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是当前初中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提升自身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成绩,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但是,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存在许多不足,还远不能发挥其全面的影响力。本篇文章就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探析其原因与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08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即是文言文。学习好文言文,不仅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还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影响深远。然而,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是很乐观,存在诸多的问题,远远不能发挥其全面的积极影响力。作为教师,只有自觉探明这些现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及时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亟待改善的现状,一是教师的教学成效低,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低。
1.教师教学成效低。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效率比较低,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标准。尤其是在教授一些相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时,教师需要不止一遍地教授同样的内容,教学时间相对冗长。而导致这一教学现状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大致分为三点:(1)教师教学目标单一。教学目标是影响教师教学方向的主要因素,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把要求学生背诵文章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显然太单一了,不利于学生古文素养的提升。(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据调查显示,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都是逐字、逐句翻译,教学手段缺乏新意和多样性。单一的教学手段既不利于学生文学潜能的开发,也影响了课程质量的优化。(3)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求知需要,这一点是导致教师教学成效低的最主要原因。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率,仅仅依靠参透教材是不够的,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要有准确的把握。比如说,在讲解某一篇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在讲台上讲解,但是对于学生听懂了没有、理解了与否没有一点了解,结果学生不懂的依然不懂,教师的教学就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2.学生学习兴趣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缺乏学习兴趣是当下文言文教学的一个现状。有不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有的学生甚至在教师讲解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偷偷学习其他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一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进度难以推进,二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的提升。
在深入思考学生兴趣低下的原因后,笔者得出了两个原因:(1)学生觉得文言文的学习无非就是背诵和答题,没有看到文言文学习的深层次内涵。这是导致学生缺乏文言文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2)教师的教学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没有因材施教是影响学生兴趣开发的另一个方面。
二、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笔者总结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对策如下。
1.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传达文言文中的文学精神,都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提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1)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点,在教授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合理目标的外化形式之一就是多元化。多元化的目标包括教师对学生记忆、审美、感知等多方面的培养。我们不仅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督促学生熟记文言文中的经典传世段落,更把对学生审美、感知等能力的培养放在心上。这些教学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综合文学素养的夯实,因而是十分重要的。
(2)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既然导致当下文言文教学成效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手段的单一,那么我们就要尽可能挖掘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除了认真剖析文言文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录音机播放名家对文言文的朗诵,还可以搜集与文言文紧密相关的文史资料让学生们传阅等等。事实证明,手段的多样化不仅增加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也从不同的角度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3)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关注学生的求知需要。由于角度的局限性,教师不可能完全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求知需要,这个时候,为了创造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进一步增加师生之间配合的默契度,也为了增强我们教学的针对性,与学生积极交流互动是极为必要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多问几个怎么样。比如说,“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怎么样”?“这节课使用的课堂模式怎么样”?“布置这种类型的家庭作业怎么样”?教师问的越多、问的越精确,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需要就把握得越精准,教学成效自然节节攀升。
2.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了,但是教学的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学生爱不爱学习、有没有学习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效果的核心因素。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方法非常多,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擅长、最实用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有趣的文言文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文言文进行现代化的改编,并设立“最佳编剧奖”。学生看到耳目一新的文言文学习活动,自然会兴趣大增。再比如说,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课前五分钟的活动,让学生逐次在讲台上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文言文,并进行简短的赏析性讲解。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是需要教师用心激发的,只要激发出了学生满满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是最好的。
3.建立多元化的文言文考核体系。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其实与教师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教授文言文之后,对学生提出的最多的要求就是背诵。这就意味着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应该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鉴赏水平,二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能够自如地鉴赏学习过的文言文,能够对其中的经典段落信手拈来,就证明学生是真正的理解了文章本身,因而是教师需要考核的一个方面。其次就是创新能力,创新指的是学生能够将文言文中的深意与自身的实际生活或者是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持古论今。
三、结语
俗话说:“没有不爱学习的学生,只有不懂得引导的教师。”教好文言文是我们应尽之责,因此在出现不理想的教学情况时,教师首先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深刻反思、自我检讨。与此同时,与学生展开有效的互动也是非常关键的,了解学生的求知需要,我们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才有针对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08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即是文言文。学习好文言文,不仅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还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影响深远。然而,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是很乐观,存在诸多的问题,远远不能发挥其全面的积极影响力。作为教师,只有自觉探明这些现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及时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亟待改善的现状,一是教师的教学成效低,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低。
1.教师教学成效低。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效率比较低,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标准。尤其是在教授一些相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时,教师需要不止一遍地教授同样的内容,教学时间相对冗长。而导致这一教学现状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大致分为三点:(1)教师教学目标单一。教学目标是影响教师教学方向的主要因素,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把要求学生背诵文章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显然太单一了,不利于学生古文素养的提升。(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据调查显示,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都是逐字、逐句翻译,教学手段缺乏新意和多样性。单一的教学手段既不利于学生文学潜能的开发,也影响了课程质量的优化。(3)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求知需要,这一点是导致教师教学成效低的最主要原因。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率,仅仅依靠参透教材是不够的,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要有准确的把握。比如说,在讲解某一篇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在讲台上讲解,但是对于学生听懂了没有、理解了与否没有一点了解,结果学生不懂的依然不懂,教师的教学就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2.学生学习兴趣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缺乏学习兴趣是当下文言文教学的一个现状。有不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有的学生甚至在教师讲解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偷偷学习其他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一会导致教师的教学进度难以推进,二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的提升。
在深入思考学生兴趣低下的原因后,笔者得出了两个原因:(1)学生觉得文言文的学习无非就是背诵和答题,没有看到文言文学习的深层次内涵。这是导致学生缺乏文言文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2)教师的教学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没有因材施教是影响学生兴趣开发的另一个方面。
二、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笔者总结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对策如下。
1.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传达文言文中的文学精神,都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提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1)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点,在教授文言文知识的时候,合理目标的外化形式之一就是多元化。多元化的目标包括教师对学生记忆、审美、感知等多方面的培养。我们不仅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督促学生熟记文言文中的经典传世段落,更把对学生审美、感知等能力的培养放在心上。这些教学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综合文学素养的夯实,因而是十分重要的。
(2)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既然导致当下文言文教学成效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手段的单一,那么我们就要尽可能挖掘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除了认真剖析文言文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录音机播放名家对文言文的朗诵,还可以搜集与文言文紧密相关的文史资料让学生们传阅等等。事实证明,手段的多样化不仅增加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也从不同的角度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3)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关注学生的求知需要。由于角度的局限性,教师不可能完全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求知需要,这个时候,为了创造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进一步增加师生之间配合的默契度,也为了增强我们教学的针对性,与学生积极交流互动是极为必要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多问几个怎么样。比如说,“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怎么样”?“这节课使用的课堂模式怎么样”?“布置这种类型的家庭作业怎么样”?教师问的越多、问的越精确,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需要就把握得越精准,教学成效自然节节攀升。
2.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了,但是教学的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学生爱不爱学习、有没有学习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效果的核心因素。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方法非常多,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擅长、最实用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有趣的文言文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文言文进行现代化的改编,并设立“最佳编剧奖”。学生看到耳目一新的文言文学习活动,自然会兴趣大增。再比如说,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课前五分钟的活动,让学生逐次在讲台上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文言文,并进行简短的赏析性讲解。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是需要教师用心激发的,只要激发出了学生满满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是最好的。
3.建立多元化的文言文考核体系。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其实与教师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教授文言文之后,对学生提出的最多的要求就是背诵。这就意味着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应该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鉴赏水平,二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能够自如地鉴赏学习过的文言文,能够对其中的经典段落信手拈来,就证明学生是真正的理解了文章本身,因而是教师需要考核的一个方面。其次就是创新能力,创新指的是学生能够将文言文中的深意与自身的实际生活或者是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持古论今。
三、结语
俗话说:“没有不爱学习的学生,只有不懂得引导的教师。”教好文言文是我们应尽之责,因此在出现不理想的教学情况时,教师首先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深刻反思、自我检讨。与此同时,与学生展开有效的互动也是非常关键的,了解学生的求知需要,我们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才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