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56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教育理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分层教育便是我国教育制度创新改革下,进一步形成的全新教育理念与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填鸭式教学,其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详细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30-01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制定相应层次的教学目标,再进行阶梯式分层教学的模式,其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得每位学生进步发展。当前,我国高中数学在教学课堂上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分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尊重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益于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实质上,分层教学就是分类分层教学的简称,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与能力,其中包括学生的情感、智商、态度、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做到有的放矢的教学,所形成的科学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有“三六九等”之分,为此,教师必须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才能避免吃不饱、饿得慌的局面。通常分层教学是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为目的,有利于挖掘发展学生的潜能与个性特征,充分提高其基本素质。故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分层教学,以此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
  (一)教学目标分层
  所谓层次化教学目标即科学划分学生层次,以此实现兼顾两头面向全体的教学模式。据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规定,必须加强分层教学阶段性目标建立,将其贯彻落实到整体教学过程中。
  (二)分层学生
  高中数学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学习态度、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差异,以及对教材中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究,再针对学生性格特征与身心发展特点,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分层基础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并将学生按下、中、上的层次分为三个等级,即:a、b、c。其中a级指数学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生,他们只能在教师循循善诱下练习课本内基础性习题和公式,以此不断提高自身基础知识应用能力;b级指中等成绩的学生,他们能基本掌握课本知识,并能在教师启发下独立完成练习,或向c级学生积极请教;c级指既能达到前两个等级标准,又能独立完成相关复习参考题的优等尖子生。
  (三)课前预习分层
  所谓课前预习分层就是根据提前制定的分层教学目标,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预习工作。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预习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从而落实分层预习,以提高其预习效率和效果。
  (四)课程教学分层
  要完成分层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即课堂教学分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并实时监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学以致用。在安排教学期间,教学主体要以b层学生为主,兼顾a、c两层的学生,把握学习整体进程,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达到高效学习,以此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还要分层次衔接新旧知识,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透彻了解知识。例如:在教学“指数函数”知识点时,可全面讲解指数函数的特征定义、图像应用等,让学生充分掌握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比如,对a层学生应提出基础性问题:何为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对b、c层学生则提出基础性或延伸问题:指数函数有哪些运算法则?
  (五)作业复习分层
  根据学生分层布置程度不同的专业,对c层学生应适当增加作业量和难度,并加强时效性训练;对b层学生则以复习巩固为主,进行恰如其分的训练;对a层学生则巩固练习基础知识,同时教师还应对其进行全面指导。例如:布置“三角函数”相关作业时,教师可对c层学生加强课外知识延伸,指导其练习三角函数实际应用与教辅书习题;对b层学生应充分掌握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知识与定义计算,并加强对其的巩固练习和简单应用练习;对a层学生则需练习三角函数定义与概念,巩固课堂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如:y=f(x),先左移图像1个单位,再沿y轴下移1个单位,求所得曲线方程?针对这种题型教师应向a层学生详细讲解,其他两个层次的学生则采取逆向思维,将最终所得y=f(x+1)-1当作已知条件,对其如何平移进行分析来求出答案。
  三、结束语
  分层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高效教学实施策略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教师有效结合教学实践和理念,合理分层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评价等,创设符合全体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进而最大化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苗增海.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6):252-252.
  作者简介:
  欧凌(1966-),女,江苏常州人,高级职称,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的地位也变得日益重要,服务行业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如何才能达到顾客的最人满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话题。通讯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
随着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新的旅游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节庆旅游成为旅游新形式的“宠儿”。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发展节庆活动短短30年以来,各种节庆活动已经过万,全国各地几
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是高科技企业永恒的话题。产品发展战略,在这样的企业中,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对环境及竞争态势进行准确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战略,如何保证产品战略的正确实施,并在此过程中对产品战略进行客观评价及调整,决定了产品最终能否满足企业的预期目标。产品战略并不是独立的战略领域,它与其它战略范畴相互交叉融合,同时,也能借用到战略研究的各类方法及工具。但是,以产品为主线,进行发展战略的研究
【摘要】方程作为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能否正确求解显得尤为重要。分析指出学生解方程时常见错误,并进行错因分类、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解方程 错因分析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5-01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喜欢赞美成功,不喜欢学生的错误。教师往往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学生常见的错误没
【摘要】在高等数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愉悦的情感主动积极地学习,让课堂焕发活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思想的熏陶达到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文化 高等数学 兴趣培养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现代学徒制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G15EB101)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教育问题。中职院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给社会输送较多的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所以必须及时进行教学改革。数学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也是中职院校基础课程之一,对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很大作用。本文主要以专业需求为核心对中职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进中职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专业需求 中职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摘要】在教育改革推广过程中,教学大纲明确的指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相关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和发展,因此现阶段学校也开始将这一要求逐渐的加入到实际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当中。并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提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同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学习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和影响。基于此,笔者也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更好的对学生的逻辑
【摘要】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G·波利亚曾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他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为更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感觉到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对于培养学生进行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猜想 合情推理 渗透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