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表层雪化学元素浓度特征

来源 :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mao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6500~8844 m)表层雪化学元素浓度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雪中元素随海拔高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的强风扰动引起表层雪的重新分布所造成; 另外局地裸露基岩的粉尘输入对表层雪中的陆源元素随海拔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对比1975年同海拔样品元素浓度值发现,2005年样品除少数地点的个别元素外,均低于1975年.这表明因采样和测试技术手段的进步,2005年样品元素浓度测试的准确性更高.与全球其他地区降水样品相比,珠峰样品中的稀有元素与南北极及格陵兰地区雪样中的化学元素浓度大致相当,并且其含量远远低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城市地区,说明珠峰受人类活动影响甚微,可以作为世界偏远地区大气环境背景的代表.
其他文献
弹性力学是本科阶段较难的一门力学课程,同时它也是后续有限元法的基础,在学时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设计梁的弯曲变形为开放实验,可以有效地夯实弹性
苜蓿中华根瘤菌nifA基因是固氮基因的正调节因子,本文研究了nifA基因对根瘤形成的调节作用.在分裂根实验中,nifA突变株对另一侧根的结瘤抑制率比野生型菌下降43.7%,感染突变
强调双模厄米多项式在量子光学理论中的地位,认为它是研究连续变量纠缠态和压缩态的必要函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利用双模厄米多项式,结合有序算符内的积分技术,给出了若干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了提高煤田采空区的地震勘探精度,精准定位采空区边界.在传统VSP地震数据处理成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正演模拟系统地研究了RVSP地震数据处理成像方法,并对采空区填充物及大
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LSDA在6-311+ +G(d,p)基组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分子轴方向不同电场(-0.03~0.05 a.u.)作用下,BF分子的基态结构参数、电偶极矩μ、电荷分布、HOMO能级、LUMO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