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品种、品系、遗传因素
有些品种的母猪繁殖能力低,产崽数少,如皮特兰、杜洛克等,由于品种的原因,产崽数提高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中,应尽量避免有产崽数少的品种的血缘。
品系原因。有些品系如英系大白、比利时长白,在培育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只注重猪种的体型和瘦肉率,而没有注意其他指标,造成产崽数指标下降。
遗传原因。同一品种,由于家系和个体的差异,也会造成产崽数的不同。
二、年龄、胎次原因
猪的年龄及胎次会影响产崽数的多少,同时会影响产活崽数的多少。
1~2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崽数少,3~5胎繁殖性能最好,产崽数及产活崽数最高,6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崽数及产活崽数下降。
母猪的年龄在1~2胎、6胎以上,由于体力的影响,产崽过程易产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崽的时间间隔。
三、饲养管理原因
1.饲料的原因:
①没有给母猪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有的生产者认为,母猪可不用或少用添加剂,这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纠正。
②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诸如玉米的黄曲霉超标,豆粕的尿素酶偏高,麸皮的质量达不到标准、氟含量超标,都会影响母猪的产崽数及产活崽数。
2.管理上的问题:
①后备母猪配种体重过低及月龄太小。由于现在猪的品种生长速度太快,配种过早,没有达到体成熟,造成产崽数减少。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应该在7月龄以上。
②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后备母猪没有限饲,造成配种时体重过大过肥,产崽数也会减少。
③配种前没有短期优饲。为了增加排卵数,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配种前4~5天要短期优饲,喂给优质全价的饲料,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
④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要根据母猪的个体体况随时调整饲喂量。
⑤减少并群、追赶和咬架等情况。
⑥疫苗接种时间不合理。母猪在妊娠期间,尽量减少疫苗的注射,减少因疫苗注射对胎儿的影响。
疫病的影响。很多疫病都能造成繁殖障碍,造成产崽数下降,死胎、木乃伊比例增加,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口蹄疫、猪丹毒、链球菌病和猪流感等。
传染病造成的母猪产崽数及产活崽数减少的原因复杂,症状相互重合,不做血清学检查很难判断,有的症状做血清学检查也难判断。
四、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作为养猪生产者,在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防疫工作,减少外来野毒的感染。
2.减少外引种猪的地区,因为各地区的种猪健康状况不同,减少外引地区就减少了感染疫病的机会。减少引种次数,不要从疫区引种。引种后要隔离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引入。
3.对母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针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工作。
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由于管理的原因造成产崽数的减少。
5.引种时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猪种,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江西省畜牧良种场 徐长根 邮编;330044)
有些品种的母猪繁殖能力低,产崽数少,如皮特兰、杜洛克等,由于品种的原因,产崽数提高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中,应尽量避免有产崽数少的品种的血缘。
品系原因。有些品系如英系大白、比利时长白,在培育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只注重猪种的体型和瘦肉率,而没有注意其他指标,造成产崽数指标下降。
遗传原因。同一品种,由于家系和个体的差异,也会造成产崽数的不同。
二、年龄、胎次原因
猪的年龄及胎次会影响产崽数的多少,同时会影响产活崽数的多少。
1~2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崽数少,3~5胎繁殖性能最好,产崽数及产活崽数最高,6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崽数及产活崽数下降。
母猪的年龄在1~2胎、6胎以上,由于体力的影响,产崽过程易产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崽的时间间隔。
三、饲养管理原因
1.饲料的原因:
①没有给母猪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有的生产者认为,母猪可不用或少用添加剂,这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纠正。
②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诸如玉米的黄曲霉超标,豆粕的尿素酶偏高,麸皮的质量达不到标准、氟含量超标,都会影响母猪的产崽数及产活崽数。
2.管理上的问题:
①后备母猪配种体重过低及月龄太小。由于现在猪的品种生长速度太快,配种过早,没有达到体成熟,造成产崽数减少。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应该在7月龄以上。
②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后备母猪没有限饲,造成配种时体重过大过肥,产崽数也会减少。
③配种前没有短期优饲。为了增加排卵数,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配种前4~5天要短期优饲,喂给优质全价的饲料,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
④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要根据母猪的个体体况随时调整饲喂量。
⑤减少并群、追赶和咬架等情况。
⑥疫苗接种时间不合理。母猪在妊娠期间,尽量减少疫苗的注射,减少因疫苗注射对胎儿的影响。
疫病的影响。很多疫病都能造成繁殖障碍,造成产崽数下降,死胎、木乃伊比例增加,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口蹄疫、猪丹毒、链球菌病和猪流感等。
传染病造成的母猪产崽数及产活崽数减少的原因复杂,症状相互重合,不做血清学检查很难判断,有的症状做血清学检查也难判断。
四、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作为养猪生产者,在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防疫工作,减少外来野毒的感染。
2.减少外引种猪的地区,因为各地区的种猪健康状况不同,减少外引地区就减少了感染疫病的机会。减少引种次数,不要从疫区引种。引种后要隔离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引入。
3.对母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针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工作。
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由于管理的原因造成产崽数的减少。
5.引种时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猪种,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江西省畜牧良种场 徐长根 邮编;33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