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膜玉米高产栽培的重点

来源 :福建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aotiancx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地膜玉米技术能够改变玉米原有生长时间,实现玉米在春季的种植,以此提高我国玉米产量。本文则对地膜玉米高产栽培的重点技术进行分析,以更好的促进地膜玉米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地膜 玉米 高产栽培
  玉米是我国高产粮之一,种植面积比较大,适合规模化种植。近几年,温室技术不断成熟,玉米种植也开始在温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其中玉米地膜栽培技术运用比较广泛。这种栽培方式是通过在地面覆盖一层薄膜,结合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使土壤达到增温、保墒、除草等,促进玉米早熟,实现高产栽培[1]。这种技术对于春玉米的种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促进春玉米的高产丰收。本文主要分析地膜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一、地膜玉米种植前准备
  (一)地膜选择
  在地膜玉米种植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地膜选择,因为地膜规格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玉米能否高产。地膜选择要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等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低压高密度超薄地膜,其厚度一般为0.005-0.007mm,幅度范围为70-80cm,用量一般为3-3.5kg/667m2,这类地膜一般为地膜比较理想的材料。
  (二)整地、施肥
  选好地膜以后,选择种植玉米的田地。地膜玉米一般比较适宜种植在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土地肥沃的田地。不能种植在沙土地、陡坡地、贫瘠地、捞地、洼地等地方,否则影响玉米的高产。田地地势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种植,提高总之效率。地膜玉米地选择在5-10度的坡度比较好,土层厚度为20-33cm为宜,这样能够使玉米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促进其生长。田地要适时翻耕,这样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能够清除地下病虫害。春季整地时雨水比较困乏,所以深耕后要对土壤进行保墒。整地过程中要执行精耕细作、上虚下实的原则,彻底清除杂草、石砾等,做好土壤的增温保墒,为高质量地膜玉米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田间施肥一般每100千克玉米需要3千克氮肥、1.5千克磷肥、3千克钾肥的比例,底肥一般选用农家肥、尿素、磷肥、硫酸钾等,底肥一般是一次施肥,施肥深度在30厘米左右。
  (三)选种
  地膜玉米的种子选择要考虑其生长季节,根据季节特点选择高产早熟品种。早熟产品的胜于期一般为7-15天。产量一般在800-1000kg,玉米成熟后,植株茎叶成青绿色。种子的选择好以后要做进一步的处理,去杂去劣,保证种子清洁无杂草。
  二、地膜玉米的覆膜播种技术
  地膜玉米播种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春遇雨时节,可以趁墒起垄覆膜,播种适期打孔点种;如果4-5月播种需要有一定的灌溉条件,灌溉土地后进行覆膜播种。地膜覆盖上以后,压实膜边,每个3cm在薄膜边缘压上有一定重量的土梁,防止大风把薄膜掀起。
  地膜玉米的覆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播种、覆膜同时进行,玉米苗出来以后再打孔放苗,这种覆膜方式比较适合应用于机械化作业,增温效果比较好,出苗质量高,但是这种方式放苗时比较费工夫,放苗时如果遇到高温可能会出现较多的烫苗;另一种覆膜方式是先覆膜保墒,然后适期播种。这种方法采用的是趁墒覆膜法,利于保墒,不易发生烫苗,而且容易调整株行距,密度有保证。但是,播种过程中比较耗费人力[2]。
  播种时要避开当地晚霜期,一般早于露地玉米10-15d为宜,一般地温达到7-10摄氏度时就可以播种。播种时先在地膜两侧人工开沟播种,地膜玉米的播种深度一般为4cm左右。
  三、地膜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一)放苗、查苗
  地膜玉米一般出苗比较齐全,出苗早,出苗质量好,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也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出现缺苗现象。玉米出苗期要及时检查,如果发现缺苗,及时补栽预植的小苗,不能直接栽种子,否则不利于后期管理。在覆膜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是先覆膜后播种的方式,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打孔放苗,一般选择下午放苗,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开始放苗。放苗时如果温度过高, 采用侧放的方式;如果温度太低可以暂时停止放苗;大风大雨天气禁止放苗。把玉米苗放出来以后及时用土块封严膜口,防止跑墒和热量损失,产生烧苗。如果幼苗生分蘖,要及时掰除。在定苗过程中,对于3-4片叶的间苗,要保留质量好的苗,去除弱苗;幼苗长到4-6片叶后进行定苗,定苗的时候注意不能伤着幼苗。玉米属于旱田作物,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控制好浇水量,防止倒伏,一般蹲苗45-60天,蹲苗的原则是蹲好不蹲坏,根据当地的天气、土质情况以及玉米生长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蹲苗原则。
  (二)中耕除草
  地膜对杂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早期田间杂草不多,但是进入中期以后,杂草会破膜而出,迅速生长。这时就要采取拔草措施,可以选择人工拔除,也可以选择化学拔除的方法消灭杂草。如果中途揭膜,揭膜后应要中耕除草,深中耕,多培土,防止杂草丛生,为玉米后期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防治病虫害
  地膜玉米高产栽培病虫害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在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的基础上,选择低毒、低残留合适的农药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以保证玉米品质的安全。防治虫害的关键是在玉米苗期当低龄黏虫的幼虫数量达到0.5头/m2时,用90%晶体敌百虫制成毒饵撒入玉米行间,清除幼虫;在玉米小喇叭口期主要防治玉米螟,采用呋喃丹颗粒剂进行防治。地膜玉米常见病害有玉米锈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锈病在发病初期,使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依据发病情况,一般每隔10d一次;玉米大、小斑病发病初期,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雾,每隔10d一次,可喷2~3次。
  四、结 语
  地膜覆盖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很多农产品的生长特点,使不同季节农产品都能在任何季节生存,提高农产品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质量。地膜玉米的生长周期比较短,田间管理比较复杂,但是只要抓住种植主要关键技术,能够确保地膜玉米的高产丰收。比如薄膜选择、田地选择、种子选择、覆膜方式、田间管理、最后做好收货后的田地处理等,做好这些保证地膜玉米高产丰收。
  【参考文献】
  [1]李红光.地膜玉米增产效应及抓好覆膜栽培的幾项关键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4):132-133.
  [2]薛小花,吴改香,陈宁等.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种业,2011,(8):82.
其他文献
养牛蛙常见,而养石蛙就不多见了.因为难养。位于有千年古驿道之誉的房道镇高山曹岩村。有位名为黄立家的村民.依靠自己长达10年的不懈努力.终将石蛙养殖成功,走出了一条特种养殖致
<正>~~
期刊
潜叶蝇普遍发生的是豌豆潜叶蝇和菠菜潜叶蝇,前者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为害豌豆、蚕豆、萝卜、白菜、甘蓝、番茄等作物;后者属双翅目花蝇科,主要为害菠菜、甜菜、萝卜等蔬菜。局部
【正】几年前,笔者曾在某220千伏变电站值班。之后,转行做企业公共关系工作。隔行如隔山,但回过头来,笔者看到,变电站的一些成熟做法,完全可以引用到公共关系管理当中,例如以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实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
煤与电的产业链之间形成的是市场体制与计划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如果煤炭价格必须反映能源稀缺和环境成本,电价也必须同步反映资源的稀缺性。
种鸡场、养殖户因培育费用、市场需要以及后继无鸡等原因,为了解决种鸡数量的不足,可对老鸡进行强制换羽,以更有效地利用产蛋鸡,特别是种用价值高的鸡。
【内容摘要】:在我国玉米和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粮食食物,其中玉米在我国31个省都有种植,作为粮食作物和饲料在生活中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种植玉米的技术也飞速发展,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玉米需求量不断增加,玉米双株种植技术的发展缓解了玉米需求量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玉米双株种植技术的应用,研究玉米双株种植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玉米 双株种植技术 方法  辽宁省是生产玉米的
资料显示,国内VC/PE机构对水果种植及加工领域的关注日益增强。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06年至今国内共有28家水果种植及加工企业获得VC/PE
党的十六大为我国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