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来源 :公民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bg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以律己言传身教
  1971年6月,谢觉哉与世长辞。按照胡耀邦同志“你最主要的任务是将谢老的遗著收集整理发表,这将是对党的重大贡献”的要求,王老着手整理谢老留下的文稿、日记。她在谢老走后的十年间,先后整理出版了《谢觉哉传》《谢觉哉书信集》《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评传》《谢觉哉文集》等多部历史文献,把谢觉哉一生心血的结晶奉献给了党和国家。她还结合谢老文稿的体会先后撰写出版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后乐先忧斯世事》两本书,签名后赠送与我。
  谢老去世后,按规定遗属可继续住原来的房子。王老却主动找到组织:“我有自己的工作,我是什么级别就住什么房子!”随即她请组织给谢老的秘书分配了新工作,退掉了车子和司机,腾出了带院子的大房子。
  谢老和王老共育有五男两女,至今没有一个人利用父母的影响为自己谋取私利。长子谢飘回忆说:“母亲一直要求我们学本事、干实事,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对群众热心肠的母亲,给很多人写过推荐信,却从来没有在我考学、当兵、提干、复员、工作直到退休的任何一个阶段,为我说一句话。”
  三子是著名电影导演谢飞。他认为,母亲的乐观与坚韧,成为这个红色家庭的基因,传承到七个子女以及他们的后代中。“母亲常常教育我要好好拍戏,别想着做官。所谓家风,不是写在牌匾上,而是实实在在做事情;所谓传承,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一种自然自觉的行为。”谢飞说。
  “多年来,我一直照顾你们和你们的父亲,从现在开始,我要去做我的事了。”王老在整理、出版完谢老的文稿、日记等之后,在子女面前这样宣布。在王老心中,她应该做的事不是为了自己这个“小家”,而是国家这个“大家”。
  一枝一叶总关情
  1984年以来,她参与筹备成立了中国文物学会,并担任副会长,促成了《国家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她倡导成立中国长城学会,并担任副会长,组织有关电视台拍摄了38集的专题片《万里长城》,并畅播海外,让世界对中国的长城充满向往。
  在国家致力快速发展经济的阶段,王老将目标投向青少年和老年人,她认为中国必然要迈进老年社会,到那时社会压力会非常大。于是,她与原中组部副部长王照华商议并努力为创建和发展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这两个组织奔走呼吁。“等到后来,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了,回过头想解决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问题时,发现这两个组织机构运转还很红火。”王老的高瞻远瞩着实让小儿子谢亚旭佩服,“她总是能想到国家将会面临而当时又顾不上的问题,既然国家顾不上,那她就先尝试做。她虽身材娇小,但却有很强的‘江山’情怀,总有使不完的劲,总觉得国家的一些事是自己应该做的。”
  王老认为,“长城代表中华民族,自家的好东西,要保存下来。”看到长城破坏严重,她忧心忡忡。1984年,王定国到邓小平同志家中拜访,请他发出号召推动长城的保护工作。第二天邓小平同志郑重题写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后来经过她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在1987年6月,终于成立了中国长城学会,选举我国外交战线的前辈黄华同志任会长,王老自己担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会长。那时我正在黄华同志处工作,从1985年开始就多次随黄老、王老一起参加关于长城保护的研讨活动,走遍了北京郊区的几处长城遗址,包括筹办攀登慕田峪长城越野赛等活动,还接触到很多知名专家学者,如侯仁之、罗哲文、孙轶青、郑孝燮、单士元、吕济民等等。长城学会成立以后,王定国坚持“三不要”原则:不向国家要經费、编制、办公场所。王定国当时在北京东城区的家成了办公室,工作人员日常吃饭在翠明庄附近的食堂,费用都是从王定国离休工资里扣除。这些为后来《长城保护条例》的出台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十年,这位百岁老人开始了她的“绿色之路”新征程。她每到国内的一个地方,都会种下一棵树苗。2012年初,她又以发起人之一的身份,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
  当这些组织发展起来,王定国却选择了淡出。在她看来,与吃水比起来,打井更重要。“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就是王老的情怀,她向来不问自己该得到什么,而是总想自己该为国家做些什么。
  传承生命的火种
  1994年,王定国在《后乐先忧斯世事》一书中写道:“我清楚地记得,在漆黑的夜晚,在蜿蜒曲折的路上,我们点燃了火把,长长的队伍像火龙一样,把天地照得通红……我一直在寻找这生命的火种。”就是这位老人,把自己生命中大部分时光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她以乐观、豁达、宽广的襟怀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后人对她的尊敬和爱戴。
  想起去年我到北京医院探望王老,请她将随手把玩的红布条编成的中国结送给我,我们还开玩笑地推夺了好几次,而如今,她已离开人世,我的眼睛便湿润起来,不敢也不愿相信她真的离开了我们。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整个生命都融入对党和人民的热爱,用瘦小的身躯撑起了一位红军女战士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辈要做的不仅是学习先辈的精神,更要继承先辈的遗志,将他们奠定下坚实基础的未竟事业继承和发展下去。后人要接过王定国这位老人手中的“火把”,将她心无旁骛、孜孜不倦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终身的精神传承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充实壮丽的人生华章。
  行文至此,我清晰地忆起王老曾亲口对我讲谢老喜欢的一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是愚者,也许‘愚者千思必有一得’。”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遗憾没能到八宝山见王老最后一面。逝者已矣,是以为文,以一个晚辈的身份表达对一位老党员、老红军的无限敬意和深切怀念。作文送老人家最后一程,也算是我的“一得”。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
其他文献
临近年底,一段山东济南男子带着头盔买房的视频引发热议。其实,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除了用头盔,还有不少看房者用口罩、墨镜等遮挡面部。   消费者绞尽脑汁,防的不是售楼处的工作人员,而是售楼处无处不在的人脸识别系统。  楼市严重内卷的时候  他们靠拍我的脸来分账  秦蔡(资深媒体人)  头盔一带,最高能省下来30万?我很惊奇这竟然能成为热点。  大概在三个月以前,去看房的人都会戴口罩,甚至加上墨镜
期刊
《证券时报》 2020年10月30日  10月29日晚間,智飞生物公告披露,该公司参与研发的新冠疫苗临床安全性等关键数据新鲜出炉,并获准可开展下一步临床试验。  公告显示,智飞生物接到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智飞龙科马)的上报,获悉由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获得了I、II期临床试验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关键数据。  公告指出
期刊
「中新网」 2020年10月28日  最近,你走进电影院看电影了吗?  从7月20日至10月27日,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复工100天,电影的拍摄、制作与放映都在逐渐回到正轨。票房超120亿,达到去年同时期票房的56%,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在复工100天之后交出的成绩单。  随后,国庆档的到来将这一数字推得更高。中秋叠加国庆,这一“史上最特殊”的国庆档以近40亿元的票房成绩收官,成为历史上票房第二
期刊
「中国青年报」 2020年10月26日  如今在我国消费市场,80后、90后已成为主力军,Z世代(1995—2012年出生的人)人群正在大踏步进入。  2017年,國务院批准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一大批“国货之光”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在强大的内需驱动与国人日渐强大的自信下,更多中国产品成为国民好货,获得国人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认可。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998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期刊
「中國经济网」 2020年10月13日  《海南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近日获得通过,已于10月1日起施行。  《条例》通过建立生活垃圾全程管理信息系统、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综合考核制度、将违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信息纳入社会信用惩戒等方式,促使民众与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同时,《条例》明确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单位将被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将被
期刊
《中国知识产权报》 2020年10月27日  10月19日,湖南省首家知识产权领域专业仲裁院——长沙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院正式揭牌成立。揭牌仪式上,长沙仲裁委员会为新聘的60余位知识产权仲裁员颁发聘书。  据介绍,此次成立的长沙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院,由长沙仲裁委员会与湖南省知识产权协会签约共建。双方将在聚才引智、创新服务、专家资源等方面加强合作,以切实提高知识产权仲裁保护整体效能,不断完善知
期刊
《法制日报》 2020年10月13日  日前,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北京市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医疗卫生人员发现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线索的,向本单位和疾控机构报告,情况紧急时可以越级报告。  《条例》明确,完善报告系统,建立健全网络直报机制。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突发
期刊
山东德州95后女子方某洋被虐待致死案,最新进展是,在被发回重审后,禹城市人民法院已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将于近日公开开庭审理该案。   法院工作人员称,会有公正判决。这无疑是对舆论关切的回应:此前涉事法院一审判决的量刑,引发太多争议和疑虑,也引发了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讨论。  生育执念令人悲哀 秦蔡(资深媒体人)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儿女,所谓活出自己都是蒙人的!”今年6月,舞蹈家杨丽
期刊
最后一次见曾宪梓先生,是2019年5月。曾老到园明圆参加曾宪梓先生雕像揭幕仪式时,提出要到大会堂走一走,看一看他开过会的地方。5月24日下午,天朗气清,我们几位工作人员陪同他重走了大会堂。在大礼堂、江山如此多娇画厅、常委会会议厅等处,曾老驻足许久。参观结束,他紧紧拉住我们的手,眼含泪花:“这也许是最后一次来大会堂了,非常感谢你们给我这次机会。”不想这一别竟成永诀……  “一件大衣”的情谊  初识曾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于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三农”法治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件大事。  站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间节点,回望历年来中央出台的23个“一号文件”,彰显了党中央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决心。  从“一号文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