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B辐射增强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i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臭氧层变薄,到达地表的紫外辐射不断增多,对地表生物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研究UV-B辐射对紫花苜蓿光合及膜脂过氧化特性的影响,有助于阐明紫花苜蓿生理习性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以紫花苜蓿(金皇后)为试验材料,设正常光照(CK)、UV-B辐射增强均5%(T1)和UV-B辐射增强约10%(T2)3个处理,研究 UV-B辐射增强对紫花苜蓿整个生育期光合特性及膜脂过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 a+b 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Pn )、蒸腾速率(Tr )及气孔导度(Gs )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而胞间CO2浓度(Ci )为先降后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的趋势;地上生物量在每个时期与对照相比都下降;每个指标在盛花期差异基本达到显著水平(P<0.05)。此外,与CK相比,T2处理的变化趋势比T1处理明显,说明UV-B辐射对紫花苜蓿的光合作用和膜脂特性有一定的伤害作用,随着UV-B辐射剂量的增加,伤害作用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部队卫生防病工作面临的多重挑战,探讨了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加经费投入、发挥各级卫生机构的作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完善军地联防联控的长效机制等
期刊
期刊
斑点叉尾鲴肠道败血症(Enteric Septicemia of Catfish,ESC)由鲴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感染所致,是斑点叉尾鲴的一种高致死率的传染性疾病.该病于1976年由美国奥
期刊
期刊
进入90年代后,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全球化,同时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从而对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发达证券市场和新兴证券市场竞
期刊
采用静水水生生物测试方法研究5种常用渔药对蒙古!(Chanodichthys mongolicus)鱼苗和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硫酸铜、聚维酮碘、三氯异氰尿酸、敌百虫、食盐对蒙古!鱼苗的安全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Mfn2,并将其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系,观察其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Mfn2基因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①以正常人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