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若干思考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li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导向
  
  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的特殊使命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即高校校园文化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涉及了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目标要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要求是一致的。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导向。
  
  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荣辱观的形成和确立,不仅需要课堂的理论教育和实践引导,而且也需要各种对大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是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平台。利用校园文化平台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涵盖了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物质层面的文化主要是指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如建筑、雕塑、图书资料、科研设备、传播媒体、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技实践活动的基础设施以及校园的绿化、美化等基础文明建设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硬环境,直观地反映学校的容貌,传播校园第一感觉的文化表象。校园文化中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员工的价值观、集体舆论、文化传统、学术风范、精神信念等,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是校园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动力,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是目前高新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加强的环节。但是我们更要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在校园精神文化中积极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建设优良教风、校风和学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担纲意识”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二)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关系
  “道德者,行也”。树立“八荣八耻”,要强调“知”,更要重视“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最根本目的是要使每一个青年大学生自觉地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自觉地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身行为的基本准则,发展道德人格,尊敬自身美德,使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相协调,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在维护和尊重公共利益中实现自身价值。观念成习惯、规范变行动的过程,是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就要求青年学生要对照“八荣八耻”的是非标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三)专业技能与道德素质的关系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大学生既要有知识、有能力,又要有理想、有道德。“八荣八耻”,既有对“德”的要求,也有对“才”的要求。大学生要诚实守信,要做有创造力、创新精神的公民,在重视才能和技能培养的同时要更加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分清是与非、善与恶的能力,引导他们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方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四)短期成果与长期绩效的关系
  “八荣八耻”提出了中国现阶段倡导的道德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要借荣辱观的宣传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和实践“八荣八耻”的热潮,把弘扬“八荣”、抵制“八耻”,作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观念意识,养成以“八荣”为行为准则的习惯。在当前尤其是要重视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强化它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价值,使之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一个核心范畴和价值导向,通过构筑校园文化的平台,倡导荣辱理论,让青少年明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并在日常行为中养成自觉践行的习惯。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荣辱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一定要避免“跟风式”的宣传教育,只重短期成果而忽视长期绩效。为此我们须以荣辱观为基础,建立一套科学的校园文化评价机制以保证荣辱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渗透性,用制度文化的形式规范和巩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效果,将学生导向“八荣八耻”的教育目标。
其他文献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李邦河院士指出:“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当前许多教师不重视概念教学,“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式的讲授方式大
为了从产量角度评价不同生态区主体保护性耕作模式,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成都平原、西北绿洲区不同耕作模式为研究对象。经过专家咨询和相关文献分析,筛选确定7个因素作为保护性耕作影响产量的指标集,通过农户一对一调查,将农户对影响产量因素的认知作为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生态区主体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生态区得分最高的模式分别为东北平原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模式;华北平原上茬
“流行语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并且受到后者的直接影响。语言犹如一面镜子,社会历史的变迁、生活的变化无不通过人们的语言表现出来。而流行语作为语言体系的一部分,则表现得更加突出,是当时社会热点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网络流行语则凭借其强大的网络技术优势将这种“反映”推至极致。因此,我们应该而且有必要从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去研究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我们以“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为例
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然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各地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1、文化管理干部缺乏。发
公共知识分子,有着特殊的定义和作用。而“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出现,则是对公共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作用的反思。公共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当然他们的言论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应当对他们的作用有新的认识与理解。    一、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    提起知识分子,人们一般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坐在书斋里,不问世事”。但是,事实远非如此。知识分子(intelligentsia)一词,最早来源于波兰文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沉默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的RelB基因,建立RelB基因低表达的骨髓致耐受DC,为自身免疫病的防治提供新方法。方法:设计小鼠RelB基因干扰的靶序列R5,合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人21世纪的新发展时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了一种莫衷一是的混沌状态,以致理想、道德、信念、
城市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是社会资源密度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就是使社会资源聚集的过程,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让人们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资源信息。那么城市化给城市居民的健康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由原始社会赤裸裸地生吃食物到用火烤吃熟食,再到如今用烧、烤、煎、炸、蒸等各式各样的方法制作美食,以及卫生医疗条件等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五十多岁。这也是生产力发展对人
地方文献是反映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方面情况的文献资料的总称。    一、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1)是认识一个地域的百科全书。珍贵的地方史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为地方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在本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科研等方面制定方针政策和规划决策提供地方资料,防止决策的主观性和盲动性。(2)是修史编志的参考依据。许多重大社会变革和技术改造及社
“居”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的差别,各国人民形成了自己的居住特色。中国人民向来重视居住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中国传统的审美观除了崇尚自然环境整体和谐之美外,又强调把人文思想、情感、生活与自然紧紧地融为一体。    一、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三大特质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古人对自然的态度就是“天人合一”,既尊重自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