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来源 :铜陵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是设计教育界关注的首要问题。文章从高等学校设计教育中的设计技术层面及设计思维和设计文化层面,就如何培养创造性设计人才,构建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合理有效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设计教育中如何建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研究,探讨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和目标,总结了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为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设计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2020年度春季学期,由于疫情影响,全国范围内各级高校均开展了线上教学。文章以某地方高校2020年度春季学期的线上教学实践为蓝本,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手段对线上教学的实施现状进行阐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地方高校线上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一些依据。
中亚五国是“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国家,拥有着丰富资源。自“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双边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深入研究双边贸易结构和探索长期发展道路很有必要。文章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采用了SITC第四版商品分类方法,对商品进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的测算。但结合中亚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导向,进一步升级对中亚的贸易结构,全方位扩大贸易合作的空间,促使贸易结构朝着增长双边利益的方向发展很有必要。
徽州紫阳书院自南宋创建,直至清末改制,持续六百多年。作为黄山市创建时间久、影响力大的书院,紫阳书院的成功因素在于开展讲会活动,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健全并规范讲会相关的规章制度。紫阳书院在初期建设和后期改建的过程中,其建筑景观设计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紫阳书院的成功因素,对于我国高校建设发展的借鉴意义有高校应当注重搭建学术平台,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建筑和人文景观的建设等。
文章构建了安徽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产业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增长态势,其中,文化产业发展更加稳定,呈现出稳步增长状态,而旅游业则出现一定波动;另外,尽管两产业耦合发展已初具规模,但耦合协调水平依旧偏低,且总体处于失调状态,互动联系有待深度加强。文章从维持增长态势、政策调控、复合型人才培育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文旅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教育现代化改革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文章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设计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照实验、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研究方法,对此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型教学法和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了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生物统计学》课程现在是很多本科院校统计学、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应用统计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文章首先归纳总结了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课程特点、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随后根据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特性,提出了生物统计学课程具有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脱离、没有重视统计软件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方式、合理选择与使用统计软件、改良课程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以期为提升生物统计教学效果、培养高水平生物统计分析人才作出贡献。最大限度地训练和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当前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拥有矿产原材料的资源型城市开始注重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创新和拓展相应的特色文化推动城市和乡镇的融合发展。中国的青铜文化始于公元前18-17世纪的夏代,青铜器一直被国人视为天命、权力的象征。青铜文化历史悠久,不仅映射出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古代社会普遍的物质观与审美观。通过挖掘铜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发展沿革,梳理其文化与艺术元素,运用设计手法对相关元素进行提炼,并应用到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所需方面,旨在促进铜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应用,这对丰富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涵建设不无
为提高复合磁体材料热处理传统工艺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利用基于MATLAB软件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平台,将材料制备工艺与数学预测方法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BPNN能够较好地预测出,当热处理条件改变时材料剩磁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数据,可以预测出复合磁体材料最佳剩磁性能所需的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这可以进一步地表明,BPNN具有训练方法简单、训练速度快、预测结果精确稳定等优点。
文章旨在基于意义的语音教学活动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语音意识,通过运用课堂观察、问卷、访谈以及测试等研究工具将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组,分别实施了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和基于意义的语音教学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意义的语音活动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语音意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语音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对语音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信心。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职前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核心课程.文章通过对37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内容进行词频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课程标准》发布以后,大多数院校开设该课程总体上仍然存在内容体系分散、知识更新落后、基本概念宽泛、软件技术繁多、技术应用实践被弱化、教师专业发展被忽视、教学设计有效性不足、学科教学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未能有效适应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新要求.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该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路,以期提升职前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