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在《故事会》里的字条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om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故事会》的相识,是在1981年。
  那天,我和父亲去看望生病的姑姑,看见桌子上放着一本《故事会》,就随手翻阅起来,没想到一下就看入了迷。
  刚吃过饭,父亲就急着要走,我提出要带走那本《故事会》,表妹一听急了:“不行不行!这是我借同学的,人家买回来还没来得及看呢!”之后我一直没机会再去姑姑家,因此,那本没看完的《故事会》就成了我的遗憾。
  后来有一次我进城,路过报刊亭,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本《故事会》。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宝贝似的拿在手里翻看。突然,我发现里面竟然夹着一张字条,上面写道:愿因故事结缘,如果你喜欢故事,请看到字条后和我联系。林南。
  看过字条,我不禁想入非非:这个林南,肯定是个漂亮的女孩。怀着美好的憧憬,我按字条上的地址给林南寄了一封信。
  十天后,村里的大喇叭突然喊我取信。我跑过去一看,果然是林南的回信。林南的字很漂亮,在信中和我谈生活,谈理想,谈故事。就这样,我和林南成了朋友。
  转眼半年过去。这天,林南信中提出要和我见面,地点是红柳河上的提灌站。提灌站景色优美,是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那天,我特意借了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早早来到提灌站等着。终于见到林南,没想到竟然是个大小伙子,比我大两岁。林南是教语文的民办学校教师,很健谈,我俩一路海阔天空聊了起来。
  提灌站距离我和林南的家都不近,看天色已晚,只得告别。我刚推起车子,林南突然喊住我:“哎呀!你的自行车可真漂亮!明天我堂姐出嫁,能不能借我骑一天?”
  “行啊!”我当即就和他换了车子。
  回到家里,见我骑着一辆破“飞鸽”回来,我爸就问我那辆“永久”哪去了。我就把自己和林南换车的经过说了一遍。我爸一听就急了:“你真是个傻瓜!只见过一面就把车给人家?哎呀你肯定被骗了……”
  听爸这么一说,我也害怕了。第二天下午,我骑着那辆破“飞鸽”早早就来到了提灌站,等着和林南换车,可一直等到天快黑了,还不见林南的影子。
  我焦急起来,当时“永久”自行车可是国内名牌,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啊!正着急,就见一个人骑车慢慢从远处过来,我定睛一看,却是个女孩。女孩到了我身边,开口就问:“你是吴水群吧?”
  我惊呆了:“你是谁?”
  “我叫林南!”
  “你是林南?”我一惊,这才注意到,女孩骑的自行车,可不正是我那辆新“永久”嘛!看我一脸惊讶的样子,女孩“噗嗤”一下笑了……
  原来,这女孩才是林南。之前那个林南,其实是她哥哥,叫林北。林南是个浪漫的女孩,喜欢故事,有天突发奇想,悄悄在报刊亭的《故事会》里夹了张字条,想用这种办法来试试缘分。通过一段时间的书信交往,林南想和我见面,可林北不放心妹妹,于是就冒充林南和我见面。为了进一步考验我,林北就故意找借口提出要换自行车……
  就这样,我和林南通过《故事会》成了朋友。林南温柔漂亮,和我志趣相投,一年后成了我的妻子。
  感谢《故事会》给我带来了幸运,从此我和《故事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在故事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
其他文献
老王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这天傍晚,他拿着扫帚,在殡仪馆院内清扫地面的落叶。扫着扫着,老王无意间一抬头,远远瞥见一号治丧大厅门口似乎有一个人影。恍惚间,老王感觉那背影是一个老太太的,她弓着背,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大厅敞开的大门。这么晚了,会是谁呢?老王寻思等老太太出来后过去问一下。就在这时,老王的手机响了,办公室黄主任吩咐老王,明天有人要来办丧事,让他准备一下。接完电话,老王揉揉眼睛,再去看一号
这天下午,刘长腿出门直奔村东头,要去找王老憨打麻将。走到王老憨家门口,见王老憨的儿子王小刚在屋里,抬腿就要进门,王小刚明明看见来的是刘长腿,却故意将两扇门一合,把他关在门外。  这王小刚是刘长腿未来的女婿,半年前他和刘长腿的女儿翠竹,在镇政府参加法律培训班时谈起了恋爱,前不久才订的婚,现在竟敢把未来的丈人关在门外,胆子也确实够大的!  刘长腿心里这个恼啊!他使劲捶门,大声骂道:“王小刚,你这个龟孙
蒙哥马利是二战时期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他指挥作战所向披靡,却拙于谈情说爱,直到40岁才与贝蒂喜结良缘。一天,贝蒂陪儿子玩耍时不慎被虫子叮了一口,结果得了败血症,蒙哥马利在医院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妻子。虽然经过各种手段的治疗,最后妻子还是去世了。蒙哥马利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中,但在爱妻的葬礼上,他没掉一滴眼泪,而是注视着爱妻的遗容,敬了一个久久的军礼。人们议论纷纷,妻子死了怎么连眼泪都不掉?大家不禁怀疑他对贝
王审知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建立者。一次,朝廷西北地区受到敌军侵扰,王审知派手下大队兵马前去增援,城内的兵力空虚。偏偏此时,一队兵马前来围攻。城内居民很不安,王审知却似乎胜券在握,从容地指挥众人备好弓箭等武器,然后坐在城楼上观察敌人。王审知所在的城楼地势很高,攻城者需要爬上很多级台阶。围城两天后,敌军开始进攻,他们士气很足,一边爬楼梯,一边用手中的盾来抵挡射来的箭。眼看已登上了一大半台阶,王审知抬起
溜须拍马,自古有之。在古代,蒙古人牵马与人相遇,习惯拍拍对方的马屁股,继而再摸摸马膘,然后赞美一声“好马”,以示热情。可时间一长,有人不管别人的马好马坏,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好马。久而久之,“拍马屁”就成了阿谀奉承的代名词。本期为大家带来一组拍马屁的故事。
阎王爷听说阳间有个专门拍马屁、干坏事的人,一怒之下,派出牛头马面,把那个马屁精抓来审问。  阎王爷威风凛凛地升堂,一拍惊堂木,冲着阶下吼道:“大胆马屁精,你在阳间专门拍马屁,干尽坏事,实在可恶。今日,你落在我手里,若不从实招供,决不轻饶!”  马屁精“扑通”一声跪下,哀声哭道:“大王啊,我从来都不想拍马屁的,可是,在阳间,像大王您这样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不喜欢别人拍马屁的,实在是太少了。小的为了生
北京大学校园里的未名湖,是个好地方。二百年前,这儿叫淑春园,是乾隆赏给和的园子,那是和用一个瓦盆换来的。  传说和是马屁精转世,吹牛拍马,数他第一。一次,乾隆从紫禁城到圆明园去玩,文武大臣也跟随前往。走到海淀镇,乾隆用脚在舆内蹬了两下,抬舆的太监赶紧停下。那些跟随的文武大臣,以为乾隆有什么圣谕,慌忙下马的下马,停轿的停轿,跪伏在地,支棱着耳朵听着。可跪了好一会儿,乾隆也不开“金口”。  这时,只有
从前,塞外有个财主,买到了一匹好马,心中非常高兴,于是就请自己的三个女婿来喝酒。酒过三巡,财主从马厩里牵出宝马,让三个女婿作诗来赞美这匹骏马。三个女婿为了讨好老丈人的欢心,纷纷搜肠刮肚,寻觅佳句。不一会儿,大女婿走上前来朗声道:“水面置金针,丈人骑马到山阴。来去数百里,金针尚未沉。”财主听了连连称好。二女婿不急不忙,一字一句地念道:“火上放鹅毛,丈人骑马到余姚,来去数千里,鹅毛未被燎。”财主听罢大
很久以前,有一对师徒,师父爱吹牛,人称“吹牛大王”;徒弟则专爱拍师父的马屁,帮师父圆谎,人送外号“马屁精”。  这师徒二人在一起,一个吹牛吹得没边,一个拍马拍得天衣无缝,真是天生的绝配!  一天,吹牛大王对别人说:“我家有口井,昨晚被大风吹到隔壁人家去了。”听的人当然不信,马屁精忙替师父圆谎道:“真有这事!我师父家的井贴近邻家的篱笆,昨晚风大,把那篱笆吹到井这边来了,看起来就像把井吹到邻家去了。”
清朝光绪年间,有个七品芝麻官名叫陈立本。陈立本深知官场里的潜规则,花大力气练就一身溜须拍马的好功夫。这一年,陈县令新来的顶头上司陈巡抚和陈县令是一个村的,论起辈分来陈巡抚比陈县令还要晚一辈,应该称陈县令为“叔父”。虽然有这么一层亲近的关系,但多年拍马经验告诉陈县令,必须要像对待其他巡抚一样对待陈巡抚,才能“亲上加亲”,平步青云。话说当陈立本以县令身份首次参见陈巡抚时,他先和同僚们一起站在巡抚衙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