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套上流式反应器投产成功

来源 :天然气与石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285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外仅获专利而未工业化的上流式反应器技术,被我国引进后,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北京设计院进行工程设计,已于2000年1月在齐鲁石化公司顺利投运,成为世界上第一套实现工业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减压渣油脱硫工艺。rn 齐鲁石化公司在90年代初建成的我国第一套减压渣油加氢脱硫装置,用于处理弧岛减压渣油,其处理量为84×104 t/a。几年后该装置的加工原料发生变化,原油需掺炼75%的进口中东高硫原油,致使装置进料中的总硫量增加1倍以上,Ni和V总金属量增加3倍以上,而且处理量要扩大到150×104 t/a的规模,必须对装置进行合理改造。经过对装置进行全流程逐一剖析,发现改造重点,应在不增加较多压降情况下,尽量脱除更多的金属杂质,以保护固定床反应器内催化剂脱硫、脱氮和脱残炭的活性。因此,最后选取了美国雪佛隆公司近年刚获专利的,当代最新型的上流式反应器技术,它是专为适应高残炭、高金属含量的劣质原料油加工而开发的,属于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催化剂在线置换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其特点是,初始压降低,系统压降初末期变化小。rn 改造后的装置于2000年1月份在齐鲁石化公司顺利投产,已连续运转10个月以上,目前装置运转情况良好,从而解决了该公司加工进口原油、优化乙烯原料改扩建工程的至关重要且难度很大的技术关键。为企业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我国今后加工劣质高含硫原油打下了基础。rnrn rn四川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万嘉田
其他文献
黄纬禄(1916——)  黄纬禄院士是导弹与控制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16年12月18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市。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3年赴英国实习,1945年在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无线电专业,获硕士学位。1947年回国,曾在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公司上海研究所任研究员。建国后,在重工业部电信局上海电工研究所、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1957年转入国防部五院
期刊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2002年,全世界共1.80亿有糖尿病患者,2005年则将上升到3.35亿。胰岛素不仅是治疗1型糖尿病必不可少,也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不断改进胰岛素制剂,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薄膜衣片进行了制备工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制剂处方的筛选和考察生产工艺的条件,确定最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薄膜衣片制备工艺。结
今年6月16日,是世界上第一个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上天40周年纪念日,也是女性载人航天40周年。在这40年的历史中,女航天员们前赴后继,证明了在太空中女性能和男性做得一样出色,
期刊
用TGA、DTG和DTA法研究了石油沥青球和煤沥青球在空气中的热反应特性,研究了沥青球氧化稳定化的反应特点及其与沥青球组成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油沥青球由于与氧气的反应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常见的肝脏疾病,多认为是一种相对良性的疾病,约30%的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伴随着肝脏炎症,导致非酒精性脂
期刊
对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创伤致骨髓炎2例分析如下.
期刊
期刊
目前国际上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约有80余种。传统的化疗药物都具有细胞毒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骨髓、消化道、肝、肾等某些正常组织和细胞带来损 At presen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