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生活中“地理”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xink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时以理说理,不如以例说理来的更充实、更吸引人。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信息,采撷生活实例,把学习“地图上的方向”的抽象知识,巧妙的融于学生倍感亲切的生活情境,使地理内容“生活化”。
  【关键词】教学策略;生活情境;采撷;激发
  一、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如何贯彻落实这样要求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变较为抽象的书本中的地理为具体可感的生活中的地理。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将学生带入日常的生活情境中,发挥他们既往的生活经验和主体能动作用,再辅以教师的指导,很容易就能让学生达到收获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学习过程,是一种由学生主体“生长”出来的过程,能很好地体现地理的新活与价值。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网络中的地图包含了出行、购物、休闲、娱乐等海量信息,查询网络地图已经成为当前生活的一项基本并且高效的技能。人们已经认识到“地图导航生活”,地图变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要。因此,七年级地理新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地图上的方向》一课也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时代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判读相对较难,尤其学生刚刚由小学刚升入七年级,他们想到的,看到的,是简单的知识、简单的平面,还没有形成空间的概念,怎样让他们从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是需要老师好好设计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为指导思想,从学过的地球仪上的方向辨别入手,让学生复习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了解在地图上同样可以用经纬网确定方向。边用边学、边学边用是一种十分符合认知规律的高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尝试这种教学策略。让枯燥的知识生动化,让学生感受地理是鲜活的、贴切现实生活的,我设计几个生活情境片段:图上回忆;导游学校;过马路;读对联;辨方向;野外定向。
  二、案例过程:
  片段一、读图思考
  (PPT展示:教材P17,图1.24)
  师: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师:图中的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A点在C点的什么方向?
  生:B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A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
  强调: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适用于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片段二、导游学校
  (PPT展示:本学校平面略图)
  师:读图,我校大门面向什么方向?图书馆在躬行楼什么方向?
  生:我校大门面向南方。图书馆在躬行楼东方。
  师:客人想要从大门到体育馆应该怎么走?然后想参观宿舍又应该怎么走?
  生:从大门往北走大约500米,然后往西约100米就是体育馆。从体育馆往东约150米,然后往北约300米就是我校宿舍区。
  得出结论: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示北方。面向北,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片段三、过马路
  情境:周一早晨迎着明媚的阳光,小军愉快的走在上学的路上……小军已经走到人行道的A处,他想以最短路线穿越机动车道,最短时间赶到学校……
  师:上学和过马路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遇到,你认为小军应该怎样走?
  生:向北横穿马路直接到达学校。
  师(追问):这样过马路对吗?
  生(积极):很不对,这样不但不安全,而且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走?方向有何变化?
  生:先往东,走到人行横道再向正北过马路,然后向西行走一直到达学校。
  片段四、读对联,辨方向。
  PPT:展示对联,“朝北坐南吃西瓜,皮向东甩;瞻前顾后看《左传》,书往右翻。”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模拟一下对联中描写的有趣的生活场景,体验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
  生: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师:我们在野外看地图应该掌握什么技巧呢?
  生:野外看地图最好面朝北,背朝南。这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师:可是,在野外我们没有地图,我们怎么判定东南西北4个方位呢?
  生:清晨可以根据旭日东升判定东方。
  生:晴朗的夜晚可以根据北极星判定北方。
  片段五、野外定向。
  情境:暑假里,小军和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野营活动,在茫茫森林里,他们不小心与营队走失,迷失方向,他们很急!请大家帮他们想办法走出大山。
  三、案例分析及反思:
  教学点悟:本节课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信息,采撷生活实例,把学习“地图上的方向”的抽象知识,巧妙的融于学生倍感亲切的生活情境,使地理内容“生活化”。学生兴趣一下子被调到起来,最大限度的处于主动激活状态。“导游学校”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校园布置既陌生又好奇,让他们以主人角色介绍引领客人,观察起来认真、投入,感觉学习地理知识就是生活体验,极大增强学习地理的乐趣;“过马路”生活气息浓厚,让学生既学了课本知识,又学到生活知识,学生倍感有趣;;演示实际生活情境的“读趣联”融合了学生生活实践的体验,甚至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生动、具体、形象,让学生乐在其中,变得想学,愿学,乐学;“野外定向”则意在对学生进行一些生存能力的地理技能训练,该内容极具开放性,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难度,但因为把学生放在特定生活场景中,从而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笔者以为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老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地理课堂上以学生为本,显现学生活动安排的教学策略,比只单纯进行传统教学中的呈现试题和答案的方法要好得多。一节好的课堂教学每个环节都应该是精心设计的。这样地理课堂,才会饱含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理解问题才会深刻,掌握知识才会牢靠,体验情感才会真切。
  让地理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让学生自愿采撷生活中的“地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棠城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专业群建设是产教融合的必然产物。本文以湘菜产业特色专业群为例,提出专业群建设应坚持服务需求原则,特色发展原则和产学研结合原则。专业群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教学体系和基地建设四个方面。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专业群的管理和运行、群内专业的共同发展、专业群建设的评价和激励、动态性和灵活性等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湘菜产业特色专业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厦门市湖里区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致使办学规模扩大,新教师数量急剧增加。在新形势下,如何立足群体需求,汲取成功经验,拓宽培训视野,科学顶层设计,区校合力,丰富创新培训形式,夯实培训,实现培训效益,让培训助力于新教师成长。   【关键词】小学新教师;培训需求与方式;调查与思考   一、问卷调查情况与数据分析  近几年来,厦门市湖里区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
期刊
【摘 要】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苏教版选用的古诗词篇目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经典篇章,蕴含着作者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了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在各自的岗位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新篇章。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巧妙导入、反复诵读和由诗入画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值得大家深思。  【关键词】巧妙导入;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与总结,浅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五个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
期刊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自然很优秀经典,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有些文章语言上很具感染力,有些文章情感上很具煽动力,有些文章蕴含深刻的哲理……每篇文章都有其特点和值得我们学习、品味、借鉴的地方,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材之间还有隔膜之处,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这需要语文老师在备课的环节中预想到,在教学中运用智慧来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学生和教材之所以有隔膜,主要还是因为学生和作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学生英语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作探析,阐述多让其自我展示对激活学习激情和潜能的重要意义。给学生搭建宽阔舞台,鼓励他们大胆展示和主动表达,利于他们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加深识记和使用英语。探讨学生自我展示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体现课程生本主义原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主导  面向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多给他们自我尝试和主动交流的机会,使得他们在竞相发展中
期刊
【摘 要】几乎每位中学英语教师在开学初都会对学生提出做课堂笔记的要求,因为做好课堂笔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良方和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然而勤做、会做笔记的学生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仅仅是对此行动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对这一行动要加以指导和督促。  【关键词】英语课堂笔记;认识重要性;明确方向;授以方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一种眼、手、耳、脑相结合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学生英语学习主体积极情感激活作探析,阐述建构和谐民主情境、自由协作讨论和过程激励评价对增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促进作用。围绕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激活,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活化,利于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情感;潜能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创设富有情境的趣味课堂,利于培养学生带着积极思想情感主动学习和使用英语。由此可
期刊
【摘 要】语言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形成和凝聚的根本,语言的发展必然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样社会的发展也会带来语言的变革。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也是语言的革命,用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人文精神的发展和壮大,在社会面临着困境,人类面对着堕落的情况下,语言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爆发了。但丁的俗语和路德的德语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的整合,冲破教会的专制,而法语从18世纪以后更是成了民主的重要载体。教学中,在我们关注近
期刊
【摘 要】目前,对于课程改革而言,有效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实现高效课堂,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就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性进行探讨,同时结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课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议  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来说,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应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