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分析

来源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le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研究的理论范式反映了不同的观点立场和价值取向,决定了话语权的争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视角结合,可以发现,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切入点,重点阐释了政治经济关系的经济视角和阶级视角;而列宁则是根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这一判断,突出了国家间政治,将政治经济学上升至国际政治经济层面,完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转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框架经历了马克思时期和列宁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后续又有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等新的发展,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最新成果.本文通过对反全球化思潮的案例分析,认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经济剥削还掺杂着区域、国家、民族的因素,这使得一切矛盾冲突不仅是资本主义的、也是世界性的和民族性的,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解释力.
其他文献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整体跃升、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的目标任务.作为管党治党的政治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如何突出政治功能,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各项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今年以来,舟山市纪委、市监委以构建党建统领基层整体智治体系为导向,致力于将新时代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融入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打造“海上清舟”党建品牌,激励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
期刊
新时代“大思政课”是“大”“思政”“课”等内在要素的有机结合,是立足新时代社会背景、基于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思政课创新实践.新时代“大思政课”具有重大性与精细性的统一、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的统一、生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守正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具身性与共情性的统一、基础性与应用性的统一等鲜明特性.新时代“大思政课”引领了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认识,夯筑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力量,因而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