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提示神经周围侵犯在评估前列腺癌进展风险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z5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提示神经周围侵犯( perineural invasion in biopsy ,PNIb)对前列腺癌分期、进展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1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1~80岁,平均69岁。穿刺前平均血清PSA水平为15.7μg/L。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或MRI及核素骨扫描检查,未发现肿瘤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均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诊断为局限性前列腺癌。手术方式均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比较有PNIb组与无PNIb组根治术后病理的Gleason评分、手术切缘阳性率、肿瘤包膜侵犯率及精囊侵犯率等指标的差异。比较PNIb与根治性术后病理结果中神经周围侵犯( perineural invasion in prostatectomy specimen ,PNIp)分布情况的一致性。结果本组316例中, PNIb 发生率为32.5%(103/316)。有PNIb组与无PNIb组根治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6分(16例与92例)、7分(46例与87例)、≥8分(41例与34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缘阳性(75例与43例)、包膜侵犯(47例与36例)及精囊侵犯(32例与23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NIb可作为手术切缘阳性、包膜侵犯、精囊侵犯( OR=11.358、OR=1.785、OR=2.364,P<0.05)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本组103例PNIb中,22例为双侧PNIb,根治术后病理为双侧PNIp;81例为单侧PNIb,根治术后病理中55例为双侧PNIp,PNIb与PNIp发生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NIb可以作为评估前列腺癌肿瘤进展及发生范围的有效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D147表达及其3′非编码区( UTR) rs8259 T/A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关系。方法入选ACS患者182例及328例正常对照,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
目的:观察使用襻利尿剂前后心力衰竭(心衰)伴水潴留的患者血钠的变化,分析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的1378例心衰失代偿期的患者进行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中微小RNA-126(miR-126)水平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CCC)形成的关系,探讨miR-126是否可成为CCC形成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设计,连续入选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8日收治的1例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资料,女,62岁。因阵发性血压升高10年,发现左肾上腺占位2个月入院。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小干扰RNA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ApoE-/-)小鼠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采用ApoE-/-小鼠颈动脉硅胶圈置入法快速建立动脉粥样斑
目的:研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外周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8456例住院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外周动脉栓塞
目的:总结直径≤3 cm的肾上腺小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经验和后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2例小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8例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B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7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B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确诊年龄分别为14岁、24岁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肾滑膜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肾滑膜肉瘤患者的资料,女,54岁。因左腰部疼痛6 d于2012年2月14日入院。增强CT检查示左肾上极一直径约2.0 cm的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基转移酶μ-3(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u 3,GSTM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应用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筛选前列腺癌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