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权视角下刑法涉性别规范的存在基础与反思--以《刑法》第49条“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为切入点

来源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妇女予以特殊保护的做法具有合宪性,但其限度应当与自然法中的不平等保持“相称”的水平,否则即属于“过限的实质平等”。刑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以意志自由为出发点,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不能想当然地将其视作弱势群体,应当就其所处的阶段、场合具体判定;同时,追求实质平等很大程度上也无需动用刑事手段,作为补充法,刑法只有在性别差异对罪责产生实质影响时才可启动。重新审视刑法中涉性别规范,我国刑法应当走上去“性别标签”的道路,尤其在逐步废除死刑的过程中,避免矫枉过正、用力过猛。
其他文献
公法与私法属性的进一步融合对PPP法律救济制度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各界对于PPP合同性质、争议解决的法律规制争论不已,按纯粹诉讼机制解决纠纷未必达到良好效果。通过对PPP争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绩效管理在电网企业的改革发展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和效果。作为电网公司人才培养与建设的服务基地,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