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

来源 :世界复合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3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的诊治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5月收治的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至直肠的患者、2015年6月收治的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至乙状结肠的患者及2018年9月收治的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至膀胱的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均顺利取出异位的节育器,术后经随访,术后腹痛消失。结论了解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适应证,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应定期随访,以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延误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胰管外引流与早期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该次研究以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十二指肠癌及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此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给予患者胰管外引流及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并分析此次参与研究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各时间点白蛋白、总胆红素、血淀粉酶水平,分析胰管外引流及早期肠内营养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结果此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中,30例均完成手术并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局部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100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局部微血管密度和空缺骨陷窝计数、治疗优良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局部微血管密度(5.05±1.21)显著高于对照组(4.32±0.12),空缺骨陷窝计数(19.65±0.93)%显著低于对照组(22.1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5、18.701,P<0.
在日常工作中P或P'波与ST段重叠常可见到,尤其是逆行性P'波常落于ST段上.落于ST段上的P'波有时容易辨认,有时必须通过分析对比才能确定.本文将通过3例P'波与ST段重叠的心电图
多中心研究表明,在循证医学指导下设置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测频率和诊断时限,给予抗心动过速起搏,并辅以室上速与室速鉴别算法,能够减少不必要的ICD电击.然而,防止因感知过
目的探讨批判式思维模式的应用对责任护士床边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试验组为2019年6—12月的责任护士20名,采取批判式思维模式培训,对照组为2019年1—6月责任护士20名,采取传统的方式培训,记录两组责任护士每个月床边综合能力的考核分值并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床边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情汇报,实验室指标管理和健康教育三个方面,试验组得分分别为:(95.28±1.65),(96.15±1.34),(97.56±2.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65±3.71),(8
目的对小儿胃炎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小儿胃炎患儿126例作为该次纳入的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8月—2020年5月。通过随机盲选的方式对两组予以分组处理,其中甲组有63例,乙组有63例。通过常规治疗对甲组予以治疗,通过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对乙组予以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较之于甲组的总有效率80.9%,乙组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6,P<0.05);乙组的早饱症状评分(1.4±0.4)分、嗳
患者男,38岁.主因“活动后心慌、头晕2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脂血症3年,吸烟史6年,约20支/d.常年加班熬夜.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束支阻滞
目的探讨阶段性评估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开始采用阶段性评估方法,即分别采用试用期结束时综合素质评价、基础强化阶段的独立能力评价反映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效果并相应调整个人培训进度。结果比较2016年和2017年新入职护士培训半年后的专科操作成绩和手术配合满意度情况,得出2017年新护士培训后专科操作考核成绩及手术配合满意度均高于2017年新入职护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评估能够综合评价新护士素质及能力,根据新护士各阶段培训内容的重点设置针对性的评价内容,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大小与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45例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大小,按照左房内径大小分成3组,
目的对磁共振与CT技术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按照抽样方法对该院2018年7月—2020年5月期间接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开展研究,随机纳入87例,以接受磁共振检查为A组(44例),以接受CT技术检查为B组(43例),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及不同损伤部位检出情况。结果A组诊断准确率(95.45%)高于B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3,P<0.05);A组在枕叶(47.73%)、顶叶(31.82%)、颞叶(43.18%)、额颞叶(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