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浅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马尾松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的优势,能够在多种土质和环境中生长,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荒山治理、环境改善等工程中。根据目前林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可以通过大范围推广种植马尾松来获得更高的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基于此,阐述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就马尾松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马尾松;造林技术;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S791.24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5.055
  马尾松具有极高的种植经济效益,其应用范围和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国的马尾松多数都被种植在雨量较为充沛的地区,在满足马尾松生长特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马尾松的种植效率。目前,林业行业正在全面推广种植马尾松造林技术,通过不断完善、优化马尾松造林技术来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
  通过合理运用马尾松种植技术来提高马尾松的生长品质和产量,才能全面提升马尾松的种植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
  1.1 选择合适的造林地
  马尾松并不适合大面积、连片种植,否则易造成林地内病虫害情况频发。因此,在实际种植之前,要根据马尾松的生长特性和以往的种植经验来选择合适的造林地。通常会选择阔叶林与马尾松进行混合种植的方式来进行规划,这样既能够避免马尾松在生长期间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能够有效减少马尾松感染病虫害的概率,从而减少种植期间的经济损失[1]。另外,还需要注重种植林地周围的环境是否有被污染、交通是否方便以及排水功能是否完善等相关问题。
  1.2 整地
  为了让马尾松造林获取较好的种植经济效益,需要选择合适的整地时间和整地方式。最佳的整地时间通常选择在每年造林前的秋冬季。而林地整地的方式则根据造林地的特性来进行选择,可以选择块状整地、半明穴整地等多种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来改善种植地的土壤情况,为后期马尾松的种植和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同时也能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在经济和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明穴整地的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马尾松的种植成活率,同时促进马尾松快速生长。
  1.3 选择合适的造林密度
  通过控制马尾松的种植密度能够促进马尾松后期的生长。通常会选择1.6 m×2.1 m的种植间距,这样能够控制马尾松的生长。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马尾松的实际生长状况以及种植地的環境、气候等因素选择混交林种植技术,这样不但能够提高马尾松的种植质量和效益,还能够减少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为马尾松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2]。
  1.4 科学选种、育种
  选种对于马尾松后期的生长以及木材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要选择无病虫害、颗粒饱满的种子,这样能够确保后期马尾松的生长效率。并且在播种之前还需要对种子进行清理,先挑选出合适的种子,将过于干瘪和颗粒较小的种子全部剔除,将剩余的种子放置在温水(水温40 ℃左右)中进行浸种。再将种子浸泡于40%福尔马林溶液的200~300倍液中15 min左右进行消毒。
  1.5 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
  马尾松种植时间会对苗木的生长以及造林成活率造成较大的影响,通常要选择冬季来临之前的阴雨天气或是雨后进行种植。在冬季到来之后,马尾松幼苗会出现木质化现象,能够有效提高幼苗的抗寒性,因此可以选择在这一时期进行种植。另外可以根据土壤的情况来选择播种时间,通常会选择在每年的3月进行,若是根据实际的气候和环境情况进行适当早播也能够提高马尾松幼苗的抗病能力,但是需要注意提前的时间,若是过度提前则会导致幼苗被冻伤,存活率下降。
  1.6 种植方式
  马尾松种植需要选择质量过关的苗木,这样才能够保证后期植株的生长质量,并且能够有效提高种植的成活率。目前,我国马尾松造林都是采用植树造林的方式,对幼苗进行统一管理,这样既能够减少劳动力、减少经济支出,还能够确保林地的规范化管理[3]。
  另外,为了保证马尾松苗木根系的完整性,需要采用打浆种植的方式,嫁植时间不能超过24 h。在种植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将幼苗进行等级划分,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种植生产效率。在栽种过程中,需要注意幼苗的水分保持情况,运输期间要尽可能避免幼苗直面阳光的照射,可以通过覆盖草席等方式来对幼苗进行保护。在种植过程中,还要尽可能避免出现窝根等现象,这些都不利于提高苗木后期的成活率。
  1.7 苗期抚育管理
  马尾松播种后的20 d左右会发芽,这一时期的马尾松幼苗很容易受到鸟类的侵袭。因此种植管理人员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幼苗出土之后把苗床上的杂草及时清除干净,若是因为除草导致苗床的土壤塌陷,则需要及时进行培土。另外,为了提高马尾松幼苗的抗旱能力,可以通过浸根的方式进行调节,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后期造林的成活率。
  若是在土壤黏度较高的地区,幼苗在全部出土后受到雨水冲刷之后泥沙会附着在幼苗的根茎部分,此时需要对幼苗根茎部的泥沙进行冲洗。若是马尾松幼苗的种植生长密度较大,则需要及时采取间苗措施;若是生长密度较小则需要进行适当补苗[4]。移苗工作需要在种子萌发之后再进行,这一阶段的移苗成活率更高。另外,在雨后需要及时排出苗圃地内的雨水,避免出现积水问题造成幼苗根系腐烂。在马尾松种植期间种植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旦幼苗感染猝倒病等病症,需要及时喷洒波尔多液或其他相应的药物进行防治,控制病害进一步扩散。
  马尾松成林的抚育管理工作主要就是修枝整形和抚育间伐,这样能够有效促进马尾松生长,提高马尾松的种植品质和经济效益。修枝不但要修剪掉枯枝、病虫害枝,还需要对过于粗壮的树枝进行修剪。间伐则需要根据林地的种植密度、闭郁度等多方面来选择合适的间伐数量。   1.8 病虫害防治技术
  马尾松生长期间很容易因为病虫害的侵扰而导致树体受损,既会影响到马尾松的正常生长,也会导致马尾松种植经济效益下降。因此,需要加强对马尾松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主要可以通过3种方式来进行全面防治:1)在营造林初期,采用混交林的方式进行种植,并在马尾松生长过程中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对马尾松生长造成的影响;2)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在种植林地内释放马尾松病虫害的天敌,从而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3)采用化学药物的方式来进行防治,通常在病虫害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抑制病虫害的扩散。
  2 马尾松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
  2.1 加强对马尾松经济价值的挖掘
  从目前马尾松的市场情况来看,马尾松木材被主要应用于建材、包装、造纸等行业,其松脂则是化工和医药行业的生产原料,虽然已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仍然具备进一步发掘的价值。马尾松树干和根部的松脂含量较为丰富,可以考虑在树干和树根的部位培养菌类、中药材等;或是将松针中的油脂提炼成为制作香料和杀虫剂等产品的原料[5]。深入挖掘马尾松的种植经济效益,才能够充分激发出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马尾松种植造林的工作中来。
  2.2 不断完善种植技术
  马尾松的种植经济效益和种植技术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当前马尾松的种植情况来看,由于受到种植技术水平的限制,种植效益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另外,还有部分种植户在没有充分掌握种植技术时就开始进行种植,导致马尾松的造林效益并不乐观,也没有产生原本应有的种植经济收益。针对这种情况,林业部门需要加强对马尾松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让种植人员能够在充分掌握相关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再进行种植,这样才能将马尾松造林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3 发展混交林种植技术
  1)可以选择松栎混交林的种植方式,这样既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还能够提高马尾松造林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可以选择栓皮栎、麻栎等具有较强抗旱性与耐火性的树种,通过将栎树与马尾松进行混合种植的方式改善种植林地的土壤情况,并且减少毛虫数量,提高马尾松造林的综合效益。另外,在种植面积较大的林地区域内推广混交林种植技术,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造林的成本,还能够提高土壤质量,为马尾松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2)可以选择马尾松与木荷混交种植的方式。木荷作为阔叶树种之一,与马尾松进行混交种植能够形成针阔叶混交林,在利用种植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种植效益。木荷在换季期间会掉落大量落叶,落叶分解之后会在土壤中形成养分,从而为马尾松的生长提供养分。
  3)马尾松与杉木进行混合种植。这种混交林种植方式更加适合在丘陵地区。马尾松的根系较为发达,而杉木的根系则较浅。马尾松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疏松土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杉木根系的生长。
  3 结语
  马尾松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作为荒山植树造林的首选树种,需要不断强化马尾松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通过明确了解马尾松造林地的选择、造林方式、种植密度选择等,有效提高马尾松的种植品质,并进一步提高马尾松种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黎天雷.马尾松种植技术与推广措施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8):27-28.
  [2] 刘宝琴.马尾松造林栽培技术及推广探讨[J].农家参谋,2019(09):92.
  [3] 羅智泉.马尾松种植技术及其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实践[J].种子科技,2018,36(08):71,74.
  [4] 黄琳.马尾松造林栽培技术与推广策略阐释[J].绿色科技,2018(03):190-191.
  [5] 叶建森.马尾松造林栽培技术及推广[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7,29(01):68-69.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建设在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更是使得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树木是园林绿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园林绿化树木发挥最大的效益,展开对园林绿化树木整形修剪养护技术的探索,旨在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  关键词 园林绿化;整形修剪;意义;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
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以绿色理念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林业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划林业工作的根本指针.基于
摘 要 林业技术推广对于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较为系统,难度较高,要将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位还需要政府与林业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基于此,对林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意义进行说明,指出我国目前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期改善林业技术推广现状,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技术;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志码:B
结合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实况,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示范引导,有序推进规模经营,合力促进提质扩容,不断总结工作成效,刀刃相内剖析问
武汉园博园是一座通过生态修复建成的城市生态园林,它的创新与转型为当今园博会的发展、城市园林理念的碰撞、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样本和标准,也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摘 要 林业营造林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基于此,从树种选择、种植密度、树种配置、整地工作、造林时间和管理措施6个方面对林业营造林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从植苗造林、分殖造林、播种造林3个方面分析林业营造林常用方法,从而保障造林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 林业;营造林;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
在国有林场生产管理过程中,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林场发展需求.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国有林场主要由财政部门提供基本运营经费,但是很多林场受到地方财力限制,
森林资源能够平衡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生态价值,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生产提供有效的支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并对其进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组织培养产业的发展.木本植物组织培养一直都是组织培养的热点研究内容.基于此,简要介绍植物组
摘 要 为提高我国林业产业的整体发展速度,针对森林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针对现阶段我国森林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以全面提高森林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 森林调查;规划设计;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