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污水灌溉在解决了农作物灌溉水源缺乏的难题,但同时也对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简要介绍国内外污水灌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危害,并提出完善防治污水灌溉污染土壤的对策。
[关键词]污水灌溉 问题 危害 对策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910099-01
随着我国水资源日益稀少,灌溉水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污水灌溉在农业灌溉水源中的比例在不断扩大,在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利用污水成为解决农业灌溉尤其是在西部干旱地区的主要方式。污水灌溉在解决灌溉水难题的同时,也给土壤带入了许多有毒的元素,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一、污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污水灌溉情况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引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60年代初,全国污灌面积为4.2万hm2,70年代全国污灌面积为9.3万hm2。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水排放量增加,污灌面积也迅速增加,1998年我国利用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为361.84万hm2,占我国总灌溉面积的7.33%,约占地表水灌溉面积的10%,该面积比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污水灌溉普查时加了1.6倍。污水灌溉面积中,直接引用工业城市下水道污水的面积为51.2万hm2。
(二)存在问题
1.盲目进行污水灌溉,缺乏对污灌负面效应的认识。我国灌溉水资源短缺,污水灌溉在短期内解决了灌溉水的问题,在短期内,污灌的负面效应还未及时体现,因此,污灌面积在不断增加。2.对污水灌溉的水源没有严格统一的处理和净化标准。我国于1979年、1985年和1992年先后3次颁布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在1992年的标准中补了有关有机物指标,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专门适用于污水灌溉回用的有关标准或指南。也缺少对不同污水类型、不同土壤条件下主要农作物的污灌方式、次数、最佳灌溉时间及灌溉定额的研究。在部分地区,现有标准未得到认真执行,排放的污水未进过处理直接作为灌溉水源。3.未建立统一污水灌溉的管理体制。水权不明确的情况下,污水灌溉涉及水利和环保等各部门的工作,而且又是上述各部门的边缘性工作,使得污水灌溉大部分都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4.缺乏污灌污染的监测系统。我国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污水灌溉的监测系统,在出现因污灌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时,往往是在土壤已经长久的大面积的污染之后,因此也造成土壤污染的严重后果。
二、污水灌溉污染土壤
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水在农业灌溉用水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利用不加任何处理的污水灌溉对一些地区的土壤环境已造成危害。
(一)重金属污染
1.汞,污水中汞的来源是氯碱工业、塑料工业、电池工业和电子工业所排放的污水。研究表明,汞通常会转化为甲基汞。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例如,日本著名的水俣病的发生就是与食用含甲基汞的鱼等食物有关。2.镉,污水中锅的来源是有色金属冶炼、电镀、玻璃、陶瓷、油漆、制药、化纤等工业的排放。镉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土壤中镉的含量过多,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镉被作物吸收后,可降低作物叶的叶绿素含量,使叶片发黄、褪绿。3.铅,污水中铅的来源是有色金属冶炼电镀、油漆涂料等工业排放的污水。铅进入人体后,可使人患内源性铅中毒。4.铬,污水中铬的来源是有色金属冶炼、电镀、制革、颜料等工业的排放。铬进入人体后,易在肺部积累,可致癌,还可引起皮肤溃疡、鼻穿孔等病状。5.砷,砷的主要来源是磷、砷矿的开采和冶炼、皮革、涂料所排放的污水。微量的砷能刺激作物生长,但其浓度较高时,就会对作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二)非金属污染物
1.氮,氮是农作物正常生长所必须的,在土壤氮含量不足的情况下,用含氮的污水灌溉会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若氮含量过高,会导致作物徒长、倒伏、贪青、晚熟,易患病虫害,使作物的产量降低。2.有机氛化物,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农药制造等行业排放的污水。有机氛化物的挥发性小,残留期长,难以被生物降解易在土壤及食物链中积累。有机氛化物对人类的危害较大,许多有机氛化物有制癌性,应严格限制排放。3.酚类,污水中酚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化工、有机合成、造纸及防腐剂制造等行业。一般来说含酚污水的灌溉必然导致土壤的污染。用含高浓度酚的污水灌溉土壤,对作物有直接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妨碍细胞膜的功能,破坏植物生长素的形式,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因而使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三、完善污水灌溉污染土壤的对策
(一)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土地污染防治基本法
我国法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进行土地污染防治的障碍。已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海洋污染的法律,但是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还是空白,散见于现行法律中的一些零星规定,都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经迫在眉睫了。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污灌,在看到污水灌溉解决我国灌溉水短缺问题的正面效应时,要更加注重其所带来的不可修复的负面效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废污水超标排放
对污灌水、水质、污灌面积、灌溉作物及污水灌溉方式等进行调查,对其进行科学规划,从总体上保证污灌调查区水土环境平衡,并严格控制城市和工业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四)加强污水灌溉管理工作,并使其规范化
各部门必须协调一致、统一管理,明确职责,可由水利部门组织,环保和承载能力农业等部门配合,建立协作机制,共同监督等制度,切实可行地做好污水灌溉的管理工作。使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其最大量的治理和最充分的使用尽可能做到最小量的污染。
(五)建立健全污灌污染的监测系统
污灌污染的监测系统包括城镇废污水排放监测、河道污水监测、污灌区土壤、作物及地下水监测。对污灌的适时监测,有利于及时掌握污灌的数据信息,及时解决问题。
(六)建立污水灌溉制度,加强科学管理
污灌区的布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污灌水质、土壤类型、作物品种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制定污水灌溉的管理办法。并建立污水灌溉制度。
参考文献:
[1]国家環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统计年报[R]. 2001.
[2]刘润堂, 许建中,我国污水灌溉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 2002(10):123.
[3]孙宝华.关于污水灌溉问题的探讨[J].环境科学动态, 2005(2):54-55.
作者简介:
羊永德,中国地质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读研究生。
[关键词]污水灌溉 问题 危害 对策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910099-01
随着我国水资源日益稀少,灌溉水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污水灌溉在农业灌溉水源中的比例在不断扩大,在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利用污水成为解决农业灌溉尤其是在西部干旱地区的主要方式。污水灌溉在解决灌溉水难题的同时,也给土壤带入了许多有毒的元素,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一、污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污水灌溉情况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引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60年代初,全国污灌面积为4.2万hm2,70年代全国污灌面积为9.3万hm2。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水排放量增加,污灌面积也迅速增加,1998年我国利用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为361.84万hm2,占我国总灌溉面积的7.33%,约占地表水灌溉面积的10%,该面积比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污水灌溉普查时加了1.6倍。污水灌溉面积中,直接引用工业城市下水道污水的面积为51.2万hm2。
(二)存在问题
1.盲目进行污水灌溉,缺乏对污灌负面效应的认识。我国灌溉水资源短缺,污水灌溉在短期内解决了灌溉水的问题,在短期内,污灌的负面效应还未及时体现,因此,污灌面积在不断增加。2.对污水灌溉的水源没有严格统一的处理和净化标准。我国于1979年、1985年和1992年先后3次颁布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在1992年的标准中补了有关有机物指标,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专门适用于污水灌溉回用的有关标准或指南。也缺少对不同污水类型、不同土壤条件下主要农作物的污灌方式、次数、最佳灌溉时间及灌溉定额的研究。在部分地区,现有标准未得到认真执行,排放的污水未进过处理直接作为灌溉水源。3.未建立统一污水灌溉的管理体制。水权不明确的情况下,污水灌溉涉及水利和环保等各部门的工作,而且又是上述各部门的边缘性工作,使得污水灌溉大部分都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4.缺乏污灌污染的监测系统。我国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污水灌溉的监测系统,在出现因污灌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时,往往是在土壤已经长久的大面积的污染之后,因此也造成土壤污染的严重后果。
二、污水灌溉污染土壤
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水在农业灌溉用水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利用不加任何处理的污水灌溉对一些地区的土壤环境已造成危害。
(一)重金属污染
1.汞,污水中汞的来源是氯碱工业、塑料工业、电池工业和电子工业所排放的污水。研究表明,汞通常会转化为甲基汞。在生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例如,日本著名的水俣病的发生就是与食用含甲基汞的鱼等食物有关。2.镉,污水中锅的来源是有色金属冶炼、电镀、玻璃、陶瓷、油漆、制药、化纤等工业的排放。镉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土壤中镉的含量过多,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镉被作物吸收后,可降低作物叶的叶绿素含量,使叶片发黄、褪绿。3.铅,污水中铅的来源是有色金属冶炼电镀、油漆涂料等工业排放的污水。铅进入人体后,可使人患内源性铅中毒。4.铬,污水中铬的来源是有色金属冶炼、电镀、制革、颜料等工业的排放。铬进入人体后,易在肺部积累,可致癌,还可引起皮肤溃疡、鼻穿孔等病状。5.砷,砷的主要来源是磷、砷矿的开采和冶炼、皮革、涂料所排放的污水。微量的砷能刺激作物生长,但其浓度较高时,就会对作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二)非金属污染物
1.氮,氮是农作物正常生长所必须的,在土壤氮含量不足的情况下,用含氮的污水灌溉会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若氮含量过高,会导致作物徒长、倒伏、贪青、晚熟,易患病虫害,使作物的产量降低。2.有机氛化物,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农药制造等行业排放的污水。有机氛化物的挥发性小,残留期长,难以被生物降解易在土壤及食物链中积累。有机氛化物对人类的危害较大,许多有机氛化物有制癌性,应严格限制排放。3.酚类,污水中酚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化工、有机合成、造纸及防腐剂制造等行业。一般来说含酚污水的灌溉必然导致土壤的污染。用含高浓度酚的污水灌溉土壤,对作物有直接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妨碍细胞膜的功能,破坏植物生长素的形式,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因而使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三、完善污水灌溉污染土壤的对策
(一)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土地污染防治基本法
我国法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进行土地污染防治的障碍。已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海洋污染的法律,但是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还是空白,散见于现行法律中的一些零星规定,都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经迫在眉睫了。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污灌,在看到污水灌溉解决我国灌溉水短缺问题的正面效应时,要更加注重其所带来的不可修复的负面效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废污水超标排放
对污灌水、水质、污灌面积、灌溉作物及污水灌溉方式等进行调查,对其进行科学规划,从总体上保证污灌调查区水土环境平衡,并严格控制城市和工业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四)加强污水灌溉管理工作,并使其规范化
各部门必须协调一致、统一管理,明确职责,可由水利部门组织,环保和承载能力农业等部门配合,建立协作机制,共同监督等制度,切实可行地做好污水灌溉的管理工作。使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其最大量的治理和最充分的使用尽可能做到最小量的污染。
(五)建立健全污灌污染的监测系统
污灌污染的监测系统包括城镇废污水排放监测、河道污水监测、污灌区土壤、作物及地下水监测。对污灌的适时监测,有利于及时掌握污灌的数据信息,及时解决问题。
(六)建立污水灌溉制度,加强科学管理
污灌区的布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污灌水质、土壤类型、作物品种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制定污水灌溉的管理办法。并建立污水灌溉制度。
参考文献:
[1]国家環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统计年报[R]. 2001.
[2]刘润堂, 许建中,我国污水灌溉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 2002(10):123.
[3]孙宝华.关于污水灌溉问题的探讨[J].环境科学动态, 2005(2):54-55.
作者简介:
羊永德,中国地质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