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用水的三个思路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iaa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茶艺学习中心主任。现任: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会长。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系客座副教授。中國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学会,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分校华文学会茶艺顾问。著作:《茶铎八音一茶文化复兴之声》、《茶人的第三只眼》、《喝茶慢》、《约会中国茶A Passage TO Chinese Tea)
  这次要谈关于泡茶用水的三个思路:要用现煮新鲜沸水,勿用阴阳水及所有茶皆可用沸水冲泡。泡茶要用现煮开水,不可用反复重烧的水。在泡茶现场将冷水(包括室温水)烧热(包括各类热源)至沸开,停止续煮,随即拿来泡茶,新鲜热水泡的茶汤更有清爽与细腻的汤质感,香味更扎实。拿翻煮滚水来泡茶,茶可溶物释出合量的减少会造成口感淡薄及缺乏活力,喝了不过瘾之余还浪费了一番筹备的精神和时间。反复烧煮的水,因水分的不断蒸发,一些不利于人体的物质会相对增加,用来泡茶喝会妨碍健康。
  现煮现泡法使用炭火或远红外线发热的电炉来煮水最佳,烧出来的水可持温更久。煮水壶的大小应是泡茶器的四倍大为最好,比如泡茶器是150cc大,那么煮水壶找—支600cc大的即可,每次只预备刚够冲泡三道茶的水(即450cc,水放太多滚了时会溢出壶外),便能缩短烧水时间,避免大家觉得候水时间过于冗长。已经烧透烧匀的开水,在冲泡三道茶的时间以内,它降温的落差不会太大的,若需要就在浸泡第三道时补一点时间便很好。
  以小壶茶法来说,泡茶器最大容量以300cc为宜,这样煮水器的大小就大约1200cc,同样目标是获得三壶开水,以此一次性高温的水来连续冲泡三道茶。煮水壶过大,烧水时间过长,毕竟不够实际。况且热水太多了用不完,就容易造成翻煮问题。
  第一壶热水在冲泡三道茶后就完了,如何衔接第四、五、六道呢,平常泡茶者都在泡茶桌下方的侧柜摆放—些额外的水,方便不时加入煮水壶,现只需在此处多备一套煮水器,在预定的时间将第二壶水煮滚,然后与茶桌的空壶对调,就是一壶新鲜现煮开水了。
  为什么要养成在现场现煮新鲜开水泡茶的习惯,除了说反复烧开的水缺乏氧气是死水,也排除掉“阴阳水”的可能,阴阳水即是凉水加入沸水中,兑成—种“混合水”,沸水分子密度小,凉水(概括各种不同温度的非沸水)分子密度大,它们是很难融合的,用阴阳水泡茶,原来清幽醇滑的茶汤质感整体会表现得较粗糙,品饮愉悦感较差。就仿如我们原来在山野树林里呼吸到的空气感觉清新鲜灵,回到车水马龙的市区后,空气还是那个空气,但混杂着各种污染的气味,阴阳水因分子各异无法水乳交融直接影响茶汤口感的协调,不可取用。
  现煮开水,一般指加热到100℃,那么冲泡任何种类的茶都可用100℃沸水吗?是的,好茶不怕沸水烫,好茶的优质原料内涵物丰富,加上制作工艺到位,用高温冲泡能将茶的香味引发出来,有效成分的浸出速度较稳定并且味道比例协调,比如老茶用沸水激活其经过长时间陈化的物质,味道更醇厚。比如优质岩茶用沸水泡可提升香味韵味,如果焙火过重,把茶焙“死”了的用沸水泡,不苦不涩不酸就怪了。好的白茶、红茶在高温的冲泡下,也不会产生劣质茶那样酸馊气,红茶的发酵不当,或白茶在存储中遇到潮湿的环境,都容易产生酸馊味,和高温不存在直接关系。用沸水冲泡好绿茶,其茶汤鲜爽清醇,毫无熟汤气或臭青气。
其他文献
如果一个好奇的朋友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资深茶友聚集的茶会,他的耳朵会不幸被灌入大量黑话。其中最难瞳的可能是:你喝古树吗?我们这位无辜的朋友一定会想:古树,可以喝吗?而且,怎么去喝一棵树?接下来,他会面临另外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喝古树?以及我怎么知道喝的是古树?茶行业封闭性强,但201 8年“双十一”的数据向所有人打开了这个行业的一扇门。“双十一”茶叶销售数据非常可观。茶叶的销售量这么大,的确需要了解
期刊
说到泡茶跟水温的关系,说到浸泡时间跟茶汤的关系,都说差个一点,就会令茶汤不一样,我就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做实验,因为没有人干扰,特专心地去体会85℃跟90℃泡出茶汤的不同、留意50秒跟一分钟的差异。一面体会它们的差异,一方面也逐渐带出了与茶的感情,喝着喝着就像彼此在聊天一样,我深刻理解了这泡茶的个性,我发觉独饮是与茶为友的最佳途径。不同的人泡同一款茶也会有不同吗?如果这两个人都很会泡茶,它俩使用同样的
期刊
一曲古琴悠然,一盏香茗自飘香。在古田五龙湖畔的一角——儒溪苑,多位茶友围席而坐,在悠游柔转的声乐中品啜香茗,感受悠然韵致。  竹修空间/至美无言  简洁朴素单纯的美,是禅宗的“无”,茶室的配置,竹修家具最为简朴,其古朴典雅、端庄优雅、古色古香,诠释了一种脱离于寺院的修心养性之愿望。这次的茶会,茶室中的竹修空间则整体风格雅致,调性统一,茶花、茶签、茶包、茶器等皆以素淡文雅相应,呈现出一幅风和日丽的山
期刊
两年前,一只矾红诗文盖碗突然在茶圈兴起,或许你没有使用过,但一定多次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和茶人空间里见过它。同样在短时间内风靡起来的还有一款暖桌,在图片中它被放在榻榻米中间,矮矮一张中间嵌一个火钵,上面吊一只铁壶咕嘟咕嘟烧水。  追根溯源,这两个网红茶器最早都出自景德镇师傅一凡之手。有人说他给景德镇注入了一股活水,但现在看来,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  愉悦自己  一凡说话鼻音很重,又长着张自带三分
期刊
今年《茶道》1月刊,讲述了两个年轻艺术家“景漂”的经历。他们的故事,也是“景漂”一族生存现状的剪影。的确,对于许多年轻手艺人来说,景德镇是一个“梦工厂”。这座千年的瓷都,交织着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也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于是,它的“能量”吸引了五湖四海乃至世界的陶艺人来这里寻梦筑梦。  本期要介绍的“景漂”是来自北方的两个青年陶艺家,尽管术业有专攻,且风格不一,但他们的作品都有着南方特有的灵动与清
期刊
2019年5月1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开幕。本届茶博会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以“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为主题,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茶产业的发展成就。福建参展代表团连续第三次参展,100多家茶企惊艳亮相本屆茶博会。  一杯安全、健康、优质的闽茶  福建综合展区面积630平方米,划分为福建茶产业形象展示区与区域公用品牌展销区。省农业农村厅围绕茶产业绿色发展,以“清新福建-
期刊
正月初八,二月的第一天,因为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我们大多数的人,都还宅在家里。此时,尽管世间纷乱,但万物的生长依然随着季节的更替在展现出不同的情趣,春花,春草,各种春意萌动……还有几天就立春了。春和景明,对茶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越是在这样困难的特殊时期,我们越要努力保持生活的仪式感。于是,拎上简朴易行的茶篮,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我们说走就走,驾车出门喝“春茶”。  世间纷乱,/唯茶以清心/  春
期刊
2013年,我有—次莆田之行。莆田仙游是蔡襄故里,蔡襄《茶录》被誉为继陆羽《茶经》之后最重要的茶著之一,我自然很想去看看蔡襄故居,祭拜他的陵寝。但因为是集体活动,未能如愿。几年里,我一直因此耿耿于怀。  武夷山茶友徐谦早些年在仙游工作过,与蔡襄后人蔡朝忠熟识。我知道后,每去武夷山就与徐谦商量什么时候再去一次莆田,请蔡朝忠做带路人。  时隔六年,我们在武夷山又说起此事,徐谦说:“去吧,你定下来,我马
期刊
“入瓶铜鼎春茶白,接竹斋厨午饭香。”花开茶生,洇染了春色的茶,总是会哨然地把我们带往诗意的远方。  政和,一座隐于莽莽大山的白茶之乡。这里,似乎存在着另一种时间,不奔竞,不迟滞,恬然质朴。阳光、微风、梯田、茶山、竹林、农舍、炊烟……自然的,本真的,一切都简单得触手可及。  常听人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茶,滋身养心,可品可读,有诗有远方。眼下,春风十里,山河无恙。风日正好,茶也刚刚好。 
期刊
近年来,虽然中国茶产量和消费量稳中有进,但经济下行的压力导致普通茶叶经营者和中小企业压力重重,行业内部的不断整合、强者恒强等,生存竞争愈发激烈。因此作为整体输出,空间整合的品牌资源不仅成熟,而且“一站式”的采购便捷、高效,可定制可复制,解决从业者的许多困扰。《茶道》杂志深耕茶行业13年,通过整合优质资源,空间联盟严选优质产品,与一线茶叶品牌、茶器具、茶家具等知名茶配套品牌合作,开发订制茶产品及可标
期刊