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相机散步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ward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9日,儿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小城伯灵格姆街头的一个重新开放的游乐场玩耍。伯灵格姆所在的圣马特奥县目前处于加州四级防疫等级中相对较低的“橙色”等级,大部分商业和社会活动在控制客流的前提下得以恢复。吴晓凌摄

  编辑让我谈新闻摄影。但新闻摄影是个很“重”和“大”的话题,不是我有限经历和杂乱感悟能把握的。
  就像现在,因为疫情居家一年了。两个月前开始,不爱运动的自己开始每天带着相机报复性出门散步一个小时,以疫情为大背景,挑些扫街照片发稿。这并不是摄影记者的常态,新闻摄影没这么轻松简单。最多算是对摄影技能的恢复性训练吧。
  我之前是专职摄影记者,目前的岗位并不是。同事从这两个不同角度给予的共同理解,我都能感受也很感激。
  只能谈谈这一个多月的散步中对摄影的一些感触。

格物致知


  通过带着相机散步,我开始有意识地补摄影技术这门课,从最基本的器材补起。
  我以前很看轻摄影技术层面的东西,推崇“宁拙毋巧,宁丑毋媚”,认真拍了20年照片,一直固执地信奉“有影儿就行”,从没拍过RAW格式。不久前才通过对比测试镜头,亲身体会了镜头之间和不同光圈间的巨大成像差异和特点。
  以前做专职摄影记者时,两台旗舰单反机身,标配大三元自动对焦镜头,从超广角到长焦一应俱全,无往不利。现在散步时基本只使用旁轴取景相机、手动对焦的50mm标准镜头。
  没有这些天放空的散步,就不会有下面关于镜头的感悟:
  当你和这个世界不熟,你可以放心使用所有焦段的镜头,除了35mm。
  50mm,略带投入的旁观。
  28,24,甚至更广的21mm,明目张胆,自以为不被察觉的冒犯。
  85,90mm以上,冷静快感的狙杀。
  而35mm则不同,是促膝谈心。往后挪半步,就显得特别生分和冷漠。拿起这只镜头前,需要先被真正接纳,心甘情愿地彼此开放。
  变焦镜头?那无关态度而是欲望。手执利器,生杀予夺尽在掌握,拒绝任何纠结和错过。
  解构定焦镜头世界观的,不是变焦的效率,而是手机摄像头,不再刻意的拍照。
2020年3月9日,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旁的游客跳起合影留念。爆发新冠疫情的“至尊公主”号邮轮从远处缓缓驶来。“至尊公主”号邮轮在海上滞留多日后,于9日中午抵达旧金山湾区奥克兰码头,开始进行乘客转运工作。吴晓凌摄
4月1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副州长埃莱妮·库纳拉基斯(前)在米尔布雷参加集会,反对针对亚裔的歧视行为和仇恨犯罪。吴晓凌摄

  选择一只镜头,更多源于人生境遇和态度。比如此刻,异乡异客,就用50mm标头多一些。
  这些话是否正确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来自个人的酿造,而非人云亦云,别人嚼过的馍。
  就像每人都有一套拍摄系统,认真的摄影者,也应该对拍摄系统有由衷的个人理解。这可能是赋予照片不同温度的起点。
  摄影,要先了解器材的局限,然后触摸它的极限,最后,要和器材的不完美和解。经由局限达到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这大概也算是种浅显的“格物致知”吧。

诚意正心


  摄影记者是“个人性“很强的工作,走出去就会有各自的收获。在纪实领域,当面对时代,把自己看轻些,尽量淡化“个人性”,照片可能会有更多惊喜。
4月23日,人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小城圣马特奥一家餐馆用餐。吴晓凌摄
4月7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小城圣马特奥,一列火车驶入站台。吴晓凌摄

  关于构图,我95%以上的画面大概都是简单的黄金分割。复杂构图、多要素互动,以及荒谬戏剧感,可以欣赏,偶遇几张也好,但抗拒主动追求。
  站在摄影的高度俯瞰新闻摄影,站在生命的高度俯瞰摄影,是我一直以来好高骛远的想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人有点小聪明很容易被看出来,现在拍照又变得越来越容易。一名摄影记者个别照片达到很高的水准当然好,但对新闻摄影进而纪实摄影而言,即使对摄影记者自己,都远远不够。难的是不忘初心,不惧创新。一路都是磨炼,总有人经受住考验。
  我们最后都会被放到整个职业生涯的尺度、一生的维度上检视。
  关于新闻摄影,新华社刘卫兵和姚大伟两位老师最近都出版了回顾新闻摄影生涯,整理新闻摄影理论的著述,《摄影实战手记》和《来过》这两本书是真正的宝藏。才气和心气、努力和机遇缺一不可,才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
3月3日,美國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街头车辆稀少。旧金山市2日宣布,该市目前平均每天有67例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根据加州相关防疫规定,可以从四级防疫层级中最高的“紫色”等级进入“红色”等级。从3日上午8点起,餐馆可以恢复堂食。吴晓凌摄
4月15日,一名行人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小城圣马特奥街头走过。吴晓凌摄

  就我的同事而言,一下子能想到的还有年轻些的黄孝邦、普布扎西等很多老师,他们好像还没出书,但只要继续根植于大地,和故乡一起守望成长,最终都会成为真正的“天王”和“大师”,以其照片的系统性和地域性优势,以其广阔、真实、并富有同情心。
  在照片相对“贬值”的这个历史阶段,把照片放在一个多大的篮子里,或者说,用照片搭建起什么,决定了摄影师的不同价值。
  王福春老师前些天去世了,但他永远活在《火车上的中国人》那些隽永作品建筑起的王城里。那些照片也永远成为民族记忆的一部分。
  作为世界的非线性倒影,摄影的可能性也远未穷尽。我相信,中国当代所有的巨变沧桑,伟大辉煌的历程,看似平凡的瞬间,仍等待着我们慧眼发掘,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中,成为经典和永恒。
  而因为自身的局限,我大概只适合做个新闻摄影的流浪歌手。勉力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摄影偶尔触摸到微小的幸福和真理,已经足够幸运。
  继续带着相机散步去。
  (责任编辑:高益涵)
4月17日,一名女子牵狗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小城伯灵格姆的高中校园走过。受疫倩影响,学校从去年3月起关闭校园,通过网课教学。吴晓凌摄
3月2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唐人街,一名男子站在一家旅游纪念品店铺外。吴晓凌摄
3月3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一个老人坐在暂停营业的餐馆外晒太阳。吴晓凌摄
4月1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小城伯灵格姆,两只海鸟站在屋顶。吴晓凌摄
其他文献
期刊
01:小孔成像原理示意版画小孔成像  在世界摄影史上,中国古代先哲墨翟(墨子,约公元前480~389)被公认为摄影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一的墨子,最早通过光学实验发现光线通过小孔可形成倒立影像的小孔成像原理,即人类历史上有记载对光沿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墨子观察到一个明亮的景物可以通过光束,穿过一个小孔从另一端射出,会在黑暗房间内的对面墙壁上形成倒置的影像。西方人形
期刊
01:f/4.8,1/1250秒,ISO 64002:f/11,1/50秒,ISO 16003:f/11,0.6秒,ISO 160  乌兰布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坛形山”,指的是这里的大、小红山。乌兰布统拥有草原、湖泊、湿地、山峦等多种自然景观。  每年9月中旬至10月初,秋意渐浓,这里也散发出独特的魔力,蓝天白云、草地桦林、遥远的村落、奔跑的马群等,让人们心生向往,望一
期刊
四川贡嘎山,2020年。罗红摄  2020年末,罗红历经3个月、150多个小时的飞行,“国之美”航拍计划第一阶段如期完成,记录了他心中最美的三座雪山——贡嘎、梅里和南迦巴瓦的壮美群峰。罗红说:“家乡的美,祖国山河之魂,让我感到格外亲切,震撼不已。”对罗红而言,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用镜头向世界展示祖国山河之大美,是他作为一名中国摄影师对祖国的表白。贡嘎:静谧之巅,日月同辉  贡嘎山是横断
期刊
一个人需要特别热爱生活,才会爱上摄影。而藏在一台相机背后的那个人需要具备能够跟世界共情的能力,才能捕捉并呈现出藏在微尘中的大干之美。迟迅就是这样一位摄影人。  从小对生物感兴趣的他,大学选择了学医。然而现在的迟迅,却是一位在美国加州拉古纳艺术设计学院教授视觉传达的副教授。摄影是他人生最大的兴趣爱好。当被问起学医的经历对他现在所从事工作的影响时,他说“其实学医的时候也拍照,拍的是能够将人体穿透的X光
期刊
[内容提要]《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详细地刻画了习近平的成长道路,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重要启示。当代大学生应肩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积极借鉴习近平的成长经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观,艰苦奋斗,追求真知,立志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习近平;成长道路;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简介]陈明凡,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邹洋,清华
期刊
西澳大利亚(Western Australia,以下简称“西澳”)是澳大利亚联邦最大的行政州,占国土面积的1/3,幅员252万平方公里,人口262万。地广人稀的西澳被印度洋温暖的“大手”半握其中,南回归线贯穿东西,2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含岛屿)串起了阳光大海和星辰沙漠。这里不仅是览胜探幽的旅游打卡地,更是风光摄影师此生不可错过的圣殿。希腊传说中的大洋神俄刻阿诺斯(Oceanus)有三个孙女,她们是激
期刊
01:早期的照片匣没有什么装饰,以皮革蒙面,也没有印花照片匣的出现02:这张拍摄于1840年代的照片经手工上色,照片的内框十分简单,没有任何图案03:使用原玻璃在2019年重新密封的照片匣。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照片都经过重新封存  1839年法兰西科学院公布达盖尔法摄影术后,人们亲眼目睹了能够真实记录影像的照片,随即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摄影热潮。最早的达盖尔银版法(Daguerretype)照片
期刊
本期训练主题:如何拍好一张肖像照片  本期指导老师:王攀  本期学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生  本期训练主题:如何拍好一张肖像照片本期训练要点  拍摄肖像照片前,必须做好前期工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拿起相机的那一刻,要有足够的自信,制造出良好的拍摄氛围。  每个媒体属性不同,对肖像照片的要求也都不同。我有17年的媒体经历,从纸媒报刊到互联网、移动端,工作岗位也从一线摄影到图片编辑,一直以职务作品
期刊
今年37岁的共产党员杨明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锦绣学校的教师。2009年,他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和生活环境,从浙江省杭州市来到黔西县支教,一干就是十多年。2021年4月15日,杨明回访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莲城街道坪子小学时与学生们互动交流。杨楹摄作者手记:  初次见到杨楹老师,是2018年的一天,我刚加入新华社签约摄影师队伍不久。他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穿着干练。50多岁的他已满头白发,每一根白发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