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皮划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构成由体能、技能、心理、战术、智能五部分组成。作为体能主导类耐力项目,体能在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竞技能力的分析,结合训练学相关理论,提出适合我国皮划艇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训练模式,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
【关键词】皮划艇 竞技能力 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8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195-03
皮划艇运动是一项能有效地提高人体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增强人体肌肉力量,调节神经系统平衡,有利于健康的体育运动。皮划艇分皮艇和划艇两个项目。1924年皮划艇作为表演项目进入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孟关良和杨文军取得男子500米双人划艇金牌,标志中国皮划艇运动已经有部分项目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皮划艇项目还与世界高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不同的项目对竞技能力结构中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的需求是不同的,各种能力对该项目的作用也是有所不同的。
根据项群理论,皮划艇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因此体能就是皮划艇运动中的核心竞技能力,运动员在比赛中竞技状态表现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因此研究其核心竞技能力结构特征不但能够促进皮划艇项目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本项目的其他小项目的发展也会起到推进作用。本文以皮划艇这一典型的体能类运动项目为主,分析研究次项目运动训练中,竞技能力各组成因素的作用和地位以及运动训练的重点和方向,并构建出核心竞技能力训练模式使运动训练取得应有的效果和获得更大的效益。
一、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分析
1.体能能力
体能能力是由身体形态结构、机能能力、运动素质等能力因素组成的。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是:形态,躯干粗壮、上肢发达、臂长(皮艇),身体粗壮、臂长和上肢发达(划艇);机能,雄性激素水平高;素质,专项耐力和无氧能力强,躯干力量优异。[2]在以体能为主导的耐力性项群中,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结构一般决定着机能能力水平的高低,而机能能力的水平同时又反映着运动素质水平的高低。从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体能结构模型来看,此运动要求运动员要有身材高大、体态均匀、肌肉线条修长等形态。这些良好的身体形态才能为心肺功能极好、激素水平高的机能能力提供优质的身体条件,为形成良好的专项技术提供保障;身体机能水平的高低,是运动员供能的重要前提,即皮划艇运动员骨骼肌能量代谢和心肺代谢却是技能水平的体现;对于运动素质,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一般耐力、专项耐力、力量耐力,并以良好的以专项耐力为核心的多种竞速能力,以及以糖酵解供能或有氧氧化供能为主渠道的多种代谢能力。
2.技能能力
技能能力是每一项运动的主要部分,合理、正确的运动技术,有利于运动员的心理、生理能力充分发挥,更是运动员取得好的竞技效果的前提。皮划艇的划桨动作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技术动作,特别是在急流回转赛中,应对不同的赛道,运动员都要灵活熟练的运用已有的技术。运动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整个赛程始终保持高水准的运动效率和动作一致性。使运动员的最大体力和体能用于划桨上并取得最佳效果,还要使最佳划水效果转化成最快的艇速。以体能为主导类的皮划艇项目,技术动作属于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项目,要求技术动作稳、快、灵、变为训练技术特点。
皮划艇一般要求完成技术动作中,身体要保持体重从船内传向船外,将体重置于浆上支撑而不是前脚上。向外伸展时,跪撑膝和上方手在一条直线上;胳膊充分伸展去抓水,以强有力的攻击水面。尽可能展开手臂以增加幅度;上身,推挤肩膀至与水平垂直,身体旋转以增加前向幅度,头竖直,并向下看水;髋,向抓水点前压以为抓水传递体重和力量,是传递力量的关键点;浆叶角度前倾以尽可能抓水和加速。在比赛过程中对船的方向、重心能及时调整,把握自如,在急流回转赛中要对不同的地形变化做出反应。作为竞速项目,加快整个赛段速度以及过门速度和直划速度,在稳中求快。及时应对不同的环境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急流回转赛中,直划要注意看门,而不是只顾低头划船,眼睛要盯住下一个要去的方向和门,才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熟悉水流、技术娴熟、反应灵敏是运用好技术的保证。[3]
3.战术能力
战术能力是由若干能力所组成,如敢于上强度能力、战术思维能力、体能运动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技术组合能力、支作控制与转移能力,以及有关智能、心理能力等。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日趋接近,良好的素质和技术往往只有通过一定的战术表现才能取胜。[4]皮划艇战术指导思想要以出发快、途中活、冲刺稳中有快。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准确的情报,在运动竞赛中,情报是否及时、准确和全面,将会影响到战术战略的制订,甚至会影响到最终的比赛。同时要充分的考虑竞赛环境的影响,包括竞赛场地、器材条件、地理气候、裁判、观众等,尽量在训练中模拟出比赛的真实情况。
为了提高战术能力,在赛前训练的准备期,就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使运动员加深对战术指导思想的理解。应掌握各种战术的各种对策以及基本形式。丰富的战术知识有利于战术意识的形成,有利于迅速掌握各种战术和提高战术行动的质量。皮划艇项目中的战术形式主要有领先战术、匀速战术、负分段战术三种,基本特征为控速能力好,应变能力强,能够针对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战术方略。对全程速度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合理的分配体能,及时应变各种逆境。
4.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对体能能力、技能能力,包括战术能力、智力不断提高和完善,并对紧张激烈的现代比赛中充分发挥竞技能力水平取得最好成绩起保证和促进作用,并对其发挥起规定性的决定影响。
多血质、黏液质的人比抑制质、胆汁质的人更适合于参加运动训练,并常常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水平。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个性特征可以有效地促进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和提高技、战术水平,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或超长发挥的保证和前提。同时,心理训练必须以体能和技能、战术能力为载体和物质基础,心理能力训练必须结合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当今竞技体育比赛中,已不是单纯的运动员体能、技能和战术运动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能力的对抗。
二、体能作为核心竞技能力的原因
体能能力对运动成绩提高的速度、提高的幅度及最终达到的高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具发展提高空间和潜力的因素;其他竞技能力因素则起着保证竞技水平发挥的作用,其发展提高的空间和潜力是相对有限和相对稳定的。对各种竞技能力因素对竞技能力的高低所起的作用进行横向比较,它们各自所起作用或所处地位的高低是不尽相同的,其中体能能力起着第一位的主导性的决定性作用。
1.体能能力发展的可塑性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功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体能训练的直接任务就是根据竞赛的需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确保运动员的体能状况能够适应比赛中战术活动的进行与技术水准的发挥。皮划艇项目的专项体能以能量代谢的角度看需要高水平的无氧糖酵解做功能力,在开始和最后冲刺阶段中又需要拥有高水平的磷酸原供能能力。力量水平和肌肉用力的协同能力直接决定着每桨的完成效益,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质增强的重要表现,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以及进行特殊专业训练的重要基础。[2]以运动员握力为例,相对一般人的握力100KG左右,我国男子优秀皮艇运动员的握力一般在598.9±52.2KG,划艇运动员的握力一般在639.4±78.9KG。这是体能水平长期持续不断大幅度训练的结果。
2.体能是促进皮划艇运动成绩提高的基础
从狭义的运动训练角度来说,皮划艇成绩的提高依靠于运动员有氧能力、有氧功率、无氧能力、无氧功率等因素的提高,并通过合理的技术、有效的战术策略及积极的心理驱动将这种能力充分的展示出来,比赛中运动员主要依赖有氧代谢供能。因为,体内直接能源物质储备以及糖酵解代谢供能只能维持机体进行1.5~2.0分钟的大强度运动。由于皮划艇比赛中,机体的磷酸原、糖酵解、有氧供能都达到最高水平,因此,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主要专注于建立稳固的有氧基础并合理配合力量训练、无氧耐力,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目的。所以,众多专家普遍认为,皮划艇成绩的提高主要归功于体能的增长。
运动成绩一般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三方面因素决定的。按照结构来分,皮划艇属于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项目,这类项目由于动作结构单一,在运动成绩获得过程中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占主要成分,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按照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皮划艇属于测量类项目。测量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很少会受到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因此运动员的自身体能则会最直接的影响到皮划艇运动成绩。同时,体能不仅是运动成绩提高的基础,针对皮划艇项目体能更是运动成绩提高的速度、水平提高的幅度的基础,甚至表现在运动成绩最终所达到的高度与运动寿命长短上。而皮划艇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也在起作用,但是都必须建立在以良好体能为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体能能力对其他竞技能力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体能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如果没有好的体能能力做保障,其他竞技能力再突出都会受到制约。以体能为主导的皮划艇项目,对于运动员体能的缺陷,其它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是很难予以弥补和代偿的。没有体能做基础,其他竞技能力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相反,体能能力也对其他竞技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技术能力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建立在体能基础上的,体能为技术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相应的体能能力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促进技术能力的进一步飞跃。皮划艇项目的战术制订必须针对运动员的体能情况而定,只有过硬的体能能力做保障,才能采用更有利于比赛的战术,从而促进战术能力的操控与提高。心理能力的正常发挥也建立在体能能力的基础上,有了强大体能支撑,不会去考虑比赛过程中是否体力不支、是否力量不够等因素。这种情况下心理能力才能更好的发挥与提高。一般在比赛过程中,会经常看到当体能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时,身体状态一般达到接近或最佳状态,此时动作技术一般能表现出准确性、合理性、稳定性;战术运用合理,很好的按照预先制订的方案进行比赛;心理上的起伏也很小,能够冷静的观察赛场,对各种不利环境做出及时准确的应对。
三、核心竞技能力训练模式的构建
1.体能训练模式构思
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体能主导类项群的皮划艇项目,体能更是整体训练的重中之重。如图1所示依据皮划艇项目的运动特点,速度、力量、耐力则是皮划艇项目中体能训练的重点。作为竞速类项目的皮划艇,速度则是取胜的直接因素。在不同的比赛阶段中,速度训练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力量作为皮划艇前进动力的基础,为皮划艇的运动提高动力,其训练可分为最大力量训练、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个方面。皮划艇主要是以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耐力则是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没有持久耐力的保障,即使前段赛程能够取得明显优势,最终也很难获取最后的胜利。根据项目供能特点,耐力训练一般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训练为主。以上各体能素质又可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从负荷结构训练方法群组到代谢能力训练方法群组以及肌肉力量训练方法群组,是耐力性项群训练方法发展的主干线。加上地域效应训练方法群组和恢复能力训练方法群组的辅助与支持,即构成了耐力性项群体能训练方法的完整体系。随着训练的深入与成绩的取得,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反馈到训练中去,最后直接为提高运动成绩而服务。
2.体能训练中身体素质间的相互关系
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和柔韧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但是在训练过程中,专项体能的训练并不能把各身体素质完全分开来训练。针对皮划艇运动项目的特点,每个重要的身体素质之间的训练应该良好的结合起来进行训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对于皮划艇项目中重要的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可结合为快速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进行专项体能训练,使训练更专项化。
3.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
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进行一般体能训练可以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各个器官系
统的机能,使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发展,为提高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打下基础。而合理地安排专项体能训练要符合专项对身体的特殊要求,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7
2 刘晓军、柴桂枝.我国皮划艇运动员体能特征与训练特点的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71~72
3 张光、张磊、舒克念.试析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及技术能力[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2(4)
4 吕艳丽、胡洪泉.优秀皮划艇运动员比赛战术论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9(1):74
【关键词】皮划艇 竞技能力 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8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195-03
皮划艇运动是一项能有效地提高人体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增强人体肌肉力量,调节神经系统平衡,有利于健康的体育运动。皮划艇分皮艇和划艇两个项目。1924年皮划艇作为表演项目进入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孟关良和杨文军取得男子500米双人划艇金牌,标志中国皮划艇运动已经有部分项目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皮划艇项目还与世界高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不同的项目对竞技能力结构中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的需求是不同的,各种能力对该项目的作用也是有所不同的。
根据项群理论,皮划艇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因此体能就是皮划艇运动中的核心竞技能力,运动员在比赛中竞技状态表现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因此研究其核心竞技能力结构特征不但能够促进皮划艇项目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本项目的其他小项目的发展也会起到推进作用。本文以皮划艇这一典型的体能类运动项目为主,分析研究次项目运动训练中,竞技能力各组成因素的作用和地位以及运动训练的重点和方向,并构建出核心竞技能力训练模式使运动训练取得应有的效果和获得更大的效益。
一、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分析
1.体能能力
体能能力是由身体形态结构、机能能力、运动素质等能力因素组成的。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是:形态,躯干粗壮、上肢发达、臂长(皮艇),身体粗壮、臂长和上肢发达(划艇);机能,雄性激素水平高;素质,专项耐力和无氧能力强,躯干力量优异。[2]在以体能为主导的耐力性项群中,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结构一般决定着机能能力水平的高低,而机能能力的水平同时又反映着运动素质水平的高低。从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体能结构模型来看,此运动要求运动员要有身材高大、体态均匀、肌肉线条修长等形态。这些良好的身体形态才能为心肺功能极好、激素水平高的机能能力提供优质的身体条件,为形成良好的专项技术提供保障;身体机能水平的高低,是运动员供能的重要前提,即皮划艇运动员骨骼肌能量代谢和心肺代谢却是技能水平的体现;对于运动素质,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一般耐力、专项耐力、力量耐力,并以良好的以专项耐力为核心的多种竞速能力,以及以糖酵解供能或有氧氧化供能为主渠道的多种代谢能力。
2.技能能力
技能能力是每一项运动的主要部分,合理、正确的运动技术,有利于运动员的心理、生理能力充分发挥,更是运动员取得好的竞技效果的前提。皮划艇的划桨动作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技术动作,特别是在急流回转赛中,应对不同的赛道,运动员都要灵活熟练的运用已有的技术。运动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整个赛程始终保持高水准的运动效率和动作一致性。使运动员的最大体力和体能用于划桨上并取得最佳效果,还要使最佳划水效果转化成最快的艇速。以体能为主导类的皮划艇项目,技术动作属于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项目,要求技术动作稳、快、灵、变为训练技术特点。
皮划艇一般要求完成技术动作中,身体要保持体重从船内传向船外,将体重置于浆上支撑而不是前脚上。向外伸展时,跪撑膝和上方手在一条直线上;胳膊充分伸展去抓水,以强有力的攻击水面。尽可能展开手臂以增加幅度;上身,推挤肩膀至与水平垂直,身体旋转以增加前向幅度,头竖直,并向下看水;髋,向抓水点前压以为抓水传递体重和力量,是传递力量的关键点;浆叶角度前倾以尽可能抓水和加速。在比赛过程中对船的方向、重心能及时调整,把握自如,在急流回转赛中要对不同的地形变化做出反应。作为竞速项目,加快整个赛段速度以及过门速度和直划速度,在稳中求快。及时应对不同的环境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急流回转赛中,直划要注意看门,而不是只顾低头划船,眼睛要盯住下一个要去的方向和门,才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熟悉水流、技术娴熟、反应灵敏是运用好技术的保证。[3]
3.战术能力
战术能力是由若干能力所组成,如敢于上强度能力、战术思维能力、体能运动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技术组合能力、支作控制与转移能力,以及有关智能、心理能力等。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日趋接近,良好的素质和技术往往只有通过一定的战术表现才能取胜。[4]皮划艇战术指导思想要以出发快、途中活、冲刺稳中有快。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准确的情报,在运动竞赛中,情报是否及时、准确和全面,将会影响到战术战略的制订,甚至会影响到最终的比赛。同时要充分的考虑竞赛环境的影响,包括竞赛场地、器材条件、地理气候、裁判、观众等,尽量在训练中模拟出比赛的真实情况。
为了提高战术能力,在赛前训练的准备期,就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使运动员加深对战术指导思想的理解。应掌握各种战术的各种对策以及基本形式。丰富的战术知识有利于战术意识的形成,有利于迅速掌握各种战术和提高战术行动的质量。皮划艇项目中的战术形式主要有领先战术、匀速战术、负分段战术三种,基本特征为控速能力好,应变能力强,能够针对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战术方略。对全程速度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合理的分配体能,及时应变各种逆境。
4.心理能力
心理能力对体能能力、技能能力,包括战术能力、智力不断提高和完善,并对紧张激烈的现代比赛中充分发挥竞技能力水平取得最好成绩起保证和促进作用,并对其发挥起规定性的决定影响。
多血质、黏液质的人比抑制质、胆汁质的人更适合于参加运动训练,并常常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水平。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个性特征可以有效地促进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和提高技、战术水平,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或超长发挥的保证和前提。同时,心理训练必须以体能和技能、战术能力为载体和物质基础,心理能力训练必须结合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当今竞技体育比赛中,已不是单纯的运动员体能、技能和战术运动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能力的对抗。
二、体能作为核心竞技能力的原因
体能能力对运动成绩提高的速度、提高的幅度及最终达到的高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具发展提高空间和潜力的因素;其他竞技能力因素则起着保证竞技水平发挥的作用,其发展提高的空间和潜力是相对有限和相对稳定的。对各种竞技能力因素对竞技能力的高低所起的作用进行横向比较,它们各自所起作用或所处地位的高低是不尽相同的,其中体能能力起着第一位的主导性的决定性作用。
1.体能能力发展的可塑性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功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体能训练的直接任务就是根据竞赛的需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确保运动员的体能状况能够适应比赛中战术活动的进行与技术水准的发挥。皮划艇项目的专项体能以能量代谢的角度看需要高水平的无氧糖酵解做功能力,在开始和最后冲刺阶段中又需要拥有高水平的磷酸原供能能力。力量水平和肌肉用力的协同能力直接决定着每桨的完成效益,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质增强的重要表现,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以及进行特殊专业训练的重要基础。[2]以运动员握力为例,相对一般人的握力100KG左右,我国男子优秀皮艇运动员的握力一般在598.9±52.2KG,划艇运动员的握力一般在639.4±78.9KG。这是体能水平长期持续不断大幅度训练的结果。
2.体能是促进皮划艇运动成绩提高的基础
从狭义的运动训练角度来说,皮划艇成绩的提高依靠于运动员有氧能力、有氧功率、无氧能力、无氧功率等因素的提高,并通过合理的技术、有效的战术策略及积极的心理驱动将这种能力充分的展示出来,比赛中运动员主要依赖有氧代谢供能。因为,体内直接能源物质储备以及糖酵解代谢供能只能维持机体进行1.5~2.0分钟的大强度运动。由于皮划艇比赛中,机体的磷酸原、糖酵解、有氧供能都达到最高水平,因此,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主要专注于建立稳固的有氧基础并合理配合力量训练、无氧耐力,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目的。所以,众多专家普遍认为,皮划艇成绩的提高主要归功于体能的增长。
运动成绩一般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三方面因素决定的。按照结构来分,皮划艇属于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项目,这类项目由于动作结构单一,在运动成绩获得过程中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占主要成分,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按照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皮划艇属于测量类项目。测量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很少会受到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因此运动员的自身体能则会最直接的影响到皮划艇运动成绩。同时,体能不仅是运动成绩提高的基础,针对皮划艇项目体能更是运动成绩提高的速度、水平提高的幅度的基础,甚至表现在运动成绩最终所达到的高度与运动寿命长短上。而皮划艇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也在起作用,但是都必须建立在以良好体能为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体能能力对其他竞技能力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体能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如果没有好的体能能力做保障,其他竞技能力再突出都会受到制约。以体能为主导的皮划艇项目,对于运动员体能的缺陷,其它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是很难予以弥补和代偿的。没有体能做基础,其他竞技能力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相反,体能能力也对其他竞技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技术能力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建立在体能基础上的,体能为技术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相应的体能能力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促进技术能力的进一步飞跃。皮划艇项目的战术制订必须针对运动员的体能情况而定,只有过硬的体能能力做保障,才能采用更有利于比赛的战术,从而促进战术能力的操控与提高。心理能力的正常发挥也建立在体能能力的基础上,有了强大体能支撑,不会去考虑比赛过程中是否体力不支、是否力量不够等因素。这种情况下心理能力才能更好的发挥与提高。一般在比赛过程中,会经常看到当体能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时,身体状态一般达到接近或最佳状态,此时动作技术一般能表现出准确性、合理性、稳定性;战术运用合理,很好的按照预先制订的方案进行比赛;心理上的起伏也很小,能够冷静的观察赛场,对各种不利环境做出及时准确的应对。
三、核心竞技能力训练模式的构建
1.体能训练模式构思
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体能主导类项群的皮划艇项目,体能更是整体训练的重中之重。如图1所示依据皮划艇项目的运动特点,速度、力量、耐力则是皮划艇项目中体能训练的重点。作为竞速类项目的皮划艇,速度则是取胜的直接因素。在不同的比赛阶段中,速度训练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力量作为皮划艇前进动力的基础,为皮划艇的运动提高动力,其训练可分为最大力量训练、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个方面。皮划艇主要是以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耐力则是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没有持久耐力的保障,即使前段赛程能够取得明显优势,最终也很难获取最后的胜利。根据项目供能特点,耐力训练一般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训练为主。以上各体能素质又可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从负荷结构训练方法群组到代谢能力训练方法群组以及肌肉力量训练方法群组,是耐力性项群训练方法发展的主干线。加上地域效应训练方法群组和恢复能力训练方法群组的辅助与支持,即构成了耐力性项群体能训练方法的完整体系。随着训练的深入与成绩的取得,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反馈到训练中去,最后直接为提高运动成绩而服务。
2.体能训练中身体素质间的相互关系
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和柔韧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但是在训练过程中,专项体能的训练并不能把各身体素质完全分开来训练。针对皮划艇运动项目的特点,每个重要的身体素质之间的训练应该良好的结合起来进行训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对于皮划艇项目中重要的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可结合为快速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进行专项体能训练,使训练更专项化。
3.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
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进行一般体能训练可以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一般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各个器官系
统的机能,使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均衡发展,为提高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打下基础。而合理地安排专项体能训练要符合专项对身体的特殊要求,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7
2 刘晓军、柴桂枝.我国皮划艇运动员体能特征与训练特点的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71~72
3 张光、张磊、舒克念.试析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及技术能力[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2(4)
4 吕艳丽、胡洪泉.优秀皮划艇运动员比赛战术论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