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入酒精(乙醇)量过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称为酒精(乙醇)中毒。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可导致严重后果,毒害小脑功能,出现共济失调,引起昏睡,昏迷最后抑制延髓呼吸和循环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急性酒精中毒致深昏迷患者3例,在常规的治疗原则上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洗胃结合的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例,男2例,女1例。男性年龄分别为45岁和50岁,女性25岁。均饮含酒精38%~54%的白酒。饮酒后1~4小时均由急诊科120接回急诊抢救室组织抢救。
临床表现:本组3例患者呼吸缓慢有鼾声,口唇青紫。根据对声、触、压、疼痛等刺激、通过言语行为,运动的反应以及各种反射障碍的表现符合深昏迷诊断。对外界的任何刺激,包括强刺激均无反应。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存在。格拉斯哥(Glasgow)量表评分8~10分。
诊断:①患者有明确过量饮酒史,平素体质健康;②呼吸和呕吐物中浓烈的酒精气味;③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表现;④辅助检查;⑤排除药物中毒和其他引起中枢神经抑制的因素。
治疗:①开放气道:为防止3例患者极可能出现的呕吐导致的窒息,一律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开放气道,确保呼吸道通畅,能有效的防止呕吐物返流误吸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两例男性患者气管导管选择直径7.5mm,插管深度为至上中切牙23cm。另外1例女性患者气管导管选择直径7.0mm,插管深度为至上中切牙21cm。3例患者自主呼吸良好,经气管插管导管吸氧,SpO2维持在96%~98%,经查血气分析范围:PaCO 40mmHg,PaO 95mmHg,SaO 95%~98%,HCO3- 3~25mmol/L,BE -1.5~1.8mmol/L,CaO 20~21mmol/L。根据血气分析虽然未达到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但仍要积极准备好呼吸机,一旦指脉SpO2持续下降时,可及早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1]。②置入胃管洗胃:清除胃内残留毒素,在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后对3例重度昏迷患者进行了胃管洗胃法。采用成人常用LD-BⅡ型全自动洗胃机,选择压力±45mmHg,选择管腔粗大(24号)硅胶胃管,3例均采用经口洗胃途径,在胃管置入时为避免气管导管的滑脱和防止返流误吸。有助手专门固定气管导管,同时要注明气管插管深度和气管导管气囊注气的情况下置入胃管(置胃管深度45~55cm,约前额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每次洗胃灌入量200~300ml,水温选择在35~38℃,反复冲洗,洗胃液控制在2000~4000ml,至洗胃吸出液澄清为理想[2]。③药物内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及时促进乙醇排泄,给予补充能量合剂,护肝,胃黏膜保护剂及纳洛酮催醒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床边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动态心电图形、呼吸、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脉率等生理参数。
结 果
经急诊抢救3小时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3例均在2.5~4小时之内拔除气管插管导管,给予面罩吸氧,查颅脑和肺部CT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3例在24~72小时内好转出院。
讨 论
急性酒精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酒精中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属微毒类,是中枢系统抑制剂。轻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一般无需治疗,但3例患者因饮酒过量或过快,导致血中高浓度乙醇超过肝脏的氧化代谢能力而蓄积,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中毒症状。酒精中毒致深昏迷作为严重的意识障碍,代表疾病的危重期。深昏迷的患者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出现严重障碍,呼吸系统道的分泌物,口咽部的呕吐物及其他异物极易导致返流误吸或堵塞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前者主要为化学性肺炎,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后者可随时危及生命。所以及早进行强呼吸开放给予气管插管,能有效的防止返流误吸及窒息的发生,一旦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可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提供及时有效的通气,为进一步抢救创造必需的条件和时间。首诊医生一定要先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以防止患者心肺脑功能和基本生命体征的进一步恶化,为进一步的处理奠定基础。3例饮酒后时间1~4小时,为深度昏迷患者,有洗胃的指征,进行胃内容物的清洗,可以清除胃内残留的酒精,使之不能进一步吸收入血,使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的乙醇减少,让患者能尽快清醒,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减少二重感染的机会。进行成功气管插管后,进行胃管置入时无需顾忌胃内容物的返流,不必担心误吸。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留置胃管洗胃有一定的难度,但事实证明,洗胃是能做到的,对酒精中毒致深昏迷的患者的尽早催醒是有效的[3]。
参考文献
王世泉.麻醉与抢救中气管插管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3-87.
谭秀莲,丘宇茹,何雪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30例治疗与护理[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4,9(4):305.
3 任华蓉.经口气管插管后洗胃术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11:1168-1169.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例,男2例,女1例。男性年龄分别为45岁和50岁,女性25岁。均饮含酒精38%~54%的白酒。饮酒后1~4小时均由急诊科120接回急诊抢救室组织抢救。
临床表现:本组3例患者呼吸缓慢有鼾声,口唇青紫。根据对声、触、压、疼痛等刺激、通过言语行为,运动的反应以及各种反射障碍的表现符合深昏迷诊断。对外界的任何刺激,包括强刺激均无反应。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存在。格拉斯哥(Glasgow)量表评分8~10分。
诊断:①患者有明确过量饮酒史,平素体质健康;②呼吸和呕吐物中浓烈的酒精气味;③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表现;④辅助检查;⑤排除药物中毒和其他引起中枢神经抑制的因素。
治疗:①开放气道:为防止3例患者极可能出现的呕吐导致的窒息,一律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开放气道,确保呼吸道通畅,能有效的防止呕吐物返流误吸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两例男性患者气管导管选择直径7.5mm,插管深度为至上中切牙23cm。另外1例女性患者气管导管选择直径7.0mm,插管深度为至上中切牙21cm。3例患者自主呼吸良好,经气管插管导管吸氧,SpO2维持在96%~98%,经查血气分析范围:PaCO 40mmHg,PaO 95mmHg,SaO 95%~98%,HCO3- 3~25mmol/L,BE -1.5~1.8mmol/L,CaO 20~21mmol/L。根据血气分析虽然未达到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但仍要积极准备好呼吸机,一旦指脉SpO2持续下降时,可及早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1]。②置入胃管洗胃:清除胃内残留毒素,在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后对3例重度昏迷患者进行了胃管洗胃法。采用成人常用LD-BⅡ型全自动洗胃机,选择压力±45mmHg,选择管腔粗大(24号)硅胶胃管,3例均采用经口洗胃途径,在胃管置入时为避免气管导管的滑脱和防止返流误吸。有助手专门固定气管导管,同时要注明气管插管深度和气管导管气囊注气的情况下置入胃管(置胃管深度45~55cm,约前额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每次洗胃灌入量200~300ml,水温选择在35~38℃,反复冲洗,洗胃液控制在2000~4000ml,至洗胃吸出液澄清为理想[2]。③药物内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及时促进乙醇排泄,给予补充能量合剂,护肝,胃黏膜保护剂及纳洛酮催醒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床边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动态心电图形、呼吸、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脉率等生理参数。
结 果
经急诊抢救3小时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3例均在2.5~4小时之内拔除气管插管导管,给予面罩吸氧,查颅脑和肺部CT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3例在24~72小时内好转出院。
讨 论
急性酒精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酒精中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属微毒类,是中枢系统抑制剂。轻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一般无需治疗,但3例患者因饮酒过量或过快,导致血中高浓度乙醇超过肝脏的氧化代谢能力而蓄积,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中毒症状。酒精中毒致深昏迷作为严重的意识障碍,代表疾病的危重期。深昏迷的患者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出现严重障碍,呼吸系统道的分泌物,口咽部的呕吐物及其他异物极易导致返流误吸或堵塞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前者主要为化学性肺炎,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后者可随时危及生命。所以及早进行强呼吸开放给予气管插管,能有效的防止返流误吸及窒息的发生,一旦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可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提供及时有效的通气,为进一步抢救创造必需的条件和时间。首诊医生一定要先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以防止患者心肺脑功能和基本生命体征的进一步恶化,为进一步的处理奠定基础。3例饮酒后时间1~4小时,为深度昏迷患者,有洗胃的指征,进行胃内容物的清洗,可以清除胃内残留的酒精,使之不能进一步吸收入血,使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的乙醇减少,让患者能尽快清醒,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减少二重感染的机会。进行成功气管插管后,进行胃管置入时无需顾忌胃内容物的返流,不必担心误吸。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留置胃管洗胃有一定的难度,但事实证明,洗胃是能做到的,对酒精中毒致深昏迷的患者的尽早催醒是有效的[3]。
参考文献
王世泉.麻醉与抢救中气管插管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3-87.
谭秀莲,丘宇茹,何雪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30例治疗与护理[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4,9(4):305.
3 任华蓉.经口气管插管后洗胃术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11:1168-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