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东,动物凶猛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以精准、生猛的眼睛看世界,用相机和画笔,记录下社会变迁中的矛盾和毁灭。
  1984年,刚从中央美院附中毕业的刘小东,花25块钱买了一架旧相机,趁着暑假,和一帮同学跑到北戴河和南戴河玩了一趟。那会儿他正和同学喻红谈恋爱,“老有种像在做梦的感觉”,担心一切都不是真的。他在海边照了好多相,其中有些是偷着抓拍的,连喻红都不知道。
  最新出版的摄影集《眼前往事》里,18岁的喻红出现在第一页,短发厚密,面容沉静。此后,她的身影成为书页间的时间轴,刘小东在她身旁,从北京到纽约,从抱着女儿拍满月照到三颗脑袋凑到一起,六只圆鼓鼓的眼睛亮闪闪。
  34年过去,刘小东没什么改变。只是此刻,他从拍照的人,变成了被拍者。坐在画室一角,接受相机的定格,那张曾出现在王小帅、贾樟柯、侯孝贤镜头中的脸上,露出点局促。他抱怨着接受采访的“痛苦”,身后的墙上挂着他在老家画的画——《金城小子》系列里的《我的埃及》。

无明、无辜、无情、无差别


  《眼前往事》的封面上,猪、人、狗纵向排开,暗示着拍摄者一视同仁的目光。垂死的兔子,做完子宫切除的狗,土道上的死鸭子,两只撅着屁股埋头吃草的羊……刘小东镜头下的动物,总能咂摸出一些人间滋味。尤其是猪。“我觉得猪很简单,但它能传达一种被命运宰割的无奈,就像人一样,总是被无法把控的力量推进自己也无法弄清的世事变迁中。”刘小东说,“我们都是同伙儿”。
  在陈丹青看来,刘小东的禀赋正在于“如动物般观看”,“无明、无辜、无情、无差别,不存意见,不附带所谓文化”。他从来舍不得买一个贵相机,看似随手拍,但一出手就老谋深算,亲人爱人、猪狗马驴、各国风物,那些微妙难言的时代况味与情感结构,都被他摄入照片,凝固储存。
  1990年,陈丹青在唐人街一家书店里,看到了《美术》杂志上的一幅画。画中阳光明媚,红墙后露出青绿的田野。艺术家眉头紧锁,注视远方,身边的女友看向地面,表情滞重。这幅画的“底片”是1989年刘小东带喻红回老家金城时拍的一张合照,他把它移上画布,画成这幅《田园牧歌》。
  晚上回去,陈丹青就给刘小东写信,“中国出了个天才,画得这么好”。那一年,刘小东27岁,各种主义都玩了一遍,又民族又敦煌,一会儿毕加索一会儿梵高,学克莱因把墨泼在身上在画布上滚,搞行为艺术,最后决定从汪洋大海般的美术史里往回撤,回到现实,回到具象,回到身边人。
  1990年的“刘小东油画展”上,当这些描绘凡夫俗子日常琐事的画作被展出时,“从英雄颂歌到平凡世界”的藝术史翻页也在悄然发生。在最早发现刘小东的批评家范迪安看来,他的出场代表着“中国艺术的年代转换”,而那些“画中人”也正是于上世纪90年代初登历史舞台的一代新人,他们面对铺天盖地的都市消费、娱乐文化和金钱资本,焦灼、混乱、浪漫、放纵,野心勃勃地寻找一种新鲜生猛的语言,讲述自己与别人的故事。
  这些人里,有王小帅、贾樟柯、张元,当然,也有刘小东自己。

尊重那些有意思的和没意思的个人生活


  1990年,一个学美术的20岁山西青年流窜到北京,一心想考电影学院。有一天,他跑去看一个画展,挤在人群里,听说边上那个来回溜达的就是画家。“我瞟过去,那个镜头就定格了:青烟盘旋,寸头,一脸胡子茬,眉头微蹙,青筋暴露……”
  多年以后,贾樟柯仍记得那次看刘小东的画,心里有多震撼:“看画里面烟熏火燎的火锅店,看白胖子扛着气枪带儿子穿过小巷,就知道这艺术不再是高大全的形象,原来还可以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此接近。”
  而此时的刘小东,却生起了拍电影的念头。“当时年轻,野心勃勃的。绘画多安静,苦哈哈的一个人;电影多刺激,可以指挥那么多人,作威作福。”
  他努力了3个月,还是没考上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但拍电影的念头一直没断。1992年,他和喻红出演了王小帅的首部电影《冬春的日子》,本色出演一对青年画家夫妇,在时代腾转中苦闷挫败又蠢蠢欲动。同年,他又担任张元《北京杂种》的美术指导,“我清楚地记得臧天朔用铁簸箕猛砸自己硕大头颅的声音,还有豹子般的窦唯……当然还有较劲的崔健”。
  刘小东亲历并参与了这一代新人的“起事”,在艺术圈、电影圈、摇滚圈里厮混游走。他们纠合为一种力量,与那个年代的主流文化形成鲜明对照——拒绝寓言、崇高与大集体,回到边缘、琐碎与小个人。张元自白:“我每天都在注意身边的事,稍远一点我就看不到了。”王小帅表示:“拍这部电影(《冬春的日子》)就像写我们自己的日记。”刘小东则说:“我越来越尊重现实,尊重生活,尊重那些有意思的和没意思的个人生活。”
  从这时开始,他画中的“熟人”渐渐少了,开始把目光转向纷繁的“众生相”:《胖孙子》中的过肥男孩懒懒地倚着一辆崭新的“宝马”,《烧耗子》中两个无所事事的青年以残害生灵取乐,《违章》中的卡车上挤满了脏兮兮的半裸民工……刘小东将这些无名无姓的小人物,定格在庸碌的日常状态中——聚会、吃饭、郊游、喝酒、聊天、洗澡、睡觉,记录下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现场。
  “刘小东突然把他生猛的作品朝我们扔过来,真实极了。”陈丹青说。

给他们一些任何人都该有的尊严


  在陈丹青看来,这些“生猛的作品”,全赖于刘小东“精准如射击”一般地看:“唯动物如此凶狠而准确地看——那目标,只有他自己知道。”有一回,他和刘小东出游京郊,中途停车,刘小东着急撒尿般奔向路边,拍了几个穿过田埂的村民,日后这张平淡无奇的照片就被植入到他的画中。
  《眼前往事》中的很多照片,都是刘小东作品的最初“底片”。“人的记忆力不可能记住每个细节,照片能凝固住那些细微的表情和状态,以至一个门把手的光泽。”但对他来说,安身立命的仍是写生,“照片只是个小小的平面,提供不了那么多空间和色彩的微妙变化;写生完全凭你的肉眼,去感受这个世界的风吹雨打、阴天晴天,感受被画者的气息和现场突发的种种偶然。”   2002年,刘小东第一次到重庆奉节,彼时为了建三峡大坝,河床已经干枯,远处就是已成废墟的城市。回来后,他根据所拍照片,在北京的工作室里完成了《三峡大移民》和《三峡新移民》,后者于2006年拍出2200万元的天价,创下当时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高拍卖纪录。
  在北京展览这两幅画时,刘小东请阿城写点东西,“他吭哧吭哧在网上下载了整个三峡的历史,将近10万字”,写了一篇《长江辑录》。有感于阿城一丝不苟的态度,刘小东想再画一回三峡,把画室搬到现场——即将没入水下的奉节老县城中一座半毁的楼房顶上。“要克服文人的矫情,要真的像劳动人民一样,真的去体验。”
  跟他一起去的还有贾樟柯。刘小东在画布上创作《温床》,他就在一边用摄影机记录。纪录片《东》里,刘小东和民工们一样光着膀子,画他们或坐或卧地打扑克。2米多高、10米长的大画布铺在地上,他撅着屁股,像种地一样,从中午画到天黑,后背起包,嘴上长泡,“天天贴创可贴,不贴太恶心,贴了太难受”。
  画画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工人死了,被正在拆除的楼骨架压在了下面。刘小东带着为他拍的几张照片,回到他山村的老家。“试图通过艺术改变什么,是很可笑的事情。”在影片中刘小东说,“但我希望通过我的绘画,给他们一些任何人都该有的尊严。”《温床》里的移民工仍将在各处需要廉价劳力的异地奔波,但那11副肌肉偾张、汗水津津的五短身材,却被留在三峡山河的背景之上。
  “在任何非常悲情、絕望的地方,你都会发现生命本身的动人。”三峡之后,现场写生成为刘小东的主要工作方式。在泰国,他画从事性工作的女孩;在青海,他画戈壁滩上吐着浓烟的化工厂;在和田,他画挖玉的人群,千疮百孔的河道。
  阿城说:“刘小东每到一个地方,待十天或者一天,马上就能把那个地方的东西抓到了。”他说,这种对直感的抓取性,属于萨满的DNA。

金城小子的眼前往事


  刘小东的老家东北,就是萨满文化的兴盛地,流风余韵不衰。2010年,马不停蹄地走过很多地方后,刘小东回到了故乡金城。
  金城是东北的一个小镇,曾拥有全国第四大造纸厂。上世纪90年代国营工厂改制,造纸厂濒临倒闭,如今再不见往日挤挤攘攘的工人,昔日的厂房被高楼、洗头房、洗脚城、台球厅淹没。
  1980年,刘小东17岁,离开金城去北京读书,每逢春节回来一趟。这次回乡,他头一回在家里连续过了夏、秋、冬3个季节,每天和“发小们”踢球喝酒,请他们当模特,画他们的脸、皮肤、各自的家庭,“为活过的几十年留点证据”。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拍摄团队。头一回来金城,侯孝贤却涌起莫名的亲切感,那些空旷的厂房与锈迹斑斑的小火车,让他想起旧日的台湾糖厂。纪录片《金城小子》里有一幕,卡拉OK厅里,这边是侯孝贤唱着台语歌曲,那边是“发小们”声嘶力竭地吼着“你看吧这匹可怜的老马”,刘小东则站在画架前画郭强——一个“身在黑道边缘,心在严格律己”的KTV老板。
  3个月里,他一共画了8位这样的“金城小子”:曾经入狱的树军抱着自己老来喜得的大胖儿子;下岗的旭子在家徒四壁的客厅里光着膀子露出文身;以前一起练武的小豆,穿着野性又敞亮的裙子站在台球桌前,风情依旧……
  在城市化、市场化的洪流里,金城成为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地方。刘小东在日记里写:“我们的记忆被膨胀的发展吞食了。”无论是画三峡还是画金城,他关注的都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种种欲望、矛盾与毁灭,“一面是迅猛的发展,一面是旧有的生活,一切关系都被打碎”。
  摄影集《眼前往事》里,有他拍的鄂尔多斯烂尾楼前漫步的驴,当“东方迪拜”沦为今日“鬼城”,“农业社会的痕迹遗留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像战争一样彼此对峙”。“我赶上了这个时代,我就要去画、去拍,就要在混乱复杂的现实里度我的生命。”
  在北京待了30多年,“金城小子”刘小东依然有着清晰可辨的东北口音。那种地域性的幽默与爽直在他身上留下了极深的烙印,读他画画余暇时记下的日记,总会被诸如“咋整的,每次出来画画都会长出嘴泡”“昨天已经联系好的驴还没来,我已等到三点,三点啊,三点了”这些话逗乐。
  采访时,一连串观念、想法把他问得有点苦闷,“像接受灵魂的拷问,太累了”。录音笔一关,他就马上如释重负,哼着歌,沏好茶,热情地招呼着“聊点儿实在的”,聊北京的生活成本,聊青春的苦闷,聊平常心。“有一颗平常心不容易,多见一点世面,多见一些人,你对所有的事情就不会那么大惊小怪了。”
  他的画室正重新装修,小院里堆着杂物,他指着一个角落,说那里落户了一窝野猫,每天蹿来蹿去。
  突然就想起阿城说刘小东的一段话:“他身上的动物性非常强,就像一个猫忽然就跑进来了,看这么多人在这儿,它马上直觉到这里不一定危险,因为他们都在听一个傻瓜在讲话,所以不会注意到我。这就是动物,一瞬间它就掌握到这个度了。”
其他文献
10月15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口头表决的方式通过了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这一法案的背后,露出的是一双唯恐香港不乱的黑手。  这项法案旨在对美国国会《1992年香港政策法令》进行修正。法案要求美国国务卿每年向国会确认,香港在贸易、海关、执行制裁、执法合作等方面是否仍值得继续给予“特殊对待”,要求美国商业部每年报告香港是否执行美国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还要求对从香港进入中国大陆的软件、技术或
为反对首相约翰逊提前大选等主张,英国议会下议院议长伯科9月9日宣布将辞职,日期在10月31日之前。他说,自己担任议长10年,担任议员22年,“这是我生命中最高的荣耀”。他原是保守党成员,作为议长要保持中立,成为无党籍议员。在保守党和反对党为脱欧问题争执不下时,伯科因一次次高喊“秩序”而成为网红。  今年1月和2月,英国议会先后两次否决了特蕾莎·梅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3月又否决了无协议脱欧。当特蕾
韩浩月  好莱坞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下文称马丁)一段关于漫威电影的评价,最近在国际影视圈掀起巨大波澜,导演、演员、影迷,支持者与反对者……围绕他的话,有了一场可能永远没法分出胜负的争论。  “漫威电影不是电影”,这个颇为标题党的说法,其实并非马丁本意。他说电影时,使用的英文原词是“cinema”,虽然也有电影的意思,但更多时候会被理解为“学院派的艺术电影”。因此,这次风波可以被解释为,马丁作为一
1953年2月24日,毛主席在南京下关码头视察人民海军“南昌”舰。左起:陈毅、毛泽东、罗瑞卿。  1949年10月21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成立”。政务院任命了4位副总理,分别是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下设21个部,分别为周恩来兼任部长的外交部,强力机关公安部、司法部,经济机关财政部、贸易部、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食品工业部、铁道部、轻工业部、邮电部、交
1939年3月,日军在中国进行生化作战,施放毒气瓦斯以及传染病菌  二战时期,有一支日本部队在中国秘密开展人体实验和细菌武器研究,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支部队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  731部队成员到底有谁,日本政府一直遮遮掩掩,虽然此前也公开了部分名单,但仍对不少内容进行了涂黑处理。在日本学界的强烈要求下,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相当于日本国家档案馆),终于在近日公开了迄今最为全面的成员名册,731部
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8月17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看到这条新闻,我的思绪飘荡至27年前的那个夜晚。  1991年10月15日晚,参加第二十八届英联邦首脑会议的各国首脑齐集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市中心的大酒店。在那里,我不仅见到了刚刚出狱不久的曼德拉、时任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英国首相梅杰、马拉维总统班达等人,还见到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显得清瘦的马哈蒂尔相当机敏,或许因为
俄罗斯《权力》3月21日封面文章  3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从叙利亚撤军,这一消息和去年9月宣布出兵叙利亚时一样突然,叫世界一片错愕。是什么让普京决定撤军?原因之一或许是,这半年来,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进行了多次空袭,暂时稳住了岌岌可危的阿萨德政权。另一个可能性是,普京想赢得安理会的支持,树立正义的国家形象。如果冲突各方能够接受并遵守停火协议,叙利亚和谈有望得以重启。普京转
4月7日,在人民微博争鸣版上传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的一声断喝:“几百个文件管不住大吃大喝,真是治国之败笔。”将公款吃喝上升到“治国败笔”的高度,让人触目惊心,何况这并非庶民之议,而是出自高官之口。  “治国败笔”这四字断语下得精当。  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这“三公”消费,多年来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却仍旧大摇大摆,遍地游走,鲸吞着大量国家财政支出,更蚕食着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些天,
去年4月,还是茅台集团董事长的袁仁国跑到海南参加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公开表示“茅台现在离伟大企业的距离越来越近”。当时的他或许觉得自己真有底气说这个话,毕竟在执掌茅台近20年后,企业的确如日中天,市值更是突破万亿元。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场嘉宾不仅没人应和,反而有企业家“怼”他:“说自己伟大的,往往活不长。”短短一年后,袁仁国被“双开”。  从公开披露的消息看,袁仁国的问题很多,“将茅台酒经营
法国的国旗是自左至右的蓝白红三色,但今夏让这面旗帜闪耀荣光的,却是黑人球星博格巴。这位来自几内亚的25岁移民后裔,在俄罗斯世界杯赛场以关键的一粒进球让法国队第二次捧回了大力神杯。  为三色旗增色的法国黑人球星不止一位。进球功臣姆巴佩身上有喀麦隆血脉,创造点球的马图伊迪是喀麦隆后裔,乌姆蒂蒂、曼丹达生于非洲,其他肤色较深的球员也都有非洲血统。法国队只有两名队员是“纯正”的法国人。而整个世界杯赛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