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队基层指挥人才培养中《建筑防火》课程教学的思考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w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消防部队的职能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广更高的要求,严峻的火灾形势要求消防基层指挥人才具备更强更硬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本文从消防部队的发展及人才战略的培养出发,根据毕业学员第一任职需要和消防部队消防指挥专业专科教育中建筑防火课程教学的目标,提出了教学中贯彻防消结合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消防;人才培养;建筑防火;防消结合
  1.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新《消防法》和《安全生产法》的贯彻执行,社会对消防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承担着防火监督、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等任务的队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消防事业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消防工作所面临的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繁重性、火情的复杂性和要求的严格性都要求消防基层指挥人才必须提升对灾害事故的防控能力,而这一切必须依靠人才素质和岗位能力的同步发展。而消防专科教育是培养消防基层指挥人才的有效途径,消防专科教育的发展,是消防事业与社会进步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建筑防火》课程是一门讲述建筑基础知识,探索火灾规律,研究火灾预防与控制理论和技术的专门课程,《建筑防火》课程内容能有效提升学员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尤其对学员毕业后从事基层中队管理、辖区单位六熟悉工作和建筑火灾扑救的第一任职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消防指挥专业专科教育建筑防火课程的教学目标。
   为保证消防基层指挥人才素质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为社会消防安全提供保障,消防指挥专业专科教育主要为公安消防基层部队培养部队管理、防火监督、灭火指挥和应急救援的基层指挥人才。为适应当前复杂繁重的消防任务对消防基层指挥人才的需求,专科学员必需德、智、军、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能科学开展消防专业训练和部队管理,胜任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指挥的第一任职需要。
   为了构建消防基层指挥人才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处置建筑灾害事故的能力,《建筑防火》课程的教学中应本着“教为战”的思想调整课程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与消防部队的实战需要结合,与消防基层部队越来越艰巨和复杂的灭火救援任务结合,以满足社会发展人们对消防安全的新期待和新需求。教学中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运用建筑基础知识、组织指挥建筑火灾扑救、实施建筑灾害救援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到《建筑防火》课的教学中,也就是应该着重讲述规范的应用,确实提高学员对消防法规的应用领会能力。
   3. 建筑防火教学中防消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一章第二条中明确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根据消防工作方针和基层部队的实际需要,消防指挥专业专科教育中《建筑防火》教学中防火知识的讲述应结合建筑火灾扑救的实战需要,培养消防基层指挥人才能制定科学的火灾扑救计划、确定合理的进攻与撤退路线提供理论基础,提高基层指挥人才能准确预测火势大小、火灾蔓延、火灾对建筑结构威胁的能力。为此,建筑防火教学中贯彻防消结合在教学内容应把握以下方面。
   3.1 建筑基本知识的介绍应结合基层中队“六熟悉”的开展
   社会单位发生火灾后,为了快速准确有效的掌握火情、控制火势、实施救援、扑灭火灾,公安消防部队要求基层消防中队开展“六熟悉”工作。包括熟悉责任区内重点单位建筑物使用及重点部位情况。为此,建筑基本知识的介绍应着重于建筑分类、建筑使用性质、建筑构造组成、建筑功能等内容,帮助基层消防指挥人才能科学的指导中队人员准确的熟悉建筑物和重点部位的情况,保证火灾时能有的放矢。
   3.2 建筑材料的讲述应结合构件破坏的推断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力学性能、变形性能是导致建筑火灾发生蔓延、建筑结构坍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火灾中消防官兵必须进入建筑内部实施人员搜救和火灾控制,为了既把握好内攻灭火救援的时机又确保消防官兵的生命安全,建筑材料的讲述应着重材料火灾高温情况下材料的烧损情况、强度损伤情况、变形情况等内容,帮助消防基层指挥人才推断建筑物受损可能坍塌的时间,选择科学合理的控火救人战术。
   3.3 建筑火灾知识的教学应结合火势发展的预判
   建筑火灾的发展与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一定的规律及特点,教学中突出讲述建筑火灾蔓延的形式、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建筑火灾发展规律的各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能有效的帮助基消防层指挥人才预判火灾发展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止火灾蔓延的对策及控制火灾的措施。
   3.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讲述应结合灭火救援的实战需要
   建筑设计防火指在建筑设计与使用过程中,采用构件不燃化、防火分区等措施最大限度地破坏火灾构成和火势发展的条件,尽可能设法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和发展。防火分区中的防火墙、防火卷帘等构件不仅能防止火灾的蔓延,在灭火救援中,指战员如果借助这些不燃化的构件建立火灾扑救阵地,能更加有效的控制火势,扑灭火灾。
   3.5 建筑消防设施的介绍应突出灭火救援的实际应用
   建筑消防设施是为了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内的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工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消防安全标准的提高,建筑内消防设施配置的品种、数量、质量都在改善,对增强建筑物自身防护能力,防止和减少火灾损失,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消防基层指挥人才如果能科学、正确的使用这些消防设施,能更快更准确地将灭火剂对准起火点和燃烧物质,能更有效地组织自然或机械排烟,引导内的人员安全疏散,提高灭火和救援的效率。
   3.6 安全疏散的讲解应强调灭火救人通道的使用
   人身安全是消防安全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的消防工作理念必须始终贯彻于整个消防工作,从特定的角度上说,安全疏散设计是建筑防火设计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技术,也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内容。安全疏散设计的目标就是要保证建筑内人员疏散完毕的时间必须小于火灾发展到危险状态的时间。消防基层指挥人才应保证在危险状态到来前将人员救助出来,而各种救人通道中,建筑防火设计中的疏散通道从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内部装修的不燃化、防烟排烟的规范性都决定了建筑安全疏散通道在火灾中抗火阻烟防高温性更好,能成为基层中队指战员灭火救人的更好的通道。
   4. 建筑防火教学中防消结合教学方法改进的思考。
   培养适应消防部队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基层指挥人才是消防指挥专业专科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消防安全需求的提高,新形势下从事消防管理、灭火救灾、抢险救援任务的基层指挥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教学中除采用讲述法、研讨法等教学方法加强学员的基础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外,还应根据基层指挥人才的实战需要,采用更多直观、具体能发挥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增强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教为战”的教学目标。
   4.1 制作建筑模型直观的讲述建筑构造及结构组成
   建筑基本知识尤其是建筑的构造组成知识是消防基层指挥人才进入建筑侦查火情、预判火势、建立灭火阵地、保护疏散安全等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教学中应根据灭火救援的实战需要制作建筑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具体的讲解建筑的构造及各组成构件的作用,并鼓励学员发挥想象力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建筑模型。这种共同参与的模型教学法能让学员又快又扎实的学会所学的内容。
   4.2 收集建筑火灾案例分析火灾扑救的组织
   《建筑防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员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而且不能适应消防部队的业务需求。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火灾场景,让学员把自己纳入火灾救援场景,通过分析、研讨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火灾扑救经验,让学员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大家的讨论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案例教学不但促进了知识的学习,更强化了能力的培养。《建筑防火》教学中应多采用这种主动的既能促进知识学习又能强化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
   4.3 组织建筑参观提高实践工作能力
   消防指挥专业专科学员在基层的训练战斗中,必须根据辖区的实际开展“六熟悉”工作,包括对辖区内重点单位的基本情况,建筑的总体情况、建筑内的布置及建筑消防设施配置情况有一定的认识。教学中开展参观教学活动,组织指导学员进行建筑物的实地观察、调查、学习和研究,既有助于学员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员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参观教学要求学员在教师指导和讲解后,围绕参观内容收集相关资料,质疑问难,做好记录,写出书面参观报告,将理论知识升华为将来开展工作的实践能力。
   4.4 启用消防设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提高建筑消防安全水平,建筑防火设计中根据建筑的重要程度、火灾风险、发生火灾后的危害程度为建筑配置了相应的建筑消防设施,消防基层指挥人才在灭火救援中如果能正确的使用这些设施,将提高灭火救援的有效性。为增强学员使用建筑消防设施的意识和操作水平,教学中应增加启用操作消防设施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能科学决策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消防基层指挥人才。
   5. 结束语
   做好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消防工作必须加强消防基层指挥人才的培养,人才素质的提高是消防事业与社会进步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为此,公安消防部队正在打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要求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既要有知识、有经验,又要有智慧;既要有技能、有体能,又要有装备;既要英勇顽强,又要懂得科学施救。要向实战训练要战斗力,向科学技术要战斗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建筑防火》教学中应本着“教为战”的指导思想,教学中贯彻防消结合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白霞,吕显智.世博建筑消防安全举措对建筑防火教学的启示.陕西教育.2011,4
   [2]蔡云.建筑防火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武警学院学报,2007,11,66-68
  (作者单位: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云南 昆明 650208)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精英理论的代表,帕累托的逻辑经验分析模式,与拉斯韦尔提倡的行为主义分析模式是有区别的。通过理论比较发现,关于精英的定义、精英统治的方式以及民主问题的不同理论构架,形成了帕累托与拉斯韦尔不同的精英理论。研究精英理论,揭示政治权力体系中政治精英的活动,促使社会政治朝着更现代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精英理论;帕累托;拉斯韦尔  社会精英的研究已经是经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2
期刊
摘要:简·奥斯汀是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她的《傲慢与偏见》享誉文坛。因为择偶观的过于现实,文中人物夏洛特历来遭受众多读者的不耻。本文着眼当时的社会背景,力图通过还原小说人物的内心动态来为该人物平反,指出夏洛特一类人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对爱情和婚姻的无奈以及所做抉择的合理性。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夏洛特;婚恋;现实;无奈   小说《傲慢与偏见》是世界著名的经典小说,被英国小说家毛姆誉为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
期刊
摘 要:初中生中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生(简称学困生),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困难、厌学,难以达到义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通过近两年对历史教学的了解、调查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心理特征、家庭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分析。探讨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寻找教育的方法,减少学困生。  关键词:学困生;特点;成因;对策  在朝阳中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怎么样学历史还存在迷茫和误区,在这我谈谈我对中学生该怎么学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并且提出更有效的推进途径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十七届六中全会也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
期刊
摘要:进行英语教学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进行阅读教学是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年段划分,分别不同层次的阅读训练。  关键词:阅读习惯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教学形式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
期刊
摘要:明代,云南学者葛中选从音律角度来研究等韵学,其创作的《泰律》成为明清时期以音律来分析等韵的典型作品。书中描绘的语音系统整齐有序,也包括了许多实不存在的音节,但它以大量史实记载了当时云南汉语方音的状况,是继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明代兰茂、释本悟《韵略易通》后,又一部记载汉民族共同语和云南汉语方音进一步形成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葛中选 《泰律》 音律 等韵学 云南方音  明代,地处偏远的云南
期刊
摘 要:传统语法依据动词的形式和其与主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将英语语态分为主动和被动。本文在剖析传统语法关于英语语态分类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以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重新审视英语语态,指出功能语法对英语语态的描述更正确合理。  关键词:传统语法;功能语法;英语语态  1. 引言   在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经常碰到下列语言现象:  ①The cat broke the glass.  ②The gla
期刊
1、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的全面展开和深化,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建设纲领性文件。上海交通大学新制定的《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党支部建设条例》、《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条例》两个条例明确基层教职工党支部在学校工作中的定位,要求抓好领头人,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修辞学角度来分析阎连科的小说《受活》,运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结合大量材料论证,主要从文本所表现出来的幽默、诗意的语言,以及比喻三个角度来阐释,以期给予其另一种解读。  关键词:《受活》;新批评;修辞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英美新批评盛极一时,其主张凸显对文学本文的本体研究,反对传统的传记批评、社会批评和心理批评等,提出文本“细读法”,并创造出诸如反讽、隐喻等批评范畴来构建批评体系
期刊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传统大学语文课的地位发生很大改变,显得可有可无。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职业要求,大学语文是否还有用?我们现在开设的“实用语文”是否够用?大学语文怎样改革才能使高职学生够用?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高职教育者面前,探索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是唯一出路。行动导向教学法既能发挥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又能体现它的综合力,是目前高职教育探索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