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6例行La-TaTME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一组医师序贯完成La-TaTME,先行腹腔镜手术,再行经肛门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中转开腹情况、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情况、术后首次
【机 构】
:
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6例行La-TaTME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一组医师序贯完成La-TaTME,先行腹腔镜手术,再行经肛门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中转开腹情况、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流质食物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手术切除标本长度、肿瘤直径、肿瘤远端肠管切除距离、直肠系膜完整程度、环周切缘、病理学T分期、病理学N分期、淋巴结检出数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3)随访结果。TNM Ⅲ~Ⅳ期的直肠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术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1次,随访内容为患者生存情况和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
结果(1)手术资料及术后恢复情况:1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其中结肠-直肠吻合10例,结肠-肛管吻合3例,结肠单腔永久性造瘘3例。1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90 min(215~42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mL(30~100 mL)。术中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该患者在直肠切除标本并经肛门拖出后,发现乙状结肠断端缺血,经腹腔进一步游离脾曲结肠,切除缺血的乙状结肠约5 cm,再行降结肠-直肠吻合术。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 d(1~3 d),术后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2 d(1~9 d)。术后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均为2级),其中2例为不完全性小肠梗阻,经过胃肠减压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后缓解;1例为骶前感染,经过引流以及抗生素治疗后缓解。术后住院时间为7 d(5~21 d)。(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16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长度为18.0 cm(12.0~24.0 cm),肿瘤直径为3.5 cm(0.5~6.8 cm),肿瘤远端肠管切除距离为2.5 cm(1.0~5.0 cm);手术切除标本的直肠系膜质量评估:完整14例,近乎完整2例;环周切缘及远近断端无肿瘤残留。16例患者病理学T分期:0期(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完全缓解)1例,1期1例,2期4例,3期10例。病理学N分期:0期12例,1期2例,2期2例。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6枚(6~32枚)。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未见肿瘤细胞(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完全缓解)1例,高分化2例,中分化7例,低分化6例。(3)随访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4~16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无死亡患者。
结论La-TaTME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手术入路和切除方式,近期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超促排卵方案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探讨全部胚胎冷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胚胎移植的525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3个周期为新鲜胚胎移植周期, 272个周期为同期的复苏胚胎移植周期。纳入的促排卵方案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组(A组)和GnRH-a短方案组(B组)。分别比较两组中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
由于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超剂量雌、孕激素的生成以及垂体降调节药物的使用,经常出现黄体功能不全,需要常规进行黄体支持,常见的黄体支持方案包括使用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及补充雌孕激素等。在近些年,多项研究表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黄体支持中有很多积极方面,可以改善临床结局。其主要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刺激黄体分泌雌、孕激素,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发育潜能,促进滋养
目的分析行拇外翻矫正手术治疗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足踝外科矫形中心21例(30足)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的患者,采用单纯拇外翻矫正手术,不同时进行外侧跖骨短缩手术。足负重正位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半年,1、2年时的拇外翻角和第1、2跖骨间夹角,同时进行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重复测
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结直肠癌领域共交流289篇摘要,进展颇多,主要包括:(1)早期疾病中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长短疗程的比较、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全程新辅助治疗策略的应用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应用。(2)晚期疾病中维生素D3和旧方法选择性内放疗在转移性肠癌治疗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预后极差的特殊群体BRAF突变型患者接受BRAF抑制剂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放射性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66例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临床表现均拟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方式、中转开腹情况、再次手术情况、手术切口长度、腹腔粘连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2)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3)随访情况。术后采用电话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15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36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随访结果:获得随访例数、随访时间、UC-CRC发病例数、发病年龄、UC-CRC病理学类型。(2)影响UC-CRC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疾病分型、病变范围、
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当地时间2017年6月2—6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这场学术盛会展示了肿瘤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Abstract 3601研究运用影像组学方法预测FOLFIRI化疗方案和贝伐单克隆抗体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笔者就该研究对影像组学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应用及进展作一解析。
与中、高位直肠癌比较,低位直肠癌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更高。其中低位直肠独特的解剖和缺乏可明确界定的解剖层面是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术前准确对低位直肠癌进行临床分期是外科医师制订最佳治疗方式的前提。合理利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术前准确判断低位直肠癌分期、规划可行的手术层面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对提高R0切除率尤为重要,并将成为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和远期生存的保证。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27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所示肿瘤部位决定手术方式及具体切除范围。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充分清扫淋巴结。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的因素分析。(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