘输入汉字的某种规律得代码。  目前汉字的键盘输入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