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铜(Ⅱ)—过氧化氢—二苯碳酰二肼/氯仿体系催化—萃取光度法测定铜

来源 :分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在弱酸性介质中,利用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二苯碳酸二肼生成二苯卡巴腙的指示反应与铜(Ⅱ)和二苯卡巴腙的显色反应相结合,建立了催化-萃取光度法测定铜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500μ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8×104L·mol-1·cm-1。用于水、铝合金和岩石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自行设计的一套流动注射(FIA)双光束分光光度计装置,研究了河底沉积物中微量铝测定的适宜条件,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灵敏度较普通光度法提高近1倍,进样速率为80-90次/h,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本文用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关系导出描述3种一元弱酸混合液的状态方程,同时用统计方法解方程确定3种一元弱酸混合液的组成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探讨。更多还原
研究了液体二元系的折射分析法。发现苯-氯苯的折射率和组成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得出了线性方程。利用方程测得的结果和实际值十分吻合。
本文介绍了7-[(4-甲基-2-胂酸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方法以及性能,详细研究了氟对该试剂与铝形成的荧光的熄灭作用,建立了荧光法测定微量氟的新方法。应用于水样和牙膏中的氟的测定
本文对铟(Ⅲ)与茜素红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吸附伏安法作了研究,确定了电极过程,在HAc-NaAc(pH4.92)缓冲溶液中有茜素红存在下月,用1.2阶微分吸附伏安法测定铟,其线性范围是1×10^-10~8×10^-8mol/L,检测限5×10^-11mol/L,用此
本文给出了金刚烷及其异构体合物系毛细管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色谱柱为CBPI键合石英毛细管、氢火焰检则器。列出了标准曲线和检测条件,回收率为98.3%-101.2%,相对标准偏差〈4.0%,本方法定
建立了镀铜的锌线在线还原微柱,还原Fe^3+成Fe^2+,鲁米诺中加EDTA增强鲁米诺-溶解氧-铁(Ⅱ)系统的发光强度,同时测两种价态的铁,提高灵敏度160倍,线性范围均为1×10^-8~1×10^-5mol/L,RSD≤6.0%,Fe^3+和Fe^2+的检出限分别为3.5×10^-10和2.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苯基柱为固定相,甲醇-水为流动相,并应用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分离和制备了箬竹叶中8种黄酮类化合物,经结构鉴定,确证6种为结构相近的黄酮甙类化合物,并以其中的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