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在哪里?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主要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们的大学就业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
  
  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中国失业率上升现象,在2009年可能出现,这将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第一次周期性失业。
  金融危机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心理作用远远大于实际产生的作用。人们对不确定的预期会加大做事的谨慎程度,在劳动力市场上,也会有一些表现。由于预期不好,很多效益还不错的企业也缩减了用人规模,这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但也应该承认,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是近年来一直都存在的问题,只不过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形势显得更加严峻了。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复杂,与当前经济衰退造成的需求下降有关,与供给持续超过需求有关。但是,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主要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
  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大学需要与市场密切联系,了解市场需要及其变化,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确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很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都与企业合作,对工作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作为大学生提升能力的目标。相比而言,我们很多高校还未建立用人单位联系机制,与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不够,难以按照市场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
  同时,用人单位向高等教育传导需求信号的能力也非常欠缺。比如,相当多的企业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普遍缺乏对岗位技能需求的调研,对职位所需要的就业能力缺少明确的标准,造成劳动力市场就业能力信号紊乱。有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强调学历、性别、年龄与证书等因素,而忽视了大学生真正具备的能力水平。教育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畅,直接后果是教育的产品——大学生的能力难以满足职位的需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高校定位不明,一味追求发展研究型大学,忽视了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大的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时,师资队伍的发展速度也落后于办学规模,师生比过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结构和质量上看,教师是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主体。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应用型大学,教师来源多元化,并特别注重对教师实际工作经验的背景要求。而我国许多教学型大学,教师大多直接来自应届毕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经验,满堂灌和概念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对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找到工作、保持工作与转换工作的能力,这恰恰也是就业服务的核心目标。大学提供就业服务的质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们的大学就业服务工作还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所以,高校应紧紧抓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个重心,结合企业需求,开发就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工具,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并建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数据库”,强化对企业发展所需能力的调查,除了为教师提供调整与改进教学的依据以外,也让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能够据此规划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
  作为政府,应加大岗位信息和职位空缺信息的发布力度。失业的问题,首先是岗位空缺信息的问题。我们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岗位空缺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当前,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岗位信息发布的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及时公布信息,从而降低摩擦失业率。
其他文献
作为清末重臣,他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称“南岑北袁”:作为封疆大吏,他对外以强项勇悍著称,对内以铁腕治吏闻名;他支持共和故而深得革命志士拥戴,并成为与孙中山并肩战斗的“总裁”。
20I2年,陕西省吴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公安局的领导下,在市交警支队的指导下,紧紧围绕“降事故、悚畅通、促和谐”的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
人方面①天气炎热,致使驾驶员睡眠不足,精力不充沛,容易产生急躁、厌烦心理。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这种心理表现更加突出。行车时,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分析、判断、处理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不是“圈地运动”,而是解开经济发展与农村困局的金钥匙吗?转户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城镇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政策,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吗?    重庆市户籍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中。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重庆市多年但没有城市户口的人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在重庆市渝北区生活了15年的张中深知没有户籍的痛苦,孩子上学除了要缴纳高价学费之外,感觉还比城市人矮半截,如今在重庆有了“家”
阐述了路线方案比选的原则与方法,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比较,提出了推荐方案,为工程节省了造价,并可避免施工中产生较大数量的工程变更,为工程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