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投资的玄机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s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更多的投资机遇正生根发芽,市场对于绿色投资的关注度再度攀升,绿色投资机会奔涌而至。在当前的全球碳中和浪潮下,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成为绿色投资的重点领域。
  绿色投资是一笔收益丰厚的明智投资,更具有社会意义。不过,与“双碳”目标相关的产业发展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且得是有能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的长效化参与,如何调动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并开发更多创新型金融工具需各方着力探索实现。
  未来数十年的重大投资主题
  近年来,政策的支持、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行业空间的不断增长等因素促使绿色产业成为投资机构布局的重点领域,如水/固废处理、土壤及环境修复、大气治理、清洁能源生产和应用、清洁能源汽车等。作为兼具带动经济增长和应对环境问题双重属性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成为“十四五”时期支撑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能,据业内人士预估,“十四五”时期预计绿色产业年均投资约3万亿元,多层次投融资体系逐步建立。
  “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人寿集团首席投资官、总裁王军辉敏锐指出其中蕴含着巨量投资机会,绿色投资将是今后几十年最大的投资主题和赛道,“碳中和战略将激发能源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带来确定性的投资机会;碳中和战略有完备的顶层设计和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绿色投资是一个朝气蓬勃、持续增长的资管的细分行业。”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明确指出了“双碳”目标的实现所需要增加的相关重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范围,“一是清洁能源,2020年至203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每年平均需增长约110吉瓦;二是制造业,每年可能至少创造5500亿元的设备更新需求;三是绿色建筑,预计2022年新建绿色建筑的投资规模可能达4.3万亿元;四是绿色交通,我国需要在绿色交通上的投资规模预计为20万亿元左右;五是技术固碳,预计2050年我国需要通过技术固碳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在5.1亿吨至8.8亿吨之间,增长空间巨大。”
  今年3月,为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央行初步确立“三大功能”(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和“五大支柱”(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至此我国的绿色金融统计制度逐步完善,多项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以来,一系列绿色产业项目加速落地的同时,在资金来源上,银行、债券等多元化融资加速开启。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家绿色基金专注于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升级,首期规模为885亿元,在首期存续期间将主要投向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另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规模也达到1499亿美元,同期我国成为全球绿色债券最大的发行国,绿色债券发放规模达到157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以上,金融机构、电力及铁路行业均参与其中。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也将进一步深化,银行的信贷业务也需要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与此同时,在强化的减排目标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也将为银行带来可持续发展机遇。”
  如何更好地助力综合资源利用
  央行行长易纲在谈及如何更好地动员资金支持低碳转型时指出,“促进资金流入绿色行业和领域,首先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其次是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三是构建激励机制,最后还要促进跨境绿色资金流动。”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则建议从五个方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制定统一的中国绿色标准;建立有约束力的绿色信息披露机制;完善激励政策,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全面发展;加强绿色金融理念培养,金融机构‘服务’和‘引导’并重;将环境风险纳入审慎监管政策考量。”
  “绿色”概念已经从单纯环境治理走向综合资源利用,这正是资本市场持续看好的缘由。一些专注绿色投资的业界人士已经在这个领域坚持良久,“绿色投资的热度没有那么高,但也不会说突然冷却下来。整个行业始终处于常态化发展的状态,也一直是创投机构重要的布局领域之一。”
  区别在于对细分领域的形势研判。比如超过9成的机构投资者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保德信全球投资管理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亚太地區的机构投资者更加愿意采取行动并调整其投资组合,而北美和欧洲的机构投资者对此热情相对一般。
  这是对投资者的敏锐度的考验,青域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林霆指出,“未来在碳中和与碳达峰的愿景下,可能会加快一些产业的速度,有一些技术革新的速度也会加快,将会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同时会有更多的产业政策配套。但是,投资还是要抓住投资的本质,要踩对产业周期的时点,要抓住核心的人,要抓住‘变’的那个点。”这也意味着,绿色投资正在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正如2020年新版《达沃斯宣言》中,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共享的、持续的价值创造”。
  绿色投资可为出资方和企业创造价值,又可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变化,其范畴不止于产业和机构,“过去做绿色投资是狭义的环境治理,现在是从生产和生活两大社会活动的角度发掘绿色元素。”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提出要借助各种金融终端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即是否可以把金融的信用机制和消费者绿色消费捆绑起来,如果你的绿色消费程度更高,你就可以获得一些绿色金融,这样有助于获得更多的金融资产。第二,就是在金融产品的定价方面,可以和绿色的消费生活和消费理念挂钩,也就是绿色的消费可以拿到成本更低的贷款。当然,还有其他途径也都可以做一些延伸,比如绿色保险也是很重要的机制,可以用多种方式来确保消费者朝着绿色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5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为2亿灵活就业人员送出系列大礼包,包括研究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措施,推动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探索用工企业购买商业保险、保险公司适当让利、政府加大支持的机制等。  有关部门也在加快行动
期刊
“蓉贝”软件人才计划正逐渐被成都乃至全国的高端人才所注意,这对提升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注重奖励有贡献人才的形象起到巨大的宣传作用。不少外地同行对于成都给予软件人才如此高的奖励表示惊讶和赞许。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必然推动成都软件产业整体实力跃升。  以“蓉贝”之力兴人才之势  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武是2020年成都市“蓉贝”软件人才技术领衔人之一,在他看来,不同于其他城市,“蓉
期刊
当下数据服务已成为智慧公安建设的一大特色,基于视频的指挥调度系统正在公安领域不断完善和普及。2019年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成都九洲)打造的“基于数据智慧驱动的全域全时公安指挥调度平台”,一经投入,便给出当年四季度可防性违法犯罪类警情同比下降10.8%,成功保障各类安保100余起(包括1万人以上)的优秀成绩。作为公安体系中全国领先的应用,该平台入选成都2020年信息化类拟支持项
期刊
工业软件是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的内生动力。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而国家级协同攻关平台正是国家工信部围绕关键软件产品生态建设需求,贯彻落实国家软件战略的重要部署。  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0年7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成都淞幸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工信部工业软件协同攻关中心项目。这意味着,西部唯一的国
期刊
工业软件是工业企业运营的“大脑”,是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和创新的隐形“国之重器”。软件强国战略为我国工业软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国工业软件市场依然面临着由国外工业软件巨头所垄断的局面,国产工业软件不仅不强,甚至难以称“大”。  立足成都市扎实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软件开发资源,近年来成都编制了《成都市推进工业软件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推动工业软件自给自足。作为
期刊
碳市场可显著放大碳交易的实际规模,极大提高碳交易的运行效率,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低碳转型步伐,但体系健全、功能完备的碳市场建立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探索的过程。  日前,全国碳市场交易中心建设再行加速,生态环境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明确,碳市场将成为未来碳减排、碳达峰的重要市场机制。5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建设中的登记、交易和结算三项制
期刊
造火箭、发卫星长久以来都是航天领域“国家队”的事情,现在,民营航天力量正在向世人展示它们的实力与决心。当航天赛场对民营力量敞开大门,民营力量进入高端航天领域将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促进行业发展,竞争将更好地刺激创新。  让人意外的入局者?  据太空基金会《航天报告》统计数据,过去十年来世界太空市场收入增长73%,商业航天占全球太空经济的80%,辐射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埃隆·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则以民营
期刊
机场是自带超级流量的消费场所,机场商业的成功逻辑从来不是短线,疫情的冲击及防控的需要不应使得机场商业的服务体验降级,相关业者需考虑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  越满意,越花钱?  机场特别是枢纽机场独具的大规模特性甚至是区域垄断性难以被同区域内的其他商业项目替代,具有核心资产的定位以及长期投资价值,但经营机场是相当复杂又具有挑战性的事务。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机场天然具有吸引人流、物流、商流的集聚效应,机
期刊
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16年,谷歌首款人工智能应用程序“阿尔法围棋”成功战胜当年世界围棋大赛冠军李世石在新闻界造成巨大轰动,使得人们再一次目睹人工智能的“過人之处”。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行业不约而同地用其促进产业升级和完善。同时人工智能逐渐应用到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服务,例如智能刷脸、无人驾驶、手机导航等。  会展业作为拉动城市经济的“晴
期刊
预计2025年,5G将带动经济增加值2.93万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刘烈宏在5月17日举办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指出,5G国际标准是分梯次导入的,决定了产业化的阶段性。我国5G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25年,5G将带动1.2万亿元左右的网络建设投资,将拉动8万亿元相关的信息消费,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2.93万亿元。  4部门明确国家鼓励的软件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