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 L.)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姜黄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姜黄非药用部位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3-吲哚甲醛(1)、光色素(2)、3-O-(α-D-半乳糖)-(1″→6')-O-β-D-半乳糖苷–丙三醇(3)、姜糖脂A(4)和noralpindenoside B(5)。[结论]5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姜黄非药用部位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农业检验检测的作用不断提升,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宁波市农业检验检测体系现状中检测机构的
培养创新应用型森林工程专业的卓越农林人才,必须构建合理的教学实践体系。笔者通过对森林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森林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的:分析个体化心理指导对子痫前期产妇焦虑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8月收治的70例子痫前期产妇,入院时意识清醒,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子痫,将所有
【摘 要】通过中考试卷分析,实验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种题型,主要反映在学生识图能力较差、实验原理的理解不透彻、实验操作规范性不严谨、实验分析准确程度较低。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化学教学中药品仪器相对不足的问题、化学教师工作量大,实验员配备不足的问题、部分实验因条件不够无法演示或现象不明显的问题等,导致学生亲自到实验室做实验的次数少,动手能力较差,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较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