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训单位军事训练伤致伤因素调查分析

来源 :人民军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某新训单位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训练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下连巡诊问询的方式,对679例新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新兵个人基本情况、训练伤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及致伤因素等.结果:679例新兵中发生军事训练伤262例,训练伤发生率38.6%.训练伤发生部位以下肢为主,足部(29.8%)、膝关节(24.0%)和踝关节(15.6%)损伤占训练伤总发生例次的69.4%.容易发生训练伤的训练课目以体能训练为主,而战术训练致伤程度较重.训练伤类型主要是扭伤,其次为碰撞伤、拉伤等,症状以训练损伤部位的疼痛为主,其次为肿胀、活动受限、无力和麻木等.训练伤致伤因素有新兵身体基础、精神心理因素及天气、训练场地等.结论:新兵军事训练伤以运动系统损伤为主,致伤因素较复杂;新训单位组训部门应采取科学的施训方法,卫勤部门做好训练伤预防宣教和卫勤保障,以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文职人员是军队干休所门诊部的一支新兴骨干力量,在当前新一轮军队老干部服务机构调整改革和离退休老干部普遍进入高龄、高发病、高需求的“三高期”背景下,其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日渐凸显.该文结合军队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实际,围绕新体制下军队干休所门诊部文职人员队伍建设,分析了文职人员队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干休所门诊部文职人员的服务保障能力.
伤情是平战时卫勤保障的基础信息和技术依据,伤情模拟是战创伤救治训练的基本支撑和主轴牵引.为模拟实战条件下的战伤伤情表现,开展伤亡场境冲击常态化适应性训练,亟须构建专业化的伤情模拟体系,作为战伤救治模拟训练体系建设的重要组分和战伤救治模拟训练的伤情支撑平台,以适应实战化训练的迫切需求,推动部队官兵战场救护能力的不断提升.该文探讨了战伤救治训练用伤情模拟体系建设的总体设计思路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