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毕业班学生跳出作文的框套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fan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年级段的语文老师,在批改小学毕业班的学生作文时,常常遇到这种怪现象:学生的作文几乎都是为了应考而背誦的范文;或者是改头换面的日常习作。他们依据的范文几乎一模一样。如《我最熟悉的同学》,大致内容就是某同学与我是同桌很要好,后来为了点小事吵嘴,就在他转学之前相互谅解了,并赠送礼品留念,最终成为好朋友,其结构层次语句犹如出自一人之手。写《难忘的一件小事》亦如此,就是讲述自己生病缺了课,是某同学帮助补习功课,并且态度非常热情,一直坚持到自己身体康复。全班同学的作文内容几乎都是这样如出一辙。这就是作文教学中最让人感到头疼的问题。
  作文是用笔说话,用笔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不同,就不可能有相同的情感和思维方式,那么即使写同一作文题目,也不应该出现内容结构乃至语言都大体相同的批量性文章,面对这些套出来的作文,我们今后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亡羊补牢呢,答案是:让学生跳出框套。
  很显然,如果不使学生跳出已形成的框架框套,以后的作文教学就很难有起色,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跳出作文的框套呢?
  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
  实事求是的讲:形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学生无事可写才去套。而“观察”正是解决无事可写空洞无物的最好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看周围的人和事,引导他们凭感觉去体验,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只有积累的材料多了,学生写作文才会有游刃有余。不但如此,在观察过程中还能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使学生提高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丰富作文的内容,但需注意观察,观察生活不是过眼云烟,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下马采花,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提前制定出恰当的观察步骤,并引导学生做好观察笔记,把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写下来诸以备用,同时还要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只有这样,学生的观察才会有所收获。
  二、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
  写回忆性记叙文是小学生高年级常做的作文练习,如前面提到的《难忘的一件小事》,回忆自己美好的童年,按理说材料是够丰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可是写这类作文的时候,很多学生却难以下笔,苦于没有材料,这时若不加以引导,学生就有可能以框套而“变”,来改写这篇作文。我们需要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从中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素材,我们要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有哪些大的变故和转折?童年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的事儿?童年生活中有哪些妙趣横生的趣事?童年生活中有哪些平庸无奇的琐事(此类事最多,也最易被学生忽视,其实一粒沙子也能看清世界)?这样逐一引导,一直引发到要写的一类事。学生一旦打开记忆的大门,写起作文来,就不会那么难以下笔,更不会生搬硬套的去“变”作文了。
  三、要引导学生进行片段写作训练
  小学高年级段作文教学要与课文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内容总结时,要明确提出本篇文章可以借鉴的写作方法,随后要进行相似题目的写作片段训练。实践中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写作文伊始就要求学生长篇大论。要结合课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做片段训练,课文便是最好的例子。好的片段肯定蕴藏着好的写作技巧,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学习了《少年闰土》和《金色的鱼钩》,我就让学生写班内的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同学,做外貌描写片段训练。写完后再给同学们读一下,如果大家都能一致猜出这个人物是谁?那就说明描写外貌片段非常成功。学完《穷人》和《钓鱼的启示》,可以学习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的写法,据此可以让学生写一个表示心情难过的片段,或者写一个心情激动的片段。在执行过程中还要防止学生机械的模仿,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笔,引导学生在片段写作训练过程中,要学会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观察片段练习,让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为学生能写好一篇作文做全面准备。为了使学生的作文脱于平庸,还需要引导学生为作文插上一对腾飞的翅膀——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在构思过程中,对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观察或回忆中,迅速地搜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被自身深刻体会到的一个或几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并能透过事件现象分析到事件的本质,再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相融合,逐步浓缩并提炼出自己独到的心灵感受,然后再结合特定的环境和氛围,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和想象,那么学生的作文就不会再是老样子了。同时还要注意在日常教学时间内的随机穿插运用,比如:学生在校园里看梨树秋天开花这一现象,经过老师的启发、解释和引导,有的学生就能从秋天的梨花现象,联想到生命生命的力量,获出自身成长拼搏向上的精神动力。由此,学生在构思过程中学会了联想和想象,或许他们的作文水平会由此而有突破性的提升,上面所谈仅仅是只言片语,要让学生脱离作文的框套,不能像阿里巴巴那样大喊“芝麻開门”,就能轻轻松松成功——学生就能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而是要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做多方面的引导和训练,唯独如此,学生才能达到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字字锦绣、篇篇珠玑的境界,写出活泼有生气的文章,才不至于陈词滥调、画虎类犬,让人读起来如同嚼蜡而索然无味。我们就能较为顺利地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标准了。
其他文献
提到幼儿园保育工作,部分人可能认为“保育工作无非就是打扫好园区卫生,帮助孩子完成洗涮的个人事务”。虽然这些工作也是保育工作的内容,但是新时期幼儿园保育工作已经从之前的“保姆”角色转为了幼儿成长的“引路人”形象,成为幼儿生活、学习的“指路明灯”,帮助幼儿获得身心两方面的成长。也正是因为这种转变,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就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创新,让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素质提升,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3
期刊
当前群文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界开展得方兴未艾,轰轰烈烈。以一个作家的一组作品作整体性阅读文本,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完全符合当前群文阅读的时代潮流。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相关的实践探
期刊
摘要:校本课程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地方的教育要求,由学校教师对当地社区和本校的资源、环境因素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针对本校学生进行编制、实施、评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则是立足于物理学科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是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体系中的一部分,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和贴近生活、联系科技、渗透社会等独特的学科优势。  关键字:高中 物理 校本 课程 本土化  校本课程并不是与国家课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中学英语教学应从传统的注重语言知识教学转变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这种变化要求学生学会用英语口头表达想法并与他人交流。同时各个省市也逐渐在升学考试中加入了相应的口语测试。然而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强化中学生的口语教学势在必行。  一、先听后说  listen easyEnglish,you must understand most of it,or you
期刊
新基础教育的重建课让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感受到上课教师的用心。我亦感到上课教师课准备的很充分,纵观整个设计,前后呼应,所有的设计环节都围绕本节课的主题,是一节整体意识很强的好课。那么上课老师是怎样围绕主题来设计本节课的上课步骤,来完成整节课任务。  首先,老师用一首优美的与上课内容相关的歌曲导入新课,并用它创设情境。歌曲中的小孩感冒了,老师就这一问题抛出问题:如果你是医生,你会给她什么样的建议。学生回
期刊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物理知识的传授,它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  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
期刊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必然性  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多种教学策略的实现,深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在高新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更不能缺少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融洽整合。因而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的地理课程决定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新课程地理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教材的多媒体
期刊
我1995年参加工作。25年来,我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作为一名中学一线老师,我认为首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为自己的教学积累教学资源。用什么积累,用电脑积累。积累什么呢?积累与教学有关的内容。我在自己的电脑里就积累了以下内容。  第一、我积累了每次外出听课的课件。我专门建立了一个文件夹,用于保存这些课件。这些课件肯定是授课老师精心准备的。他们不知做了多少改动才形成的定稿。课件里面凝聚了参
期刊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各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和生硬的说教上,否则,无论教师说得如何感人,学生不但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因此,我们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教学内容和德育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还要善于设计学生善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
期刊
摘要:数学阅读是开展数学活动的重要前提,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学会积极思考,在活动中质疑反思,积累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阅读在有序中开展,理清数量关系后,在阅读中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思考,积累有效阅读策略,提升自身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阅读有效策略自主探究质疑反思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分析学生的错题,发现很多学生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不能够很准确的分析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