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人的性格如何,跟他一生的发展、生活、工作乃至身体都有直接的关系。人的性格由四方面主要内容构成:对现实对自己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它们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成为性格。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自然有优劣之分。好的性格,在这四个方面的表现都是上乘,缺一不可。自觉、坚持、果断、自制是构成一个人意志品质的四个基本因素。国际象棋作为智力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发现通过多侧面、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象棋活动,能够很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帮助幼儿掌握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同时也有益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国际象棋活动;幼儿;个性品质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标。
如何利用国际象棋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呢?。我抓住国际象棋活动这个突破口,采用形象生动的国际象棋并伴之于多种教育途径对幼儿进行意志品质培养。
一、在国际象棋中培养幼儿的意志坚持性
意志坚持性,也叫意志坚定性、坚韧性、顽强性等,是指一个人长时间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意志坚持性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与精力和毅力联系密切,精力即一个人从事各种活动的紧张度;毅力则是一个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持续度。二是经得起长时间的磨炼。
幼儿意志坚持性的表现:幼儿的坚持性较差,容易受到新鲜事物或同伴的影响。就拿较典型的例子来说:有时候一个孩子在做一件事情,但是突然旁边的同伴在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时候孩子就会收到影响放弃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去看同伴。
国际象棋教育的目的之一正是使幼儿沉稳专注的心理品质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产生正迁移的作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在下棋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坚持性,在幼儿国际象棋活动中,当部分幼儿败局已定时,往往表现为毁棋、恼羞成怒,再不和比他强的小朋友下棋了。如:孩子们在对弈中,还有两步即将结束,一个孩子一看败局已定,只见他哗啦一下将棋子搅乱,并说这次不算。
于是我们组织孩子们一起讨论,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只有多動脑筋、多思考、多练习、提高自己的棋艺,才有战胜别人的资本。如果采取破坏性的行为,自己便要失去朋友,同时也失去了再一次取胜的机会。接着我们一起谈起围棋高手们,讲述他们的故事,使幼儿渐渐地明白,成功和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要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
二、在国际象棋中培养幼儿的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灵活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语言方面的品质。自制力反映着意志的抑制职能。具有意志品质的人,一方面善于控制自己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一般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另一方面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表现出较强的忍耐性。其主要特征是情绪稳定,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强和思维敏捷。
幼儿自控力表现:幼儿道德意志的自制力很弱,易冲动,这是与幼儿抑制能力发展不够有关。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差,还不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就易表现冲动,从而做出越轨的行为,破坏了纪律。
孩子是好动的,而国际象棋又是一种竞技性很强的安静游戏。如何使两者统一起来?让一个调皮的孩子自觉地下完一整盘棋?国际象棋独特的竞技性使得幼儿在下棋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赢。为了赢对方,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专心的对付别人,有目的、有计划的达到要求。就拿我班最调皮的小朋友来说,只要是接触过他的老师没有一个不叫头痛。但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头痛的孩子,在下棋的时候却能安安静静的下完一整盘棋,而且一坐就是半个多小时。有次我开玩笑问他:“为什么平时你总是特别的调皮,象一只小猴子,可是一到了下棋的时候就成了一只小白兔呢?”他认真的回答我“因为下棋的时候我要动脑筋,想办法赢别人,如果思想开小差就会被别人赢去了,所以就没有办法调皮了。”
三、在国际象棋中培养幼儿的耐挫力
耐挫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幼儿耐挫力表现:孩子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具有自卑心理。面对困难、挫折退缩,不能正确的面对。即由于本身生理上存在某些缺陷或意识到自己不能胜任,无法协调时导致的。幼儿随着自身身心发展和社会活动时间的增多,在心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另一方面由于自身个性,心理的发展不稳定,不完善,承受能力较弱,所以极容易产生挫折感。
国际象棋活动不仅是智慧的比赛,更是双方心理上的较量,敢于认输也是一种胜利,是人战胜自己的胜利之一。 当何孩子在棋类游戏中遇到困难退缩遇到挫折沮丧时,不要指责他并且教育其他幼儿不要嘲笑他,对于指出他存在的问题,也缓一缓。先给他一个鼓励,让他感觉老师和父母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改变对他的爱。还要帮助孩子分析和总结,或赢或输,有多方的原因,让孩子逐步淡化输赢的结果,正确归因,困难也会逐步分解,孩子自然就不怕输。
我发现孩子在刚刚开始学习下棋时,让孩子能够多赢棋的话,就会带着激昂的兴趣进入国际象棋世界。有些调皮但喜欢挑战的孩子,有些比较内向的小男孩,很少说话,两人一开始都不喜欢下棋,我就趁空余时间和他们玩起了棋子排队游戏,看看谁先将谁包围,在棋盘纵横间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我故意将自己投入他的包围圈被她们吃掉一些棋子,我有意输,一直输,在他们露出喜悦的欢笑时,我开始制定“规矩”,将棋理逐渐融入到游戏中,他们兴趣浓厚,不知不觉竟然被我引诱,老老实实遵守着“游戏规则”,象模象样地玩起了真正的国际象棋。
黑白格的棋盘不大,黑白格的世界中却蕴含无限的教育价值。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知识靠一点一滴的积累,人的社会经验,心理品质的形成也需要一点一滴积累,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幼儿园的围棋教学,同样应当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它应该是一种启蒙教学。应该把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放在首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肖敏.《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广州出版社
[2]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国际象棋活动;幼儿;个性品质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标。
如何利用国际象棋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呢?。我抓住国际象棋活动这个突破口,采用形象生动的国际象棋并伴之于多种教育途径对幼儿进行意志品质培养。
一、在国际象棋中培养幼儿的意志坚持性
意志坚持性,也叫意志坚定性、坚韧性、顽强性等,是指一个人长时间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意志坚持性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与精力和毅力联系密切,精力即一个人从事各种活动的紧张度;毅力则是一个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持续度。二是经得起长时间的磨炼。
幼儿意志坚持性的表现:幼儿的坚持性较差,容易受到新鲜事物或同伴的影响。就拿较典型的例子来说:有时候一个孩子在做一件事情,但是突然旁边的同伴在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时候孩子就会收到影响放弃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去看同伴。
国际象棋教育的目的之一正是使幼儿沉稳专注的心理品质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产生正迁移的作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在下棋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坚持性,在幼儿国际象棋活动中,当部分幼儿败局已定时,往往表现为毁棋、恼羞成怒,再不和比他强的小朋友下棋了。如:孩子们在对弈中,还有两步即将结束,一个孩子一看败局已定,只见他哗啦一下将棋子搅乱,并说这次不算。
于是我们组织孩子们一起讨论,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只有多動脑筋、多思考、多练习、提高自己的棋艺,才有战胜别人的资本。如果采取破坏性的行为,自己便要失去朋友,同时也失去了再一次取胜的机会。接着我们一起谈起围棋高手们,讲述他们的故事,使幼儿渐渐地明白,成功和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要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
二、在国际象棋中培养幼儿的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灵活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语言方面的品质。自制力反映着意志的抑制职能。具有意志品质的人,一方面善于控制自己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一般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另一方面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表现出较强的忍耐性。其主要特征是情绪稳定,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强和思维敏捷。
幼儿自控力表现:幼儿道德意志的自制力很弱,易冲动,这是与幼儿抑制能力发展不够有关。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差,还不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就易表现冲动,从而做出越轨的行为,破坏了纪律。
孩子是好动的,而国际象棋又是一种竞技性很强的安静游戏。如何使两者统一起来?让一个调皮的孩子自觉地下完一整盘棋?国际象棋独特的竞技性使得幼儿在下棋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赢。为了赢对方,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专心的对付别人,有目的、有计划的达到要求。就拿我班最调皮的小朋友来说,只要是接触过他的老师没有一个不叫头痛。但就是这么一个让人头痛的孩子,在下棋的时候却能安安静静的下完一整盘棋,而且一坐就是半个多小时。有次我开玩笑问他:“为什么平时你总是特别的调皮,象一只小猴子,可是一到了下棋的时候就成了一只小白兔呢?”他认真的回答我“因为下棋的时候我要动脑筋,想办法赢别人,如果思想开小差就会被别人赢去了,所以就没有办法调皮了。”
三、在国际象棋中培养幼儿的耐挫力
耐挫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幼儿耐挫力表现:孩子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具有自卑心理。面对困难、挫折退缩,不能正确的面对。即由于本身生理上存在某些缺陷或意识到自己不能胜任,无法协调时导致的。幼儿随着自身身心发展和社会活动时间的增多,在心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另一方面由于自身个性,心理的发展不稳定,不完善,承受能力较弱,所以极容易产生挫折感。
国际象棋活动不仅是智慧的比赛,更是双方心理上的较量,敢于认输也是一种胜利,是人战胜自己的胜利之一。 当何孩子在棋类游戏中遇到困难退缩遇到挫折沮丧时,不要指责他并且教育其他幼儿不要嘲笑他,对于指出他存在的问题,也缓一缓。先给他一个鼓励,让他感觉老师和父母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改变对他的爱。还要帮助孩子分析和总结,或赢或输,有多方的原因,让孩子逐步淡化输赢的结果,正确归因,困难也会逐步分解,孩子自然就不怕输。
我发现孩子在刚刚开始学习下棋时,让孩子能够多赢棋的话,就会带着激昂的兴趣进入国际象棋世界。有些调皮但喜欢挑战的孩子,有些比较内向的小男孩,很少说话,两人一开始都不喜欢下棋,我就趁空余时间和他们玩起了棋子排队游戏,看看谁先将谁包围,在棋盘纵横间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我故意将自己投入他的包围圈被她们吃掉一些棋子,我有意输,一直输,在他们露出喜悦的欢笑时,我开始制定“规矩”,将棋理逐渐融入到游戏中,他们兴趣浓厚,不知不觉竟然被我引诱,老老实实遵守着“游戏规则”,象模象样地玩起了真正的国际象棋。
黑白格的棋盘不大,黑白格的世界中却蕴含无限的教育价值。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知识靠一点一滴的积累,人的社会经验,心理品质的形成也需要一点一滴积累,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幼儿园的围棋教学,同样应当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它应该是一种启蒙教学。应该把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放在首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肖敏.《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广州出版社
[2]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