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沉默权制度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nHdt6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沉默权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虽然在沉默权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沉默权制度在我国仍未真正确立。本文通过对沉默权概念的分析,以及对在我国建立沉默权的必要性及面临的困难的分析,提出几点建立沉默权制度方面的建议,以期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 沉默权 人权保障 建立措施
  作者简介:张文慧,青岛大学法学院2013级诉讼法学专业,研究方向:诉讼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8-037-02
  一、沉默权的概念
  英国是沉默权制度的发源国,而沉默权真正的发展兴盛是在美国,著名的“米兰达规则”的形成也被认为是沉默权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当今社会,为了更好的尊重和保障人权,许多国家都确立了沉默权制度,但是不同国家对于沉默权内涵的规定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沉默权的含义。
  广义的沉默权是指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公民有说话和不说话的权利。狭义的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办案人员讯问和法庭进行审判的过程中,有权拒绝回答,并且不承担对其不利后果的权利。本文是基于狭义的沉默权内涵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的探讨。
  二、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困境
  (一)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
  1.沉默权制度是保障人权和遏制刑讯逼供的需要。在封建社会时期,刑讯逼供被认为是取得证据的合法的方式,自证其罪也被认为是合法的,从而导致很多冤假错案的产生。当今社会,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权,防止冤假错案的产生,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控辩双方地位平等,控辩方无权要求辩诉方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证明自己有罪或者无罪。沉默权制度赋予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拒绝回答的权利,充分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平等权和自由权的保障,及对其人格尊严的尊重。同时, 由于赋予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沉默权,犯罪嫌疑人如果选择沉默,办案人员就不能采取刑讯逼供的方式获得证据,否则也被认为是非法证据而排除,所以沉默权制度能够有效的避免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更好的尊重和保障人权。
  2.沉默权制度是无罪推定原则的需要。我国的无罪推定原则体现在《刑事诉讼法》中为“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但,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无罪推定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适用,其中原因包括有罪推定思想长期的影响和沉默权制度不完善。如果没有经过法院的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能确定有罪,那么在法院依法判决之前被推定为无罪的犯罪嫌疑人就没有如实供述的义务,而具有法律规定的沉默权。同时,如果建立和完善沉默权制度,不强迫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证实自己有罪,将有利于有罪推定原则的贯彻实施。
  3.沉默权制度可以保障控辩双方的平等地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实行控辩审模式,控辩平等对抗,审判中立。但是控方相对于辩方来说,拥有更加充足的物质资源,处于强势地位,而沉默权有力的维护了辩方的利益,更有利于实现控辩双方的平等。同时确立沉默权制度,控方不能通过采取强迫的方式使辩方自证其罪来获取证据,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搜集证据,更好的保障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权,增强了辩方的防御能力。
  (二)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建立和完善面临的困难
  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沉默权制度的规定存在不足。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制度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进步,进一步加强了对人权的保障,但是,“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制度并不等于沉默权制度,它只是沉默权制度的一个方面,沉默权制度未在我国真正的建立。同时《刑事诉讼法》仍保留如实供述的条款,这导致“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制度在司法实践的适用中面临困难。总之,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进一步落实保障人权的思想,在沉默权方面不断增加新的规定,但是沉默权制度仍没有在我国加以明确的规定,仍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沉默权制度。
  2.影响侦查机关的办案效率。在办案工程中依法获取的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是侦破案件的重要证据,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生动地还原犯罪嫌疑人的动机、心理状态以及案件现场的细节问题,而对犯罪嫌疑人这一权利的赋予,将会一定程度上减少获得合法口供的数量,影响案件的侦破,因此沉默权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侦查机关的侦查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进办案的侦查手段,积极引进先进的侦查手段,从而提高破案的效率。
  三、建立和完善沉默权制度的措施
  (一)为沉默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因为我国公民长期受我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的影响,人权意识淡薄,对于建立和完善沉默权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我国应该继续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以及对一些国外先进的法律制度的学习,从而促进沉默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人权的保障。
  (二)建立有限制的沉默权制度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法律坚持的一贯原则,沉默权制度是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的方式。但是权利不是没有限度的,都应该受到一定限制,沉默权也不另外。同时从国外沉默权制度来看,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沉默权进行了限制。因此应该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进行适度的限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例举的方式将不能适用沉默权制度的情形进行排除。
  在这些案件中法律应该规定犯罪嫌疑人不享有沉默权。因为这些犯罪案件对社会危害性大,涉及人数众多,快速侦破这些案件,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同时,依法获取的口供能够与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有利于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目的、动机以及案件现场的情形,从而能够快速侦破案件。再次,由于这些案件通常涉案人员众多,通过依法获取的口供能够最大限度的将涉案人员都绳之以法,更好的保证社会的安全、稳定。
其他文献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望对当代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教育;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5-0297-01  作者简介:王伟铖(1996-),江苏靖江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学生。  一
采用水热晶化法首次合成出含铬、钴双金属杂原子CrCoMEL分子筛,使用XRD,UV-VisDRS,ESR等测试手段,对其物相和波谱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并通过改变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成胶配比等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寻
摘 要 制度是人们时常提及的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制度无处不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作为人们维持正常生活秩序的客观要素在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其自身举足轻重的价值。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法社会学这门课程,在老师全面而深刻的讲解中,我对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法在各种制度中的体现以及法与各种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我更加清晰了法与制度在人类社会中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历程和前景。  关键词 法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目前患病率极高的慢病之一,随着老龄化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和60岁以上的男性。中医学防治疾病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
[摘要]中职生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是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并努力进行实践的,在生活中加强背诵积累语言,可以提高表达能力;注重博览群书,能提高认识水平;用心观察生活,有助于激发创作热情。  [关键词]写作 方法 积累 博览 观察    每一位中职生都有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想法,如何把这种愿望变成现实,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并付出努力,认真实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种方法,可能对我们迅速提高作文水平
摘 要:校园足球的发展问题长期以来都是政府大力推行和扶持的问题,2009年以来,我国的校园足球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在新政策的推进下校园足球迈进了良性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泥沙俱下,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和局限,如何吸取先进的工作经验,在转型期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足球运动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和满足感,是现阶段研究的主要关注内容。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在概括总结具体问题基础上,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已逐渐形成“地球村”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距离已不再是阻碍人们传播科技、交流文化的障碍;借助科技手段、科普平台,让文化走出去,已成为影响世界、促进
一、体育兴趣的内涵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体育兴趣理解为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或体育中某一内容)学习和锻炼的心理倾向和选择。对学生来说体育兴趣是指关心和参与某种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是可以培养的。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多方面努力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提高体育兴趣的必要性    兴趣是学习行为的诱因,在体育教学中,体育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各国之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自身的发展,是中国在国际道路上实现突破的关键点。在对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商事纠纷接踵而来,如何让我国的民商事制度与国际更好的接轨,在发展同时保护好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本文的民商事制度主要出发点与立足点。民商事纠纷的频频出现在呼吁我国要建设一个更为完善的民商事仲裁制度。目前我国的民商事制度在
中差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概念。他们现阶段普遍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比较懒惰、马虎、不求甚解;他们没有良好的性格特点,对学习缺乏信心,没有比较坚强的意志,学习上不能刻苦,没有知难而进的精神;他们头脑懒惰,智力活动水平较低;他们在思维活动领域里表现的是逻辑性和灵活性差,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低,想象能力很差,由此及彼的联想记忆也很差,中差生作为班级内一个特殊群体,让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