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不芜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huai1990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郊的天阴沉沉的,无边旷野与低垂的云交织连接,呈现出一派寂静之景。几处青冢在荒原上矗立,坟墓旁荒草丛生,随着风飒飒飘摇。
  一支送葬的队伍由远及近,蜿蜒而来。一匹瘦马走在前面,马头上扎了白绫,不时发出几声嘶鸣,散入风中便消逝得无影无踪。三三两两的人抬着棺椁,在瘦马后面静静地走着,足迹被野草深深没过,心绪也似被掩着,看不真切。
  在一个天寒夜长、鸿雁南飞的深秋,陶渊明为自己写下了挽歌。他遥想自己的葬礼,想象自己已经化为魂魄,看着出殡队伍将自己的尸身抬向最后的归宿,风吹猎猎,马鸣萧萧。
  此时的陶渊明即将离开钟爱一生的田园,有对生的留恋,但没有对死的惧怕。因为他质本洁来还洁去,没有叹惋也没有遗憾。
  年少时,他也曾“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有一颗建功立业的雄心,也曾因家贫而几次为官,但他始终难以改变对田园的热爱。
  隐居之后的陶渊明将家安在田园中,过上了躬耕垄亩的生活,和农人一样,整日与田园为伴。这样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小心地守护了半生。
  晚年的陶渊明更加豁达和超脱,即便是看待死亡也多了几分平静与达观。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人们尚写挽歌。时人庾晞喜作挽歌,每自摇铃为唱,其声悲怆;袁山松出游,亦好令左右作挽歌,有恻恻之意。晚年的陶渊明回顾自己的一生,便在弥留之际为自己写了几首挽歌。
  一般的挽歌都是悲伤而凄凉的,但陶渊明的挽歌却少了许多哀伤,多了几分达观。他在诗中写道:“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当棺椁合上,沙土完全填上的那一刻,死者长眠地下,生者各自还家,阴阳相隔,再也没有联系。
  親戚的悲歌或许是因为亲人的离去,而对毫不相干的人来说,自己的死亡对他们的生活并无多少影响。对于生者来说,与死者的告别只是一瞬,而欢歌才是他们生活的主题。这既是陶渊明对自己死后生者的设想,亦是对生者的期望。在夕阳欲颓的暮年,他守护一生的田园生活,在质朴中又多了几分平静与坦然。
  所以在遥想自己魂归故里之际,陶渊明回想一生,有早年的坎坷与困惑,也有隐居后的贫困与萧索,但更多的是田园生活带给他的充实。
  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仿佛看到,送葬的人迈着哀而不伤的步子,唱着肃穆而不失希望的歌。他在坟冢里静静长眠,等待他的是另一个田园,那里仍然是落英缤纷、菊花满篱。
其他文献
壹  在朱堰城开医馆的第五年,顾怀山换了新牌匾,匾上还是“顾氏医馆”四个字,只是多了一行当今圣上的落款。人们这才知晓,妙手回春的顾神医原来出生于顾氏御医世家,不禁惋惜起前朝旧事—顾氏遭奸臣苏迟迫害,被杀手组织一夜灭门。  入冬后,医馆闭门的时间提早了些,茯苓关门挂牌时朝天边望了几眼,回过身向内室里道:“师父,天阴沉沉的,也许今晚有初雪呢。”话音未落,余光便瞧见一只手搭上了门框,伴随着一阵轻咳,茯苓
期刊
父皇是大月朝的第五代君王,他的文治武功皆不逊于祖宗先辈,勤政爱民的德行更是得到天下百姓交口称赞。  父皇膝下有三位皇子、七位公主,但他至今没有选定太子。我想,皇后娘娘所生的大皇子嘉川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大皇子嘉川年方十八,大我月余,他母后出身高贵,外祖家人才辈出,是父皇最宠爱的皇子。三皇子嘉成年方六岁,还是个顽劣小子,但他舅父是军功赫赫的镇国将军,因而亦被父皇宠在掌心里。唯有我,不得父皇喜爱。其实
期刊
看到明月,总会不经意地想起唐僧,那个誓死要将此生交给佛祖的和尚,却在女儿国动了凡心,这是他唯一的心动,让看客难以忘怀。  女儿国的女王,其实是唐僧的一场情劫。当时唐僧被女王请去,夜赏国宝,孙悟空说:“就看师父的道行了。”这里的道行指唐僧的定力。一个风华正茂的男子,面对一位如花似玉的红粉佳人,确实需要非凡的定力才能坐怀不乱。  今日偶读唐代高僧玄奘的一首禅诗,亦知他就是唐僧的原型。小说中,唐僧得观音
期刊
我喜欢白朴以《天净沙》为曲牌所作的四时小令,每每读起总能联想到他的生平,生出无限唏嘘。  白朴生于官宦之家,本该读书问学以博取功名。怎料战乱频仍,尚是幼童的他过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在疲于奔命中苦熬岁月。他的父亲忠于朝廷,整日为金朝的存亡奔忙,无暇顾及妻儿。年幼的白朴极少感受到父亲的关怀。随后的流亡生涯中,他又与母亲失散了。  虽然后来他与姐姐被父亲的好友元好问所救,也在四年之后与父亲团聚。然而他经
期刊
一支笔,一卷纸,耳畔响起一首歌,带我回到青涩年少。在那个白纸黑墨的素色世界里,我看到了往来啼鸟、十里湖光,感受到了别样的生活况味。于是提笔书写往昔,回忆渐暖年华。  不知什么时候爱上了胡彦斌的这首《笔墨登场》,不同于其他古风歌曲,他唱的是一种情怀,是对往昔岁月的感念。歌曲里有这样一段歌词:“鼓楼外的小院门口有个门墩儿,我成天骑在上面舔着红果冰棍儿。爷爷说看你也没事儿,不如来家里我教你写写大字儿。”
期刊
莼鲈之思:“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来被传为佳话,“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姑苏城外的吴郡小镇里,每逢秋分,便是鲈鱼最肥美细嫩之时。秋风起,莼菜香,家家户户门前的涧水里都长着莼菜,取之即食,也可入汤做羹。  吴郡人最善切脍,每逢秋来,择太湖中生长茂盛的茨菰、
期刊
缃色温雅而娇俏,像极了史湘云。读《红楼梦》时,我一直对湘云爱男装而耿耿于怀,即使着红装也是大红猩猩氅之类夺人眼目的衣裳。湘云的确有男子气,但终归是烂漫女子,最宜缃裙。  她醉眠芍药裀,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满衣襟皆是红香散乱,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可惜,曹老夫子居然没写她那日穿的什么衣裳。我臆想那衣裳仍是缃色,方可衬得芍药丛里的红香绿软。湘云初醒时那秋波
期刊
在众人组团求治愈的“鸡汤时代”,“萌”是一种纯天然无公害的闪光品质,也是呵护玻璃心的最佳小天使。跟小恋一起关注“九点国学”公众号,去那里寻找被萌神吻过的古风歌词吧,记得挑一首可心的抱回播放列表哦。  上善门外 新轿闺秀撩帘望  娘急在一旁撑着伞挡  歌柳词起 私塾小童窗外望  黄鹂两只叫得心好痒  —《清明上河笑》作词/EDIQ 演唱/EDIQ  叶少: 这首歌正合我的胃口,本少不慕功名富贵,就喜
期刊
许是年纪大了开始恋旧,喜欢在空闲时将百听不厌的老歌放在耳边循环播放,动情时仍能热泪盈眶。  小曲儿的《霁夜茶》使我恨不能抛却俗世,做一回歌中的叩门人;他那阕《无字歌》当真无字,却如杜鹃啼血;《奈何》更让我对江湖产生无尽想象,却无法饮下忘川水,来生做一回江湖人……  我熟悉的小曲儿在歌中是仙人,是诗人,也是侠客。  后来听到他的新专辑《十念》,因为一曲《清平误》与阔别许久的他乍然相逢,他摇身变成亡国
期刊
编手札  李白笔下的胡姬像一朵明艳的曼陀罗,在长安的牡丹花海中旁逸斜出,别有风情。作者将胡姬形象浓缩在一个女子身上,她美丽聪慧,崇尚自由,与诗仙在平仄中邂逅,与长安在浮沉中相守。  长安的雨比故国的雨更缠绵。  这座城注定会涌现传奇,那些跌宕的故事从书卷里翩然而出,摇曳着犹带香风的裙角,让她这样的异域女子悠然神往。  她听着长安的故事长大,对这座花团锦簇的城深深着迷。她下定决心要奔赴长安,为此不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