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小学数学的和谐课堂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是凸显新课改的主阵地,是彰显师生生命的场所。教师应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自主学习,得到和谐发展。
  关键词 和谐课堂 和谐发展 构建
  
  如何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我认为,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营造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和谐的师生情相互交融。数学教学要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如果真诚对待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用坦诚来反馈。教师应注意自己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视“微笑”为良朋。从教以来,我仿效身边的同事,要求学生非常严格。我认为很正常,也很正确,学生虽然略有微词与不满,但也相安无事。直到发生了这件事之后,致使我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不安。
  我所教的学生,特别好动,每每课上总有几个“调皮蛋”不遵守纪律。终于在一节自习课上,我抓出了几个男同学,想狠狠地教训他们一下。我说:“你们都给我在那里站好,你们在干什么?好好地反省一下。如果再犯,就到操场上跑几圈。”此时,我的原意是想吓一吓这些学生,让他们再也不敢捣乱,所以我态度非常严厉,不停地批评着这些调皮的学生。等批评结束后,下课了,学生还是甜甜地微笑着对我说:“小雪老师,我好喜欢你的数学课哟!”此时此刻,我被一阵强烈的情感震撼着,猛然间我意识到:在学生眼里,天是那么蓝,“老师”这个词是那么的神圣,寄托着他们无限美好的幻想和期望。但我的做法却是那么的冷漠,“师道尊严”的意识把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这么远。我不禁反思,面对学生,自己又投入了多少爱呢?
  2.视“鼓励”为知己。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而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因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教师的鼓励;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信心需要教师的鼓励;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教师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一个亲切的手势、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感染学生,给学生带来快乐,让学生享受享受。你观察真仔细,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教师浅浅的微笑和美妙的声音,让学生倍感温暖。
  3.视“民主”为益友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干学生,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譬如:数学课上有很多技法传授,如果光是老师教学生学,容易沉闷乏味。我觉得有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真知就在探索中;有时老师教学时不妨故意出点错,学生在比较中自然明白原来应该这样做啊——事实胜于雄辩;有时还可以来点游戏,如讲授三原色、三间色时,让学生做“找朋友”游戏——润物细无声。
  
  二、营造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和谐
  
  教与学的和谐是为了师生共同成长发展。教育家向来都提倡教学相长。现在的学生无论在思想还是在知识方面,有许多都是值得教师学习的。而教师作为长者,也应该以自己的言语行为、学识能力给孩子作楷模。师生之间平等友爱,相互尊重,互相监督,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尤其是教师,更应有意识地向学生学习,不断净化心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使自己的人生不断达到更高的境界。
  1.让学生“主动学”。教学中要重视研究学生的情感,努力创造主动活泼的乐于学、善于思的气氛,使学生树立起积极主动的乐于学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引入知识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二年级下册《锐角和钝角》,我们可以先对同学们说:“节假日,同学们一定去儿童公园玩过,谁愿意把你玩过些什么告诉大家?”同学们充分地说,老师接着说:“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儿童公园玩玩,好吗?”老师紧跟着说:“你们知道吗?在数学王国里,‘角氏家族’有三兄弟,我们已经认识了他们的老二——直角。你们还想认识直角的弟弟和哥哥吗?今天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最先认识他们,并和他们交上朋友!”同学们纷纷给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导入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一种高涨的情绪中,使他们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投入到对新知的渴望。教学不是单纯的给予,更重要的应当是引导学生去获取。老师在学生原有知识和今天的新知之间制造了一个矛盾。制造了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势态而后揭示新课,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一种高涨的情绪中,使他们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中去。
  2.让学生“会学”。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全班的或小组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励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质就会进一步形成。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准确又简练地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
  如在教学加法算式4+4+4+4+2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4×4+2或5×4-2。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的答案是6×5。我高兴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同学们却马上反对。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
  3.让学生“善学”。从小学数学教育的对象看,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适应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使之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与提高。每个人都具有祈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天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一个学生适应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十分艰巨的任务。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赏识、被肯定,这不光来源于教师,更看重来自于班集体肯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做到这点,将会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快乐的学习过程中。”
  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要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和谐,就必须协调好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让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进行。
其他文献
关于家谱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旧时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它与正史和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不仅具有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而且还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认祖提供了有案可查的文字根据。  家谱中的“世”,即父子相传,把父子相传的血缘关系依次排列,就叫“世系”。人物事迹包括为官、德行、义举和节烈。记载人物事迹好理解,父子相传的血缘
目的分析多种预后影响因素对儿童非成熟B细胞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的影响,寻找可能的影响治疗和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方法对在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非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摘要】每年一次的高考,是一次针对学生的竞争性相当激烈的选拔性考试。学生高考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语成绩的影响。高中英语总复习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阶段,由于学生面临着严峻的高考,因此总复习这一阶段的教学受到了学生、教师的关注。因此,如何通过进行之有效的复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便成了各个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英语 总复习教学 策略   高三英语教学课程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