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楔子中王冕文化性格解读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冕是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着力刻画的一个标杆式的理想人物,就作品内容而论,其性格内涵不外乎孝顺寡母、刻苦好学、不受官爵、性忤时忌数端.然与传统的隐士人格相比,他仍有过度张扬、机心未绝、事母不周、贪慕小利诸多不同.王冕之名流品性为何色彩驳杂?究其底里,有着复杂的哲学背景与社会因素.首先是商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价值观念的倾斜.王冕形象的构建,殆与吴敬梓虽说拒绝入仕、不愿跻身官场但又并未忘却世情,每每关心世风之隆替、士林之兴衰之内在情感诉求有着很大的关联.其次是当时的社会思潮对人物行为方式的浸润.吴敬梓所生活的区域,自中晚明以来,一直是思想非常活跃的地区,讲学之风甚浓.颜元、李塨之思想,或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吴敬梓.探索小说中人物性格,不能拘于一隅,停留在某一固定思维上,而应放开眼界,详细考察错综复杂的多种社会因素,才可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其他文献
近百年来,海内外某些学者以《水浒传》写梁山泊好汉有“厌女症”、“仇视女性”等,皆为误会或曲解之怪说.梁山泊好汉“不亲女色”非“厌女”,“除却奸淫”非“仇女”,以为女色为“溜骨髓”、为“祸水”,或出于两性知识的盲区,或出于读者解读上的偏见.近今某些学者误会曲解或强加于《水浒传》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辞,都应全面检讨,予以有分析有批判地澄清或推翻,重建对《水浒传》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