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xyx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电工学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薄弱的情况,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电工学教学中引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教学模式,并对电工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电工学教学
  作者简介:王玉芳(1971-),女,山东即墨人,山东英才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工程师。(山东 济南 25010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3-0072-02
  
  电工学是高职院校电类、非电类工科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随着电的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工科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要和电打交道,因此,学生不单要求掌握电工学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课程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如何授人以渔?目前的现状是:经过应试教育培养起来的大学生已习惯于老师对知识定论式讲授,缺乏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动手的能力,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以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老师讲得再好,学生未必都听进去了,尤其是对电工学这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必然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对于学习电工学这门课程而言,其目的不仅仅是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能够真正让大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让学生们的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名副其实赢得企业的青睐。面对21世纪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所谓“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学习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为解决问题主动探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习技术性、实践性要求较强的电工学课程来说,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每一个任务入手,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对理论进行学习、对任务进行动手验证,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协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通过每一个任务的完成,不断地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更加地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经大量调研分析表明: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改革指导思想,“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项目化教学能够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项目化的教学改革,重新进行了课程教学设计。
  二、“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教学法在电工学课程中的应用
  1.设计任务
  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进行任务设计。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抛掉畏难思想,设计的任务看似很简单而且有趣。例如,对于正弦交流电路的学习,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下图,已知有三块电流表,测得流经电感的电流是3A,测得流经电容的电流是2A,求测得的总电流是多少?
  2.分析任务提出问题,讲解与任务衔接的知识点
  老师需给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的氛围。首先,老师依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组长由学习骨干担任。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人都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假设。最初大多数学生都会说,答案是5A吧?细心的学生会发现,这电路和直流电路是不同的,直流电路中只有电阻,可这是正弦交流电路,并且元器件是电感和电容。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后,有了兴趣。趁热打铁,此时老师就可以先分析这个任务,提醒学生们注意,这是交流电路,用的是交流电流表,那交流电流表测得的是什么值呢?有效值。这个大家都知道。那总的电流是它们的和吗?当然不是。因为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是不同的,交流量大小和方向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慢慢引导着学生从直流电路的思想进入到交流电路的思想。要想解决这个任务就要先学习什么是交流量,只有用三要素才能完整地描述交流量……在学生们期待的眼光中,把要求他们掌握的理论知识一一展开。
  3.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讲完了,但任务要靠学生们独立完成。同学们已经分了组,那么就以组为单位完成任务。首先,小组成员通过分析讨论解出这个题目,答案是1A;其次,小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保证让小组中每一位同学都能弄懂并能独立地从理论的角度解出;最后,进行验证。在学生们动手验证前,老师要先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用电、职业道德、工作规范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学生们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工艺纪律,遵守一切技术要求,职业素质就在一次次动手验证中培养起来了。验证的结果出来了,表明学生们的答案是正确的,学生们在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协作,不断地获得满足感、成就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4.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及评价
  及时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并作出中肯评价。学生完成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困难,所谋求的解决方法、心得体会,以及如何进行改进和提高等几个方面,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有助于树立自信心。老师可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及时地一一作出中肯的分析点评,既要肯定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也要针对其不足之处给予建议以促进学生获得更大的提高。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反馈”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任务设计、编排是关键
  在电工学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首先,选取项目。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选取项目非常重要,既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又要贴近当前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包含课程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绝大部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以企业中目前工作岗位为主导来确定项目;也可以选用老师的科研课题或者选用一些经典的课程设计作为项目;老师选取项目时,要选取难度适合、技术前瞻的开发项目,这样的项目,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乐趣,不断克服困难,增强专业能力的信心,还可以掌握社会目前的前沿技术,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就业竞争力;也可以让学生参与项目的选取、论证,比如给出几个项目,让学生自己先论证一下哪个项目更适合,学生自己选的,当然做起来会更用心,项目为导向,教学过程中的所有任务的设计、编排都可以围绕着这个大的项目来展开。第二,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在把握住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把总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每个小任务完成一个小的能力培养目标。第三,设计与专业相关的任务,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同一个项目对于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任务,做到因材施教,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电工学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第五,任务完成的过程要求安全、文明,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2.配备双师型教师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熟悉理论教学又要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首先要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老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因此,老师必须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合作。从给学生讲授、灌输知识,转换为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其次,让学生转变思想,由被动变主动。有的学生从小习惯于想而不是干,什么事想不明白就不会动手去干,比如做习题,就更不用说在还没有完全搞明白的情况下,亲自动手去接个电路、验证个原理、做个东西。此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个生动的例子,例如,学习开车,如果你只是在那儿空想我怎样才能把车开好呢,而不上车发动引擎,边开边体会,又如何能够学会开车呢。思想做通了,学生自然就有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职业道德、工作规范、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辅导。再者,老师要有能力独立地组织和带领学生对外承接开发项目,并能以项目为主导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老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特点、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任务的要求,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与学生展开讨论,给学生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去探究,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发帖子辩论问题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指导。
  3.提供必要的设备和环境
  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一定要有必要的设备和环境作为支持。理想的教学环境是在电工实训室上课,实训室要按照项目要求建设,选择当前企业通用的设备,具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功能,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共建,将专业最新技术通过实际项目引入教学环节;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一段时间,学生就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不仅能培养他们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也有助于学生真正地领悟到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工程素质要求和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
  四、结束语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最终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种方式,共同开发教学项目,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按时保质完成任务,最终老师按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培养了实际职业技能,增强了就业竞争力,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选到了适合的专业人才,学生好的就业形势就是学校最好的宣传手段。“任务驱动”教学法值得学校、老师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何超.浅谈“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09,(6).
  (责任编辑:麻剑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专升本院校而言,毕业论文质量不仅是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指标。因此,加强专升本院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是建设合格、创新型本科院校的迫切需要。就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而言,虽然在之前的专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专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本文简要分析了我院原有专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从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在这一进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考试作弊现象作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问题,严重影响着高等学
针对工科信息测控类专业教学改革后电路课程的教学,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思考,目的是使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后尽快适应这门课程的学习,建立更加有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