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体育课又是能够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强健体魄的课程,如何在授课过程中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加师生之间的配合,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授课环节中来,这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以教师为主角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在繁忙的文化课学习之余,能真正放松身心,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让体育课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本文就深入探究了这一问题,分析了如何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关键词体育教学 互动教学 小学体育 师生互动
  一、引言
  小学开设体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增加学生在学校的锻炼时间,以保证学生有强健的体魄,这也是学习文化课的基础,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以保证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坚持运动的习惯,为工作、生活提供健康的体魄,这一点比强迫学生运动更为重要,也需要体育教师采用生动的授课技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来。
  二、有效互动概述
  (一)什么是有效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互动是教师必备的一种活跃课堂的手段,即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沟通交流,并且能对教学起到正面促进作用的互动方式,就可以称之为有效互动。反之,如果互动是枯燥、乏味的、单方面的,只能说是教师的自说白话,并不是有效互动。
  (二)有效互动的目的
  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项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而是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谐的帅生关系对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体育教师大多数还处于单向沟通的阶段,一厢情愿地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导致授课形式单一、枯燥,学生不能从中体会运动的乐趣,进而爱上运动。
  进行有效互动的目的就是使小学体育课堂更加生动,不仅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兴趣、挖掘特长。
  三、如何实现有效互动
  想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真正实现有效互动,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思维,挖掘新的授课模式,在授课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生动有趣,让学生爱上体育。
  (一)反“客”为主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一直都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甚至很多老师在授课时不太过关注学生的感受,在新教育模式下,这种思想必须摒弃,老师要转变思维,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老师可以起到主导课堂、把控节奏的作用,但必须让学生感受到课程是为他们而设计的,他们是主人。
  例如足球课,预热环节可以让学生们讲一讲自己对于足球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希望我们这堂课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们说出足球运动相比于其他运动的特点,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在学生发言时,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即便是学生说错了,也要以先扬后抑的方式纠正错误。
  反“客”为主的方式还可以用在课后作业布置上,例如下堂课的主题是篮球,老帅可以提前分配任务,以自愿为原则,安排学生放学后查询篮球的起源、发展历程、重大事件等,在下堂课上,由学生向大家简要讲解,这样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与课程的紧密结合。
  (二)角色扮演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课堂上,只有两种角色,即教师和学生,这难免会让课堂气氛不够热烈,也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拘束,无法充分发挥天性,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设置情景,为学生分配角色,借此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例如快跑训练,可以将训练融入情景中,做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为学生分配警察、小偷、见义勇为的路人、失主的角色,划定游戏区域,讲解游戏规则,分组进行模拟,在规定时间内,小偷被抓则警察赢,反之小偷赢。在游戏过程中达到训练快跑的目的,同时,游戏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分别分享输赢的心得,快跑应该掌握哪些技巧等。
  简单的授课内容也可交给学生负责,提前分配好任务,让学生成为老师,而老师成为导演,通过这样过的角色转换强化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认识。
  例如50米加速跑,基本要领和快跑趋同,老师可以提前分配任务,让有意向的学生回家后做功课,掌握50米加速跑的动作要求、难点和重点,下节课时由学生先进行讲解,再由老帅补充、纠正。
  (三)做、思结合
  小学体育授课绝对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与技巧,也不仅仅是重复训练某项体育运动或者动作,而是既要做,又要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篮球训练三步投篮,老帅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后,可以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根据示范来进行实际操作,其他组员为其点评和指出不足之处,根据他人的指导来反复练习,动作标准后,再向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克服、纠正错误的地方的,怎么快速达到标准的。
  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设置任务,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达成任务,进而达到做和思的结合。
  例如学习广播体操,在老师示范教授过后,可以分小组进行训练,在规定时间内,每个小组的所有成员全部学会才算胜出,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学会广播体操,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团结,同时也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帮助他人学会广播体操。
  四、结束语
  现在的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偏差,其实跟体育课教学流于形式有关系,未能在教學过程中真正达到锻炼身体,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目的,想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有效的课堂互动必不可少,互动方式的选择一定要寓教于乐,保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学习到知识,同时也可以达到锻炼学生表达、沟通、协作能力的目的,一举多得。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新冠病毒疫情的缓解,全国各地逐步进入一个低传播或无传播阶段.尽管局部和零星的疫情爆发依旧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可能,但是通过前期抗疫中积累的医疗和流行性疾病管理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科学研究方法,针对背景干扰效应对初中学生封闭性篮球运动技能学习成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学生篮球技能习得阶段,不同程度的背景干扰对学生封闭性篮球运动技能的掌握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生篮球技能保留阶段,低背景干扰更有利于学生封闭性篮球运动技能的保留。因此,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教授封闭性篮球运动技能时,任课教师应注意通过专门性的教学设计降低教学中的背景干扰程
脉冲给药系统是根据时辰药理学与时辰治疗学特点研究而设计的一种新型迟释给药制剂.文章查阅了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脉冲给药系统的释药机制,包括生物化学刺激(胃肠道
摘要从社会、家庭、体育教师三个方面分析影响高职院校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要素,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完善田径训练制度、强化田径训练的适度性、调整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结构性、确保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分类性等对策,提升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和训练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田径训练 训练强度 训练量  田径运动既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也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
摘要对于处于教育阶段的小学生而言,体育活动不失为一项锻炼其实践能力的良好形式。小学在体育活动中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开发自己的心智并从中学到一些对于今后生活、学习中有帮助的知识与能力。在小学的体育活动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教学形式,其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对于小学今后的健康与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 小学体育教学 融入  采用素质拓展训练的
摘要针对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脱节的现象,要加快一体化研究,让课堂与教学相融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本文主要是从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的概念、理论基础、价值、现状、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一体化模式的实现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 课堂教学 课外训练 一体化模式  一、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的概念  所谓的健美操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指的是将内容与实践进行有
评价Ⅱ度烧伤患者实施新型生物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对其创面恢复、炎性因子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根据随机双盲试验将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来该院
摘要现阶段,对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重要环节。高校体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课程资源的配置受到相关部门人员的大力关注。本文将对体育课程资源和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体育 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 关系  一、体育课程和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  体育课程和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缺乏课程资源体育课程就不能开展,这是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地一个
血清素是一种吲哚衍生物,可由色氨酸经羟化、脱羧两步反应得到.在人和动物体内,血清素作为神经递质参与包括情绪调控、行为管理、睡眠周期维持等多种生理功能.相较化学合成法
为了探讨基础胰岛素联合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T2DM)疗效和安全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T2DM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