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比容动态变化对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和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红细胞比容、早期液体治疗和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为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诊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信息。以入院后28 d患者存活或死亡作为临床研究终点,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后,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分析Δ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 d2-d1、ΔHCTd3-d1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同时采用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分析其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总体生存率的评估价值以及用平滑曲线拟合图来验证其与净液体入量及死亡的关系。

结果

存活组241例,死亡组67例,单因素COX分析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P=0.0006)、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 RDW)(P=0.0043)、Age(P=0.0184)、ΔHCTd2-d1P=0.0136)、ΔHCTd3-d1P=0.0204)、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P=0.0444)在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分析显示ΔHCTd2-d1P=0.0115)、ΔHCTd3-d1P=0.0029)是EICU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将ΔHCTd2-d1和ΔHCTd3-d1按三位法分为高中低3组,通过KM生存曲线显示,ΔHCTd2-d1三组之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ΔHCTd3-d1三组之间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ΔHCTd3-d1与净液体入量及预后平滑拟合曲线显示ΔHCTd3-d1与净液体入量呈负相关,其中中ΔHCTd3-d1组预后最好。

结论

ΔHCTd3-d1值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净液体入量有关,第3天HCT适当下降可以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红细胞比容动态变化可以为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其他文献
良性甲状腺疾病继续教育文章的第2部分涉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和亚急性甲状腺炎。该文与第1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各种形式)一起,旨在为进行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管理的核医学专科医师(该系列文章的主要读者)提供相关信息。甲状腺肿表现为甲状腺的肿大,是1种常见的内分泌异常。体质因素、基因异常或者饮食和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生。大多数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的机械性症状(咽球症)。这些患者的诊断性检查包括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刺激下NUFIP-1介导核糖体自噬在树突细胞(DCs)凋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培养的树突细胞系DC2.4分为空白对照组及LPS刺激6、12、24、48、72h组(n=5),LPS各亚组加入1μg/mLLPS培养相应时间。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NUFIP-1及自噬相关蛋白p62和LC3B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UFIP-1在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及其分别与Lyso-tracker、LC3B共定位情况。将载有沉默空载体NS及沉默慢病毒载体NUFIP-1siRNA感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探讨犀角地黄汤抗脓毒症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犀角地黄汤治疗组。采用脂多糖腹腔注射复制脓毒症小鼠模型;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脓毒症犀角地黄汤组于建模前2d犀角地黄汤(生药187.5mg)灌胃,2次/d,建模后继续胃饲(2次/d),对照组及脓毒症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胃饲。LPS干预后72h每组随机取9只,麻醉后取部分肝脏做SmallRNA及RNA-seq测序分析,部分肝脏做病理检查。结果犀角地黄汤有改善脓毒症小鼠肝组织病理
目的对急诊病区住院的脓毒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短暂性与持续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病区≥18岁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有无肾功能损伤及入院后48h肾功能恢复情况将脓毒症患者分为无S-AKI组、短暂性S-AKI组和持续性S-AKI组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97例脓毒症患者,其中无S-AKI组为95例,短暂性S-AKI组为39例,持续性S-AKI组为63例。持续性S-AKI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S-AKI组(36.5%v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对脓毒症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e组)、脓毒症组(CLP组)、艾司洛尔组(CLP ES组)、TLR4抑制剂组(CLP TAK-242组)每组15只。Shame组实施盲肠探查术,CLP组、CLP ES组与CLP TAK-242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法(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CLP ES组于CLP术后12h给予腹腔注射艾司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