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气多雄秀 腕底藏清真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ismew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识相交十多年来,尽管书路繁复多变,我一直坚持认为,海成书法风格依然偏于雄奇。
  由一个书法爱好者成长为职业书法家,这是一条漫长而崎岖的路,甚至有很多人不知不觉间拐进了暗无天日的死胡同。海成近二十年的书学之路,清晰而顺畅。由唐楷入手,且多是颜真卿《勤礼碑》一类。有唐一代,变尽古法,如欧体柳体,虽楷法完备,有庙堂之气,但过于森严,只可远观,不可近抚。颜体憨厚可爱,多篆籀笔法,结体古意,烂漫天真,纵使初学懵懂,无名师指点,大抵写不坏手!海成书法的灵动多变、深稳端秀,源自于其扎实的唐楷功底。
  记得二十出头时,海成多写大字,字体多变,为曹全碑、颜楷、章草之类。常做擘窠楹联,写完后张贴墙上,顶天立地,墨色淋漓,潇洒酣畅,蔚为壮观。海成身骨文弱,但下笔体稳气豪,李白“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剑胆琴心,似乎在纸幅间荡漾开去……当时或许兴之所至,年少轻狂,笔墨里有浓浓的荷尔蒙。这样的划拉,不安分的笔锋,却写出了一番新境。大字势壮,易于立骨,海成书法,秀润中自有一种洞达。
  海成外表柔秀,内心狂野。大字、行草一路,足可见其心迹。海成行草,常见平尺小品,内容多明清笔札。字多独立,少连属,时出逸笔,少有嚣张之长画,收放有度,笔多映带,行气自然贯畅。挥毫十分自信,容与徘徊,颇有古人闲时之态。山谷有言,“书字虽工拙在人,要须年高手硬,心意闲澹,乃入微耳。”海成授徒之余多闲暇,无单位俗务扰心,也不用理会俗世浮情。静者思妙,飘然不群,心底澄明,了无挂碍。书斋常独坐,素笺小品,尺牍风流,信手而来。那一刻,归厚堂窗外或许阳光灿烂,或许风雨交加,或许万家灯火,斗转星移之际,风霜雨雪,日月星辰,全在纸幅间翻腾暗转。闲来轻世界,静里得真如,临窗或啸傲,闲情可偶寄。
  海成心思细敏,为人自在逍遥,为事不厌其烦,为艺不厌其精。海成善于捡拾,书斋虽小,文玩书籍,放置有序。书斋主人又精于收藏,近年偏于漢砖及墓志拓片之类。所谓的秦砖汉瓦,很多人墨客只是梦里远寻,遥不可及,海成轻易把玩于书案。吐故纳新,以藏养藏,轻巧而高韬。海成常有墓志拓片出品,亲手镶嵌,做成册页,每每题签,浑然雅致,吴带当风,令人爱不释手。归厚堂,海成书斋名,斋小只容一身,心大可载万物。虽是民间风物,过手过眼,点滴渗透于心,下笔便有古贤之风格。
  海成常做楷,其间多揉墓志笔意,用笔清秀圆润,起收笔处杂以隶法,也常从民间墓志平和中陡增几分不俗。正如乡村少年,泥土气息中有藏不住的倔强与执拗,审美上也更多些别样的意趣。
  楷行之外,海成多写隶书。行书灵动,时见锋芒,楷书熟里求生,多朴野之趣。时人写隶,好做厚重古拙,笔触间时显生硬,所谓流行书风是也。海成避开时风,下笔清雅可人,上林观花,远近观望,一派春色,生意盎然。海成起收笔果断恳切,多用方笔,形方而力沉,爽朗之间,浓烈而厚实的金石味扑面而来。正如其楷书,在结体上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细节上大胆借用异体,如深林藏奇树,形变而趣生。
  书法一艺,品格为高,颜值上的光鲜亮丽,终归穷途末路。归厚堂出品书法,所见大抵干净整洁,气息停匀,徐纾有度。为艺需要老道闭关功夫,或许形销骨立之后,渐次有圆融化境。所谓绵密疏阔之间,自是一种闲雅气度。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教育厅书法教材编委、中山市书法家协会硬笔委员会主任、三乡书法社社长。)
其他文献
韦应物(735-790)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诗句,脍炙人口已久。韦应物以诗名世,其人其诗,业已传颂千年,勿庸多言。  然而,韦应物的书法传世品极罕,少为人知。随着2007年唐代韦氏家族墓志的出土,韦应物的书法初为世人所知。这四方墓志分别是韦应物墓志、夫人元苹墓志、子韦庆复墓志及庆复夫人裴棣墓志。其中韦应物撰并书其妻元苹墓志,不但展现了诗人
期刊
一直以来,我都会特别注意搜集报纸上关于副刊的话题。最近翻检报刊,适逢“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又有不少文章谈论一个世纪前的那一大批文人学者,自然也联系到报(刊)纸副刊。特别提到的是1916年创刊的《新青年》。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任的孙郁先生,在前几天共青团中央的“青年公开课――五四特辑”的一场演讲中,也提到了《新青年》
期刊
秋意盎然的山野,阳光洒下了一片金色的光辉。在即将收割的麦田旁边,几位农民模样的人物正围在一个身穿白色长衫的男子周围,听着他动人的诉说。那位男子坐在田边的石上,面容清秀,亲切和蔼,侃侃而谈的自信流露于眉宇间的笑意和摊开手掌的姿态。围拢的人们或侧耳倾听,或向他投以殷切的目光,或是在静静地思索。他们的眼中都充满着希冀的神色和对新知的渴望。画面在一片宁静安然的氛围中向观者娓娓道来,让人产生无比的亲近感。我
期刊
摘要:在当前我国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文化输出是文艺从业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传统文化题材动画《孟姜女》在海外市场的传播为例,研究当前我国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动漫作品在拓展海外市场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结合欧美发达国家在动漫作品传播中的成熟案例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剖,进而为动漫行业整体走出去寻找答案。  关键词:传统文化 动画 文化输出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传播中国优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笔者有一次在长江三峡写生, 偶然遇见新加坡画家萧学民的妹妹萧椀女士, 她送给我一些萧学民作品印成的明信片。当初以为这些作品是用传统写实方法创作的油画,直至2011年秋天收到萧学民画集,才确认他使用的是粉质材料,朋友中的色彩画家都为之惊叹!  萧学民,194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1961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美专, 长期生活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院长何家良博士对萧学民的艺术十分佩服,
期刊
谢雱綏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期刊
湘南丘陵在碧空下绵延起伏,错落有致的古村如珠玉般镶嵌其中。老街巷弄的每一栋民居似乎都有独特的矗立姿态,以一种不为人察觉的方式讲述着光阴里的故事,只有懂的人才能听得见,而孙纯田或许就是最适合的倾听者。  孙纯田生于湘南武水溪畔,早年求学于岳麓山下,长期工作生活在林邑郴江,其艺术之根深植于这片广袤而生机盎然的红色土壤里。他热情地反复描摹着家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并获得斐然成绩,《石门坎》《湖南老村的
期刊
梁时民是一位工兼写花鸟的有情怀的艺术家。他的花鸟画,大气严谨、浓艳腴润、诗意盈盈,早已成就卓然,既有异常旺盛的生命激情、历史积淀的文化意蕴,又有社会生活的人文关怀和墨彩辉映的视觉张力,创造了异彩纷呈又洋溢着内美情趣的动人意境,他将心境中最纯美的那片绿地展现出来,与观者作心灵的对话。这是我近日品读《美术视野——梁时民花鸟画作品》画册的真切感受,他会让你不由自主地爱上这个纯然的天地,并被那诗意的梦境所
期刊
纵观中国传统绘画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不同流派画种的画家精彩纷呈,佳作迭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在历史文化传统流变当中,中国青绿山水画便是浩瀚的民族传统长河的一条支流,比起水墨山水起源要早。汉末魏晋、隋、唐、五代到宋这段特殊时期,青绿山水等院体画可谓占据了当时画坛的主流地位。尤其是到了隋唐时期,青绿山水画日趋成熟,画面出现金、银等贵重金属材料以强化其色彩的表现张力,突破了绿色、蓝色主色调
期刊
我自幼喜欢书法,尤其钟爱隶书,学书近三十载。2005年初,我开始有意地关注全国展览,大量收集国展方面的资料。因为国展高手如云,要想打破坚冰,必须有独到之处。我根据自己的喜好,秉承书法神韵,将隶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笔势论》云“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古人书论,对创作内容有所谋划,根据所书文字来具体考虑章法、笔法、结字、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